中国故事该怎么讲?

2016-05-14 14:39本刊编辑部
中国报道 2016年5期
关键词:曹文轩话语权主席

本刊编辑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更是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外部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然而,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比,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依然很弱。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之后,在不同场合,他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从访美期间借用流行美剧《纸牌屋》作比喻,强调中国反腐不是“政治斗争”,到讲述陕北梁家河乡亲们的生活变化反映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迁,他在出访国外发表演讲时多次深情讲述生动的“中国故事”和“身边的感动”,用最具温度的语言向世界形象地传递出“中国观点”和“中国态度”,让世界读懂中国。

不仅仅是国家主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之后,曹文轩最近又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他们站在时代的背景下,扎根于中国这块热土,以各自的风格讲述最鲜活的中国故事,感动了国人,更感动了世界。

面对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我们需要用自信的心态、世界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更好地“联接中外 沟通世界”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猜你喜欢
曹文轩话语权主席
亲近厚实大地,疗愈澄澈童心
两袖清风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主席致辞
曹文轩的吃相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