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日行一善”

2016-05-14 08:57付俊伟
慈善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家教子教化

付俊伟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指出:“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对志愿者助人为乐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全社会崇德向善的一种期望。随着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全国各地,以广大慈善义工和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爱心人士,以德为荣,以善为乐,常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努力践行着“日行一善”的精神。

“日行一善”的意思是每天做一件好事,随时随地行善。日行一善,体现了公民的一种道德自觉、一种行为习惯、一种文明风尚。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维度看,“日行一善”都具有重要的学习、教化、促进作用。

日行一善,是立德修身的法宝。中国人历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我们每个人应当把乐善好施、行善积德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其实,每天做件好事并不难,一句善意的提示,一次主动的让座,一双热情的援手,一笔及时的捐助,都是爱心的表达,都是善意的体现。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将善念常存心间,让出口善言成为一种用语习惯,让举手善行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日行一善,久善必果。

日行一善,是教子传家的良方。中国有句古训:积金积银不如积德教子。从古至今,名人志士以善教子的典范不胜枚举:诸葛亮的“俭以养德”,范仲淹的“义学传世”,袁了凡的“四训善书”,林则徐的“教子十方”等等,无不彰显善的美德、善的家风、善的智慧。近年来,庄河市涌现出很多慈善家庭、义工家庭、文明家庭,这些家庭的一个共同之处,都是注重品德培养和善行教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长辈们以身作则,以善传家,必然惠泽于子孙,是留给后代最好的精神财富。

日行一善,是社会文明的音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24个字,其中对公民层面提出“友善”的要求。全社会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使友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让善行文化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营造“做好事可敬,做好人光荣”的良好氛围。我们每个人,要把友善当作自觉践行的处世信条,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社会上形成友爱乐善的文明之风。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愿大家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点滴开始,从小事做起,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猜你喜欢
传家教子教化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铁匠教子
千秋家风
中年三守:守礼、守业、守心
秋夜
纪录片《传家2》将播 新锐导演筹划四季风流
传家,发现世界家具史里的高贵灵魂
孟母教子
不走绝路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