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系统安全分析

2016-05-18 08:18马贺真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事故交通

马贺真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行业综述

道路交通系统安全分析

马贺真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系统建设逐步走向成熟。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汽车化程度的提高,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以及它们引起的各种问题严重阻碍着道路运输系统效益的发挥。实践和研究表明,道路系统建设、交通管理机制以及道路实际通行能力的提高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智能运输系统(ITS)也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道路交通系统的建设以及解决此系统各项问题的关键要素。文章从提高道路运输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在加强道路道路交通管理和提高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道路交通系统;道路道路交通管理;道路系统建设;智能运输系统

CLC NO.:U491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 (2016)07-01-04

引言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财、物、车辆、道路、运输基础设施、信息以及组织和管理组成的复杂系统。世界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输(或称汽车运输)都很发达,当然其高速公路水平也都很高,道路交通的管理也非常先进,不但手段现代化,而且也非常严格,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其事故率,这些对我国解决目前道路交通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近些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汽有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道路系统水平不够高,超载问题严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各部门在这方面了很多工作,但这些研究还处于局部的和零散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就从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性的角度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我国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现状

在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在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已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到2014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46.39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7万公里。公路密度46.50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1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35.3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5%。初步统计,全年公路水路道路交通行业环境保护投入165.84亿元,其中公路环境保护投入129.67亿元[1]。

但是,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及运输的迅速发展,我国交通事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2014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2.22人,与上年的2.3人相比相比下降5.1%[2]。但是,根据我国各年的汽车保有量,可得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29618人、30222.5人、31604.3人和34292.34人。因此,2014年的事故死亡人数与以上各年相比,分别增多了4676.34人,15.78%的增长率;增多4069.84人,增长率为13.46%;增多2688.04人,8.5%的增长率。由此可见,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实际上是逐年增多的。在多年以前,据瑞士的专家分析研究后就认为,每起道路交通行车事故平均可能找到1.5- 1.6个影响因素[3]。一起交通事故往往包含着多种事故因素,因此,研究交通事故的成因,必须从多方面分析,从而提高道路交通质量,降低事故率。具体分析可知,道路质量及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与交通事故率以及交通堵塞问题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建设。同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ITS也迅速发展,并在提高现代化道路道路交通安全性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当前交通领域的重要趋势。

2、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从现象角度来看,大部分事故都有各自的发生的原因,是具有孤立性和偶然性的,但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其中一定有着某种相互联系的共有点。可以将其分为直接与间接因素来分析,也可将其作为人、车、路和外界环境的原因来具体分析。而人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绝大部分的事故原因几乎都与人有关,因此应将人最为主要分析对象,加强交通管理。

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管理方面,美国做的非常好,其道路交通管理手段和技术都很先进,拥有能够全天监视和疏导交通的完善、先进的监控系统。同时在重要的高速公路路段还有在地面或空中执行监视任务的巡警,这对紧急事故处理有很大作用。而且,美国在建设公路时也很严格,各种标志都很清晰,驾驶者完全可以根据地图和路标准确行驶,这些对于我国交通管理发现以及解决问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1 路政管理问题

道路交通路政管理的任务不仅是要保证公路基础设施和路权的完整,更重要的是保证高速公路车辆的通畅性与安全性。但是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却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与执法主体不明确等原因而具有较低的管理水平与手段,致使一些轮式车、农用车等违禁车辆上高速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使事故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在路政管理方面,管理部门应该首先要制订、修改或完善高速公路货物运输、安全行车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并严格遵循“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执法严格,公开透明”的原则,履行好监察和服务职责。

2.2 交通参与者

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也持续增加,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客货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客货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了道路道路交通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道路道路交通量不断提高,同时交通事故量也不断上升。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缺少公路行驶经验,缺乏交通常识以及交通安全法规意识薄弱,如:驾驶技术不达标、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违章超车、超载、车间距过小等,尤其是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路面结冰或雨后积水时,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乘车人在公路上随地上下车及随意横穿公路也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国家从宏观上应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管理政策的研究以及对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素质,使驾驶员熟知道路交通行驶特点,懂得其注意事项,同时对违章者进行严肃处理,使之明白事件的严重性。

2.3 监控体系以及信息化问题

虽然本实例采用的验证方法比较简单,因子的选择和建模结果的理论分析也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但也能从某个方面显示出本方法的实用性,随着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希望本方法能对研究和分析水工建筑物实际性态状况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高速公路的监控体系主要由交通监控系统和收费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而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主要以收费监控系统为主,有“重收费轻交通”的问题,且缺乏统一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因此,我国应加强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将先进的检测、计算机、通信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立和完善道路道路交通监控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道路安全性。

