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对决

2016-05-14 08:57李玉林
慈善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华慈善总会死神大病

李玉林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才知道有一款来自国外的电脑游戏就叫“死神对决”。我没玩过电脑游戏,至今不知道这款游戏的内容。但我自信,我所记述的“死神对决”应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因为这全部是生与死、悲与喜的真实记述,不是供人消遣的游戏。这里与死神对决的是慈善的援手,有力而温馨的慈善援手。

开篇

569亿元!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是让人有点震撼的钱款。

这是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资助贫困大病患者的援助款和药品折款的数额,是2003年至2015年13年的总数。这其中,2013年为96.67亿元;2014年为171亿元;2015年为125.66亿元。这3年的总额是394.33亿元,比之前8年的总和还多出许多。

细心的人能注意到,近些年来,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每年的募捐额,超过每年全国慈善募捐总额的1/10;占全国慈善会系统募捐总额的1/3左右,非同小可。

正是有这巨大数字的支撑,正是这样有力度、有分量的慈善援手,才能有能力与死神对决,使越来越多被死神严重威胁的大病患者,跨过死亡的门槛,得以在灿烂的阳光下继续享受着生命的活力、幸福和快乐,也使这些患者的家庭避免了本来无法摆脱的贫穷与悲痛。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李本公谈到这个项目时颇为感慨,他显然有些激动地说:“2003年,在范宝俊会长的主持下,中华慈善总会与瑞士诺华公司合作实施‘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至今,已经发展到‘格列卫、易瑞沙、多吉美、特罗凯、万他维、思而赞、全可利、达希纳、拜科奇、恩瑞格、倍泰龙、安维汀、爱必妥等13个品种的药品援助项目。超过14万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肠间质瘤、肺癌、肝癌、肾癌、肺动脉高压、戈谢氏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多发硬化症、晚期结直肠癌等大病、疑难病症的患者在‘药品援助项目中受益。他们的生命得以延长,生存质量得以改善,能够更加有尊严地活在阳光下。”李本公谈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已经成为国内大病救助项目的典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成为我国医疗救助体系的一个有力补充。”李本公由此谈到了责任:“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承担的责任越发重要,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务必要做到严谨规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项目的平稳发展。我们需要有严谨的项目设计思路、规范的项目执行制度、现代化的项目监督管理方法,以及所有参与者的慈善之心。”

我们大家应该都有体会,病痛与贫困往往是捆绑在一起的,特别是那些患了癌症、血液病等大病、疑难病的患者的家庭,多数都会因此身陷贫困的囹圄。

2009年,我曾见到过一位身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女性患者,是有着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她是在退休后发现自己患上这种可怕的疾病的。她的丈夫当时已经去世了,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一个在机关工作,一个是私企小老板。她的退休金不低,自己也还有些积蓄。可每年30多万元保命的自费药,让她很快就花光了积蓄。她的退休金是远远不够支付这种药的费用的,更何况她还要生活。当小老板的那个儿子开始资助她,可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个儿子就有点吃不消、有点不耐烦了,耷拉着脸对她说:“妈妈,您这多咱是个头啊?”她听着,头顿时“嗡”了一下就蒙了。她张着嘴,却不知该说什么、怎么说。她明白自己拖累了儿子,再这样拖累下去儿子的企业就要垮了。她想到不再吃药、不再治疗了。她明白可怕的白血病已经把她这个本来衣食无忧的“富人”变成了十足的穷人。她想自己没有能力、没有“资格”再吃药治疗了。她无奈地看着死神狰狞着正朝她走来。这时,一束阳光正好透过窗子射到她的身上……

我想,这样一个有身份、有优越家庭环境的白血病患者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平民百姓,那些贫困家庭的大病患者了。我也曾接触过几位那样的患者,当大病不幸找上他们的时候,贫穷、悲痛和死亡便同时降临到他们的身上和他们的家庭。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悲喜交加的传奇故事,看到死神对决的悲怆。

党和国家对此是了解,也是重视的。2012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曾指出:“目前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和风险还比较突出,往往一个人得大病,全家陷入困境。要下决心抓紧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范围,切实解决大病患者的特殊困难。”

2016年4月28日,为进一步核准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奠定基础,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在京召开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工作启动会,全面部署调查工作。

