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

2016-05-19 06:11张景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90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干预积极心理学

张景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90)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

张景秋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90)

摘要:本研究将积极心理学和团体辅导的技术结合起来,以广东J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20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技术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干预,建构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模式。通过量化分析,从结果总体上来看,基本符合最初设想,大部分假设得到证实。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提高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了高职生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心理健康;高职生;干预

Abstract:This study combines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echnology of group counseling, takes the students of 2015 majored in hotel management in Guangdong J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s the counseling techniqu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intervene improvement of mental health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constructs the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education mode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as its pilot.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study basically meet the initial assumptions and most of the assumptions have been confirmed as a whole. Positive psychology group counseling improves the mental health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group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tervene

一、干预目的

采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技术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干预,并针效果进行量化,以期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找到可行有效的方案。

二、干预设计

(一)被试的选取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成员分别从广东省J学院201级酒店管理专业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各为20个被试。其中,干预组被试平均年龄为18.12岁,对照组被试平均年龄为18.09岁。

(二)干预设计思路

1.干预前测——后测设计

2.干预步骤(如表3所示)

三、干预实施过程

本研究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两种不同的干预处理方式,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测量干预前后的差异,从量化的角度,对比分析干预效果。

表2 干预前测——后测设计

表1 被试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3 干预实施步骤

进行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干预研究:被试被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进行干预之前和干预之后接受心理测验。其中,干预组进行积极心理学设计的团休辅导干预,整个团体辅导过程分为8个主题,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每周一次,每次90-120分钟,共持续8周。对照组同时进行集体前测和后测,期间不采取任何干预。

(一)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1.团体名称:幸福之旅。

2.团体性质:同质的、结构式、封闭式、成长性团体小组。

3.团体规模:20人和一名指导者。

4.团体辅导时间、地点:每周1次,共8次,每次90-120分钟;在安静的、封闭的教室。

5.团体目标:提升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6.方案设计(如表4所示)

4“幸福之旅”团体辅导方案

(二)评估方法

主要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被试对象进行干预前测试和干预后测试,并将两次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三)团体辅导后处理

步骤l:在团体辅导后,就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后测。

步骤2:团体结束后进行反馈访谈。

步骤3:干预结束后,对愿意接受干预的对照组成员进行干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症状自陈量表(SCL-90)的结果

1.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前测上的差异检验

为保证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同质性和等组性,在同一个专业同一位班主任的两个平行班级中挑选被试,两组在人数、性别比例、城乡比例方面相当,随机将两个班级指定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为进一步保证两个组之间的同质性,在研究初期对两个组的被试的各项心理特征用SCL-90进行前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前测上的差异检验

表5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SCL-90的10个因子上都不存在差异,P大于0.05,即差异不显著,说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是同质、等组的。同时,符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前测与后测干预设计中的分组假设。

2.干预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检验

表6的数据结果表明:干预组前测与后测中,躯体化、偏执两个因子P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在其余各个因子上P都小于0.05或者0.01,亦即差异显著。虽然躯体化、偏执两个因子的P值上大于0.05,但从其平均分来看干预后测的平均分数值比干预前测的要小,说明干预组在这两个因子上还是有改善的,只是效果不显著。

表6 干预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检验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3.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检验

表7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检验

表7的数据结果表明:对照组前测与后测中,各个因子P值均大于0.05,差异都不显著。因此,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结果符合干预设计预期,也说明对照组因为没有参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所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4.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后测上的差异检验

表8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后测上的差异检验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8的数据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后测中,除躯体化、偏执两个因子P值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因子P值都小于0.05,差异显著。而且,干预组除了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的平均分都比对照组的低,表明干预组成员在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对照组的成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二)团体辅导反馈结果

为了了解干预组成员对团体辅导活动的评价,在每次团体辅导后用团体单元反馈自评表向成员了解团体辅导效果。

表9 干预组成员对团体辅导活动的感受比较

表9的数据结果表明:干预组成员团体成员对辅导活动的感受满意度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团体活动中的过程、内容、气氛三方面的满意程度在第8次均达到了92%及以上。说明适应性团体活动的进行对干预组成员的影响是明显的。

五、结论

本研究从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两个角度分析证明,结果总体上来看,基本符合最初设想,大部分假设得到证实。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提高了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了高职新生的心理状态,提升及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体结论如下。结论1:干预组在干预前测与干预后测中,躯体化、偏执两个因子P大于0.05,差异不显著;但在其余各个因子上P都小于0.05或者0.01,亦即差异显著。虽然躯体化、偏执两个因子的P值上大于0.05,但从其平均分来看干预后测的平均分数值比干预前测的要小,说明干预组在这两个因子上还是有改善的,只是效果不显著。这就说明干预组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干预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提升,心理状态得到较好的改善。结论2:对照组前测与后测中,各个因子P值均大于0.05,差异都不显著。因此,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结果符合干预设计预期,也说明对照组因为没有参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所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2]张奇.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3]杨云,陶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学生团体辅导应用研究[J].心理健康教育,2012(29):81-82.

[4]刘琼珍.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韦敏.积极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中轻度自杀意念的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7]郑荣.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张景秋(1982-),男,广东湛江,应用心理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江门市基础与理论科学研究类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院级教改项目“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编号:J14XYG01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046-03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干预积极心理学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