2.4 救援体系

据国外统计,对交通事故现场的及时和正确抢救措施能使10%以上的受伤者得以生还和康复,因此一些高速公路比较发达的国家在加强用于紧急救援设备的开发的同时,大力开展有关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理论方法的研究。我国起步晚,基础差,技术人员少等原因,高速公路紧急救援体系不论是在应用技术的开发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3、提高道路建设

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道路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和交通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有时它们会成为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不安全的道路条件或道路环境直接导致了10%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它们也间接导致了大部分事故的发生。如前苏联的研究表明,70%的交通事故与道路状况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可见作为系统中的基础设施—道路对交通安全确实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

3.1 道路线形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本身展示出了路线和道路外部轮廓及其交通状态,是最直观、最具感觉特性的信息。研究表明,驾驶员在驾车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感官感受信息,各种感官接受外界信息的比例为:视觉占80%,听觉占14%,触觉占2%[5]。因此,在道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道路几何结构的视觉效果对安全性的影响,构建符合驾驶人视觉需要的行车条件。

3.2 视距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平、纵线形的组合对视觉诱导起重要作用,在视觉上违背自然诱导的线形组合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行车安全性的大小,与不同线形之间的组合是否协调有密切关系。《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道路平、纵线形的配合有如下要求:“计算行车速度=60km/h的公路,必须注重平、纵的合理组合。不仅应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而且应充分考虑驾驶者的视觉和心理要求。”[6]

为使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路程,一旦发现前方道路有障碍物、对向来车或出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碰撞,这一最小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德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视距不足引起的交通事故的比例占到44%,由此可见一斑。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道路平面线形上视距不足反映出来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没有纵断面线形上的视距不良反映的明显。而竖曲线的视距越短,交通事故越频繁。

在竖曲线上不同视距下的事故率见表1[7]:

表1 竖曲线上不同视距下的事故率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对于各级公路在平面线和纵断面上的停车和超车视距,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定。

3.3 路面状态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对于高等级公路,路面集料的性能直接影响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这种性能的好坏也会影响交通的安全水平。此外,车辆行驶的方向稳定性与平顺性等性能都受到路面的平整度的影响,因此路面平整性也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行车道宽度越小,驾驶员在会车或者曲线路段超车时越紧张,交通事故率也越高,因此,应适当增大车道宽度,提高其安全性。实践证明,完善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牌、标线的设置可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交通信息,从而提高交通的安全水平和行车的舒适性。交通标线不仅对交通的分道行驶、渠化作用明显,同时其余道路路线的一致性、流畅性、几何规范性和夜间可视性都对交通安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促进智能运输系统发展应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下半叶以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的普及,交通拥挤现象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发生率急剧上升、交通环境日趋恶化、交通能源问题日渐突出,交通问题成为普遍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

人们对交通系统的规模复杂性和开放性特征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并开始意识到,单独从车或路单方面考虑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从系统观点出发,综合考虑车与路,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ITS就应运而生了。

毫无疑问高速公路智能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是高速公路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在ITS领域针对改善交通安全开展相关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已成为目前中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的高速公路联合监控系统、ETC车道收费系统、自动执法系统、具有行驶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高风险路段警示系统以及不利天气条件警示系统等ITS技术及设备现已在中国得到了规模应用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确发展目标和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标准化工作、注重科学评价加快产业化发展,使ITS充分发挥其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优势。

5、结语

我国现阶段虽已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但是水平不高且不够完善的交通管理系统制约了高速公安全性。根据应提高路建设水平、加强道路道路交通管理、提高并完善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将先进的检测、通信、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道路交通系统中,使车辆和道路的功能智能化,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1] 道路交通部综合规划司.2014年道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交通报, 2015-04-30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统计, 2015,03:6-14.

[3] 郑安文,郭健忠. 重视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作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01:31-34.

[4] 华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 韦勇球. 论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D]. 北京工业大学,2003.

[6]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7] 任福田,刘小明.论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Analysis of Road transport system

Ma Hezhen
( Chang’an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00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technology, the amout of vehicle in our country continues to increa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transport system gradually matures. But with the degree of motorization improving, traffic congestion, frequent traffic accident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problems they cause heavily obstruct benifits of road transport system. Practice and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system, traffic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mprovement of road actual capacit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mes into the public’s view and developes rapidly, as well as becomes the key element of construction of road transport systems and solutions to problems of this system.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road transport system,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enhancement of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in and improvement of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and methods relatively on this basis.

road transport system; road transpor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road system;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491

B

1671-7988(2016)07-01-04

马贺真,就读于长安大学。

10.16638/j.cnki.1671-7988.2016.07.001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交通事故交通
基于BPNN-AdaBoost的隧道交通事故数预测研究
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探究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预防交通事故
小小交通劝导员
搭乘同事车辆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图说交通
愉快的购物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