可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带给社会的负担和人们的忧虑和痛苦是多么沉重,以致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对大病患者的药品援助,中华慈善总会在全国是做得最早、做得最多的慈善组织。2013年11月29日,中华慈善总会会长李本公会见拜耳公司高层时就曾谈到过这点,他说:“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宽,只要是和慈善有关的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做。随着国家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对缺吃少穿的救助,虽然还有但已经不是主要的了,更主要的是转向治病。因病致贫成了威胁群众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主要方面加大力度。药品援助是中华慈善总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在各省、各市乃至部分县都有慈善会,到现在已经将近2000家了,相当于覆盖全国的一个合作网络,所以在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地方做任何项目我们都可以做得很好,因为我们具备这样一个网络。”和拜耳公司高层交流时,李本公会长还谈到了国家对这个项目的支持和中华慈善总会的责任,他说:“关于药品援助我们经过国家批文享受免税,前年(2011年)我们在北京海关是进口免税第二大户仅次于飞机行业。从2012年开始我们成了第一大户,今后很有可能会继续增加。”关于这一点,李本公会长曾经讲得很细致,他认为“中华慈善总会享受海关进口免税的政策,也就接受着严格的审计和各方面的监督”。中华慈善总会的同志在执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都是小心翼翼的,从源头的审批阶段到援助药品的发放阶段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说严格禁止患者与审批人员直接见面,一切有关项目的材料证明都必须通过快递或者网络传到项目办公室,符合条件的经过一定程序予以审批,不符合的说明情况原因。审核人员不能与患者见面,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药品价格昂贵,一旦见面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正之风或者腐败之风,所以这是一个很硬性的规定。再比如为病人发放药品时,中华慈善总会要求必须当面拆药盒,患者自己把药品拨出放在自己的盛药容器里,防止了药品的流失和变卖,保证药品必须用到患者身上等等。赠药的每一程序都有具体严格的管理措施。为此,中华慈善总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李本公会长认为这样做第一是为捐赠方负责,价值数百亿的药品捐赠要切实用于慈善救助;第二是对国家负责。李本公说:“国家给了我们这个政策,我们就要对每一个环节认真负责,如果在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失去国家给予我们的这种权利。”第三是对患者负责,使援助药品发挥它本身应有的作用。这个项目实施13年来,接受了无数次审计,从来都没有大的问题出现。

当时,李本公会长还谈道:“由于项目针对的都是中低收入和贫困的患者,而且患的都是大病和绝症,虽然每一种药品的治疗范围并不大,但是针对性很强,这正是我们现在医疗保障最关注的。带有普遍性的初级治疗,我们通过医疗保险已经普遍解决了,但大病救助就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难题,可能在一些西方国家这个问题也没能得到解决。因此如何解决好医疗保障当中大病救助成了国家领导人很关注的问题。去年(2012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曾经派全国‘医改办副主任专门来到中华慈善总会听取我们在大病救助方面开展的一些实际工作,以便探讨如何解决大病救助的方法,怎样才能攻破这个难题。同时我们也与医疗改革办公室建立了相互沟通的渠道,因此我们都为项目的开展和顺利实施做了很多努力。”

对“药品援助项目”,中华慈善总会的几位领导都极为重视,并倾注异常深厚的情感。长期战斗在军队医疗战线,曾任解放军301医院副院长、有着少将军衔的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分管总会项目部的工作,他不但经常深入项目部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而且和李本公会长一起多次到患者中走访、慰问,还认真研读患者的材料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夏日炎炎,我陪同李会长一起到北京市慈善会发药大厅,一位50多岁的女同志,一直在对我们说感谢的话。她是肺癌晚期患者,疾病造成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她差点没有了生存的愿望。正是因为总会的药品援助项目,使得她重新获得了生的希望,她的眼光中充满着热忱和感谢。”

中华慈善总会“大病救助项目”的成功实施,那么多被死神严重威胁的大病患者得到救助,与中华慈善总会项目部同志及全国各地慈善会项目负责同志的辛勤付出、爱心奉献、高度责任感分不开。曾在总会任宣传部门负责人多年的项目部主任邵家严谈及“药品援助项目”时曾说道:“从项目的审批到赠药发放,每一张图表,每一份传真,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日积月累的汗水和付出。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支撑了你们一如既往的坚守与前行,我的答案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这些不幸罹患疾病的人们,哪怕是延长他们生命旅程的一分一秒,也值得我们为此付出十分的努力。这也是项目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我多次回味邵家严主任这掷地有声、感人至深的话语,每次回味我眼前都会出现总会项目部那些同志忙碌的身影,看到他们闪烁着严谨、真诚、执着、爱意的眼神儿。

