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江西 绿色崛起

2016-05-14 12:40张岩
中国报道 2016年5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着力江西

张岩

江西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着力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向绿色生态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在绿色经济上打造“江西样板”。

春夏时节,绿意盎然,百花盛开,鄱阳湖畔美不胜收。阵阵微风带着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里的清香沁人心脾。在江西,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和大自然的美景从来都不是奢侈品。

近年来,江西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让秀美山川、绿色生态成为江西最大的财富、优势和品牌。2016年,江西投入81.5亿元用于节能环保支出,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让青山、碧水、蓝天成为“江西风景独好”的靓丽名片,全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城在青山绿水中

地处中国中部的内陆省江西,山清水秀、生态秀美,森林覆盖率达63.1%,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0.1%,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1.4%,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江西有南昌、宜春、新余、抚州、吉安5个国家级森林城市,意味着近一半设区市的市区人口生活在“森林”中,远离雾霾与扬尘。优良的生态已成为江西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实现绿色崛起的资本。同时,江西名胜甚多,拥有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人文圣山庐山、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道教祖庭龙虎山等诸多知名景区,是首批全境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

江西省长鹿心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江西将着力在保护绿色生态上打造样板。立足于巩固生态优势,提升生态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使江西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生态环境质量领先全国。”

“2016年全省预算安排用于节能环保支出资金较2015年预算数增长41.9%。其中,省级财政用于生态保护项目的专项资金为25.8亿元。”江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潘昌坤介绍说,所筹措的资金重点着力做好六个方面,主要是着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着力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着力强化污水处理能力、着力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着力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和监察执法能力。

“生态+”成就绿色崛起

“江西要建设以美丽城镇、乡村、景区为支撑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做强生态旅游、大健康产业,推动绿色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说。

如今,江西着力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将“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逐步构建起生态有机的农业体系、环境友好的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服务业体系,向绿色生态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在绿色经济上打造“江西样板”。

近年来,江西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各工业领域普遍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体系;优化特色农产品结构,广泛推行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推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推动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同时,江西倡导绿色价值观,建立生态文明推广体系,让“大生态”理念融入社会各领域,形成人人尽责、共建共享的绿色自觉,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广泛开展绿色新生活运动,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走“绿富美”发展之路

江西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厚植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做活山水文章,打响“绿色生态”品牌,立起“江西样板”标杆,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绿、富、美的有机统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共青城市关闭了一批污染重、工艺落后的老污染企业,同时将目光瞄准科技孵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手机制造、地热空调、太阳能薄膜光伏等一批产业落户当地,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在江西的发展版图上,像靖安县一样被列入生态功能区的县有32个,他们正在进行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探索;被列为重点开发区的35个县市,将大力发展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西也在进一步找准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的位置,联动周边省份,打造省级精品旅游线路,深度参与“长江中游国际黄金旅游圈”。江西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旅游规划、开发、建设、宣传、服务和管理全过程。目前,江西推出了江西乡村旅游“151工程”,即以“美丽中国、寻梦江西”为主题,展开2016全年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其中,贯穿全年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主题活动总计有242项,涉及乡村旅游点189个,乡村旅游线路140条。

“十三五”时期,江西省将建设100个旅游风情小镇。同时,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实现绿色惠民生,力争到2020年,通过发展旅游带动55万人脱贫致富;加快防洪安全工程建设,重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重点实施“一江一湖”“百河千圩”等防洪整治工程。

同时,江西大力倡导绿色价值观,建立生态文明推广体系,让“大生态”理念融入社会各领域,形成人人尽责、共建共享的绿色自觉,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广泛开展绿色新生活运动,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在赣鄱大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共建生态长江

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江西的绿色崛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江西地处长江中游,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和生态安全,而长江生态安全则关系全局。因此,“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必须首先保护好母亲河,促进沿江沿湖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好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这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江西积极参与加强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建设,构建江湖和谐生态安全格局;统筹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积极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新模式,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有序推进九江长江沿线开发治理,统筹推进岸线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廊道建设;大力改善鄱阳湖水资源条件,切实保护好一湖清水。

江西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开放平台和市场体系对接,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开放合作、生态安全五大格局,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内陆沿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长江沿线地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江西尤其如此。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优化江西的产业布局,形成与沿江上下游省市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提升产业竞合能力。同时,有利于保护长江和我省五河流域生态环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更好发挥江西生态优势。”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志刚表示。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着力江西
江西银行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我爱江西奶奶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