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陕西东大门 投资首选地

2016-05-14 12:40王哲
中国报道 2016年5期
关键词:渭南市渭南发展

王哲

陕西省渭南市成功跻身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之列,先后荣获中国投资环境十佳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和浙商、粤商、苏商投资最佳城市等称号。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纯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陕西省渭南市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思路,砥砺奋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宽渭南经济发展的层次和空间。

筑巢引凤 打造最佳投资环境

2012年,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举全省之力,与西安同城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为关中—天水战略门户、生态田园新城、东西合作高地、现代农业基地、国际旅游胜地。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清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冶金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三维增材制造和光电等六大产业集群,建成了以渭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等五个省级开发区为龙头的20个特色工业园区,具备了承载产业集群、项目落户的良好条件。

近年来,渭南以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具发展活力城市为目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成功跻身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和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之列,先后荣获中国投资环境十佳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和浙商、粤商、苏商投资最佳城市等称号;与匈牙利赛格德等四个国外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城,和深圳、福州等七个沿海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0亿美元、内资1500亿元,先后有15家央企、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渭南。

紧锣密鼓 全力备战丝路盛会

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0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定于5月13日至17日在西安举办。4月19日,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军主持召开筹备工作汇报会,听取各县市区、各工作组的筹备情况汇报,安排各项筹备工作。王晓军强调,丝博会暨西洽会不仅是收集信息、洽谈项目的大好时机,也是展示渭南招商引资成果的重要场合。渭南代表团将按照“简约大气、突出特色”的原则,把“华山风骨、渭水襟怀”的“渭南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重点展示渭南“陕西东大门、丝路新起点”的独特区位优势,着力突出渭南市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产业板块特色以及渭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营造渭南产业引领、集群发展、开放合作的良好形象。大会期间,渭南将重点举办渭南市与国际友城共建“一带一路”对话会、渭南市代表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活动。

占尽先机 区位优势无可替代

独特的区位空间赋予了渭南采取“东张西望”“南接北连”的战略优势地位。“东张”就是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做强产业,做大园区,拓展发展空间;“西望”就是要紧盯西安,面向西部,全力开放,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为渭南拓展的巨大产业空间和合作领域,研究西安的产业转移动向和配套需求,依托西安,加快发展。“南接北连”就是大力发展物流业,连通北方的资源优势和南方的产业优势,加速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产业聚集洼地。

同区位优势相结合,渭南充分利用毗邻地区资源。神(木)渭(南)输煤管道的建设使渭南新增加了1000万吨的优质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成为陕北的能源接续地和关中重要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的条件已经成熟。渭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未来可建成西部旅游胜地,成为西安都市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渭南特色农产品丰富,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将通过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加快绿色现代观光农业的开发,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西安大都市的大厨房。

蓝图绘就 “十三五”渭南铿锵前行

结合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十三五”期间,渭南将重点谋划和建设好以下集团式发展项目。

渭南在化工产业的基础上正在形成煤化工产业基地,而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出路在于精细化工。目前,华州区引进了由陕西比迪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万吨伽马丁内酯项目,以煤化工为基础,以合成材料、医药、化妆品为主攻方向,建成一个类似于仪征化纤的西北精细化工基地。

渭南的装备制造以集团化、高端化和重型化为发展方向,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以中联重科为核心的工程机械,其配套项目多达60多个。目前,渭南高新区已成功引进多个配套产业,形成了工程机械产业园的雏形,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是今后的重点,还将研究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结合点,拓展产业链条的延伸空间。以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压延装备于技术上、规模上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在其周边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配套产业,未来争取形成高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物流方面,渭南将紧紧抓住咸阳机场货运业务分流的需求,利用和提升卤阳湖现有航空设施,建设航空物流港;利用新丰货运编组站改扩建的机遇,争取其全部或部分业务分流渭南,进一步强化渭南西部物流中心地位;积极引进物流项目,整合渭南市物流产业,加快建设渭南秦东现代物流园、潼关国际物流港、大荔汽贸物流园、富平陕汽物流园及韩城龙门物流园,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完善货运配送网络,构建中心突出、节点丰富的新型物流业。

以龙门钢铁集团为依托,渭南将引进焦炉煤气、炭黑、新型钢产品等下游产品开发项目;积极引进钼矿冶炼开采项目,开发利用剩余矿区资源。依托金钼集团,引进钼合金等新型材料项目,延伸钼产业链条;引进黄金中深部风险探矿、伴生矿冶炼、尾矿回收、黄金工艺品加工项目,提高黄金资源利用率;以澄城煤电铝产业链为支撑,引进铝型材应用项目,提高电解铝抗风险能力。

渭南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已被批准为中国唯一的通用航空试点园区,也是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一基地四园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陕西唯一、全国少有的内陆通用机场,使渭南具备了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的绝对优势,已举办五次国内最大的中国国际通航大会,中国西部紧急救援中心落户开发区,中美合资运动飞机和通用航空孵化园项目已签约,民用飞机试飞基地规划已编制完成。渭南通航产业园区将成为西部地区通航产业核心区,将培育形成以通用航空展览、制造、运营服务、飞行员培训、航空主题体验旅游为主导的通用航空产业链。

渭南高新区3D产业园区在技术研发团队引进、配套企业招商引资上已取得较大进展;高新区LED光电科技产业园基本建成,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LED光源产品技术已实现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澄城县已建成光伏产业园区,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照明(发电)”产业链条,填补了陕西省光伏产业链的空白。经开区已形成年产能600MW(兆瓦)的薄膜太阳能原物料生产基地、年产能50MW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和新型太阳能民用产品生产线以及研发基地。目前,渭南市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从上游配套材料、中游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到下游光伏应用的产业链,在陕西省内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产业优势,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产业基础已经形成。

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外事办主任刘莉表示,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渭南市将按照“加快发展、追赶超越,招大选优、提质增效”的总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点抓好“突出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推进精准招商”“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构建对外交流新格局”和“加强干部能力培养,铸强招商工作团队”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力促全市招商引资和开放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渭南市渭南发展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三国渭南之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