邵家严是2012年就任总会项目部主任一职的,我看到从这一年起项目部有了一本《岁月澎湃》的刊物。2012、2013、2014,每年一本。这一本本刊物里,不但有项目部当年骄人业绩的详细记述,而且有对工作人员的生动介绍。这本刊物从策划、编排、撰稿多是由邵家严担当的。邵家严写的文章颇有文采、语言生动、情节感人。从他对项目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他对他人的理解、尊重、真诚和爱护。从他生动、风趣的介绍中,我不但对项目部一些老朋友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被一些新同志令人振奋的精神风貌所吸引。特别是在“药品援助项目”中积极快乐地奉献的那些同志。他们女孩子居多,多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是一群有着高学历、有着创新思维和奉献精神的慈善新人。比如在对中华慈善总会易瑞沙项目办公室员工介绍那个彩页中,在十几位员工快乐自信、美丽阳光的彩照下面,有一段他们的自我介绍:“有一种慈善可以不需要华美亮丽的外衣,也不需要媒体聚光灯的热情追捧。它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安静的角落,在那里,它生根、发芽,并开出绚丽的花朵。这个小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项目办公室。这里有70后的成熟沉稳,有80后的独特个性,也有90后的活泼新潮。大家带着一颗纯净的心,一个共同的梦想,相聚在一起。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要不断发挥团队的正能量,将爱心和快乐传递给每一位贫困的患者,继续为慈善事业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这是一个快乐、热情、团结、向上的团队,是一个平凡但充满爱,拥有并释放爱的团队。

中华慈善总会的“药品援助项目”在与死神对决的艰辛苦战中,不但挽救了众多被死神严重威胁的大病患者,而且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富有爱心的慈善新人。不单是中华慈善总会项目办这些同志们,全国各地慈善会为“药品援助项目”积极奉献的慈善工作者,也都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为大病患者服务的得到了锻炼、升华了自己的境界。在天津慈善协会的一个发药点,我曾见过一位年轻的慈善工作者热情为领药患者服务的情景。这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女青年,在大学学习的理工科专业,可在我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她俨然已经成为一位深谙药理和病症的医药学专家。更让我感动的是她对那些大病患者的责任感,她对他们的真诚与热忱。她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成长经历都很熟悉。当了解到有的发药点的工作人员对他们有时不耐烦、发脾气时,她也会为那些患者难受。她还会分析原因,主动想办法帮助解决问题。我知道,天津慈善协会的待遇并不高,可这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却在慈善工作中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了自己事业上的坐标。

在记述那些死神对决中重获新生的大病患者的同时,我觉得自己也应该用手中的笔,描绘出这些慈善工作者的美好形象。他们是与死神对决的苦战中一支重要的战斗队。

我注意到,到2005年年底全国有95家慈善会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实施药品援助项目,各地设立的慈善赠药发放点超过143个。同时,有一千余位注册医生成为中华慈善总会医疗志愿者参与项目,为受助患者服务,他们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近百个城市的数百家医院中。在配合、协助中华慈善总会实施“药品援助项目”过程中,这些医生对慈善的情感越来越浓厚,对患者的服务越来越细致周到。“药品援助项目”使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越来越亲近慈善、参与慈善、奉献慈善。他们是与死神对决苦战中的又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他们的风貌、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也将是我用笔记述的重要内容。

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的实施,对各地慈善会的慈善工作也是一个促进。许多地方的慈善会在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实施“药品援助项目”时,都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创新性探索与发展,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丰富多彩的慈善故事。

慈善援手与死神的对决,慈善史中无疑应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猜你喜欢
中华慈善总会死神大病
中华慈善总会
小女孩和死神
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情暖万家”走进云南大关
中华慈善总会慈爱孤儿工程向秦皇岛市社会福利院捐赠物资
死神来了地球版
基督教慈善对我国官办慈善的启示
THREE BODY THE THIRD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