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之约的期待

2016-05-14 14:39郭芳
中国报道 2016年5期
关键词:五国湄公河李克强

郭芳

澜湄合作能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顶住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促进自身发展,又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

今年,中国与湄公河下游五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正式启动了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机制”。这是次区域国家突破发展瓶颈、深化区域合作的创新和尝试,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平台。

6个1相加大于6

“澜湄”,澜沧江—湄公河的简称。起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澜沧江,流经西藏、云南,从西双版纳出境后改称为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共4880公里,最后流入南海。

同一条河流,孕育了相近的人文渊源。湄公河流经的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五国人口合计2.3亿,分别占东亚和东盟总人口的10%和37%;经济总量5900亿美元,分别占东亚和东盟经济总量的3%和23.6%。这一区域,因发展起步较晚,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人均GDP只有2800多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但这一区域年均经济增速近7%,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同时,他们还是位于流域上游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友好近邻。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3月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讲话中指出,2015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总额达1939亿美元,双边人员往来超过1500万人次。中国是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

数据显示,赴湄公河五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逐年攀升,2015年达到1280万人次,中国已成为泰国和越南最大旅游客源国。

“我听说《舌尖上的中国》等在中国热播的电视节目也受到湄公河沿岸国家民众的喜爱,让他们了解到中国的美食、民族文化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李克强说。

这是澜湄合作的基础——无论是基于历史还是现实的考量,六国均有强烈的合作需求和愿望。

如同总理所说,“创建澜湄合作机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2012年,泰方提出加强澜湄次区域合作的设想,中方给予积极回应。2014年11月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的倡议。

这是首个由中国发起和主导的新型周边次区域合作机制,一经提出就得到地区各国的积极回应。澜湄合作从一开始就非常高效,从提出倡议到筹建规划,再到启动合作,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六个国家举行了三次工作组会议、三次高官会和一次外长会议,当然还有这一次的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多边合作进展之快亦创下了历史之最。

李克强总理表示,通过澜湄合作能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能顶住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

澜湄合作项目先行

实惠的合作,当然是以项目来推动的。

澜湄合作要以项目说话,给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现阶段可根据各国国情,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几个优先方向探索合作,同时重点落实好“早期收获项目联合清单”确定的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合作。

其中,加强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为重点中的重点。

中国已同多个湄公河流域国家签署或正在商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要加速推进中老、中泰铁路,中缅陆水联运等大项目,探讨建立澜湄边境地区经济区和产业园区、投资区和交通网,不断完善澜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湄公河国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需要。中国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优质的富余产能,装备和产品性价比高,可以通过产能合作帮助湄公河国家提升工业化、产业化水平。

因此,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还特别通过了《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均胜强调:“这无疑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尤其是建筑、电力、铁路、通信、机械、旅游、金融服务业等产业的企业。”

山东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这次澜湄合作所强调的无论是互联互通还是国际产能合作,对他们来讲都是重要的发展机遇,“这将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他介绍,浪潮集团目前在湄公河五国均有投资合作业务,其中泰国最大。

刘均胜进一步分析,《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的发布将有利于从政治角度提升澜湄地区的整体商业环境,也有利于从国家层面解决阻碍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的限制,扩大企业地区生产经营的规模收益和减少企业的跨境交易成本。

“毫无疑问,澜湄合作被国家层面提到了这样的高度,将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在澜湄国家投资和发展的环境。”孙丕恕坦言。

中国领先技术参与国际合作

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之后,李克强总理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一起参观了澜湄国家合作展。参加这次澜湄国家合作展的中国企业包括南方电网公司、中冶集团、中国建材集团、TCL集团、浪潮集团等,他们纷纷展示在澜湄国家的投资合作项目。

中国建材集团以最新研制的0.2mm玻璃成功吸引了总理和湄公河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中国建材旗下的二级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总裁彭寿说:“总理听到是0.2mm的玻璃,马上对旁边的湄公河国家领导人说,这玻璃是0.2mm的,中国的新技术。”李克强还询问了玻璃的性能、应用和知识产权。

“国家领导人希望我们把一些比较高端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带到澜湄国家进行合作。”彭寿说,“过去,一些国家认为我们拿一些淘汰的技术跟他们合作,但中国企业要出口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也要以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与国外进行产能合作和配合国际产能转移,一改过去的形象。”

事实上,从这次澜湄国家合作展上看,参与展出的均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而这些企业所展示的也都是最领先的技术,从农业、铁路、电子信息到新材料等领域,无不如此。

彭寿介绍说,他们即将在越南建一条玻璃生产线,合资生产的就是高端超白太阳能玻璃。而就在澜湄会议期间,他们还签下了缅甸22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项目。“这是一个面向全球招标的项目,我们凭借核心技术中标了。”彭寿说。

彭寿透露,鉴于对高端超白太阳能玻璃项目的高度重视,越南方面领导人在澜湄会议期间,再次邀请他们尽快前往越南推动项目落实。

澜湄国家领导人停留时间最长的展台是国家杂交水稻技术中心。80多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自来到现场为澜湄国家领导人介绍中国的超级稻。

总理很自豪地向湄公河五国领导人介绍说,这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被世界粮农组织授过大奖,他的大米出口到全世界各地区。

李克强总理向袁隆平竖起了大拇指,还在现场将大米赠送给了湄公河五国领导人。

一个有意思的情节是,柬埔寨首相洪森还将总理赠送的大米一路带到随后的媒体见面会现场。当他在主席台上起身将大米向大家展示的时候,现场的记者们都笑了。

袁隆平还特别介绍了在山东东营盐碱地上种植的一个超级稻品种。

听完袁隆平的介绍,李克强转身对湄公河五国领导人说,东营是盐碱地,“亩产800公斤,在盐碱地上。”他一连强调了三遍“盐碱地”。

农业是湄公河流域国家的重点产业,而在澜湄合作中,农业也是澜湄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各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李克强总理鼓励杂交水稻要优先走进湄公河国家。

在刘均胜看来,高新技术项目产能合作的深入和中国企业在澜湄国家的“本地化”,也将催生澜湄国家当地零部件、组装等附属产业的发展,以及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的扩散和外溢,从而实现加速当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繁荣,这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一条最有效路径。

可以预期,这个占据东盟37%人口和23.6%经济总量、年均经济增速近7%的湄公河流域地区,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拓展产业链外延空间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五国湄公河李克强
前四个月我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7.3%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骑转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走进湄公河
湄公河印象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