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党员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以广州商学院为例*

2016-05-19 06:11梁智斌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511363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入党

梁智斌(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511363)



高校发展党员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以广州商学院为例*

梁智斌
(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511363)

摘要: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作为研究依据,结合国家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总要求,对高校发展党员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研究。文中以广州商学院发展党员信息化平台建设实践为例,详细论述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功能设计和平台建设如何开展。

关键词: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信息化;《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party members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PC's Detailed Rules of Recruiting Party Members",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for developing party memb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functional design, and how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detail.

Keywords:universities; recruiting the party members; informatization; the CPC's Detailed Rules of Recruiting Party Members

一、概述

2013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明确指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总要求,并做到“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1]。针对新形势下中央对发展党员的新要求,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同时废止1990年中组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试行)》)。长期以来,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各个地方、不同类型的党组织都按照自己思路摸索前进,却缺少可推广的标准来规范信息化工作的各个环节,以至于有的党组织发展党员序不规范,把关不严,审批不及时,档案不齐全。信息化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如何有效管理数字档案的同时科学管理实体档案。修订后的《细则》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以及转正等各个工作环节都有很细致的规定,标准严格、程序严谨、责任明确的特征,有利于工作开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为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党员工作和平台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可操作依据。

二、设计要求

(一)总体要求

修订后《细则》对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2]。控制总量,要求信息化管理中对发展党员实行动态管理、调控总量、调节增速和保持适度规模;优化结构,要求对发展的党员所属阶层有准确分类统计,以便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岗位来确定发展重点;提高质量是核心,要求信息化平台严控教育实践环节管理,使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党员标准;发挥作用,要求信息化平台方便引导发展对象联系群众、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过程管理要求

自1990年《细则(试行)》颁布到2014年《细则》颁布,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探索实践中就发展党员工作摸索出不少新做法、新经验。经过多年对新做法、新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和吸收,最终固化成为《细则》中的过程制度规范。如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可实行推荐制,在高校中学生由团推优、党支部和群众推优相结合推荐;经推优后,入党申请人推荐上党课、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接收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须经过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接收预备党员实行预审制,即由基层党委先审查同意,再交由支部大会召开党员大会表决。

在确定培养联系人、考察者、介绍人等环节,《细则》都做了明确责任要求。这是为了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分清责任分工,明确审查权限,使工作各步骤都能有责任人跟进完成,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在信息化平台中,要求发展对象工作的各阶段各步骤,都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创建和管理数据,避免只有少数人操作数据,从而出现把关不严、数据混乱甚至数据造假的现象出现。

在时间控制方面,《细则》对如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申请人谈话时间、党委审批时间、党龄计算时间都有了明确规定。这规定所涉及的时间管理,可由信息化平台对时间数据进行自动计算进行,并设定时间数据操作规则,使平台在特定时间点向管理者进行提示,保障发展工作的时间纪律。

(三)流动性管理要求

大学生与在校教职工是高校发展党员的两大来源,其中发展工作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但大学生在校一般只有三、四年,因此,发展时间短和流动性大是学生发展党员工作的显著特点。随即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的难题是:

1.高校的特殊性决定学生发展党员人数多,发展工作难度大。与一般单位性质不同,高校每年有新生到校,规模达数千人,这是高校发展党员来源的重要支撑。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可发展人数越多,发展工作任务越繁重,学校在党校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实践活动开展、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严峻挑战。

2.大学生受考察时间短,流动性大。如果按照《细则》操作,学生发展成党员并最终成功转正,其流程为:大一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进行培养;大二确定为发展对象并进行考察;大三接收为预备党员;大四由预备党员经考察、教育后转正。然而,受发展指标限制,大多数发展对象在毕业前仍不能转正,停留在发展对象或者预备党员阶段。

3.档案材料转移频繁,管理工作繁重。由于大学生流动性大,离校时其相关发展材料或者组织关系须办理转移手续。转移分两类,一类是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没办理暂缓就业的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其档案材料随人事档案办理转移;另一类是办理暂缓就业的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其档案材料保留在学校进行管理。档案材料转移频繁,给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功能设计

各高校在发展党员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结合本校制度、按照本校实际来开展。以广州商学院为例,自《细则》正式实施以来,学院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发展党员工作。严格规范发展学生党员的程序和手续,采取团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等方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并在发展全过程中推行“四投票、六公示、一答辩”制度。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会(以下称“学习会”),负责把教育培养实践贯穿于发展学生党员的全过程。对发展过程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分别由团支部、党支部和学习会分别建档,最后统一形成学生党员的实体档案材料。

(一)基本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分为党组织管理和党员信息管理两部分。党组织管理负责高校下属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进行管理。党员信息管理包括党员个人信息、党组织归属、档案信息进行管理。

(二)发展对象管理

发展对象管理主要功能是对各基层党组织入党申请人的信息进行管理,对象包括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该功能提供发展党员工作各阶段情况进度监控和类型转变功能。在接收为预备党员后,发展对象会在党员信息管理功能中新增党员信息。

(三)发展过程管理

发展过程管理主要由入党申请阶段管理、入党积极分子阶段管理、发展对象阶段管理、预备党员接收阶段管理和预备党员转正阶段管理组成。入党申请阶段管理包括申请书录入、团组织推荐、支部谈话;入党积极分子阶段管理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信息公示、党课学习记录、联系人管理、考察记录;发展对象阶段管理包括团组织推优、确定发展对象、政治审查、培训记录;预备党员接收阶段管理包括信息预审、介绍人管理、预备党员接收、党委谈话记录、审批处理;预备党员转正阶段管理包括党员信息入编、转正流程管理、转正答辩、审批处理。

(四)教育实践管理

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教育实践工作全过程交由学习会负责,学习会通过组织培训、安排党课和安排实践活动,从而为学员的学习进行《教育培养登记卡》建档。据此,信息化平台中的教育实践管理功能包括培训记录、党课学习记录、实践活动记录、学习心得管理。

(五)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功能的作用是实现对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数字档案与实体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由于学生流动性大,在没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环境下,频繁的手工转移工作容易出错甚至丢失档案。档案管理功能的使用以“发展过程管理”功能的信息为基础,实行“责任到组织、档案到过程”。“责任到组织”是指团组织、党支部和学习会是发展党员培养过程中档案的建档者,每一份档案、每一笔记录的生成必须有明确的组织乃至责任者负责;“档案到过程”是指档案的产生是必须严格根据发展过程来操作,每个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档案材料,必须符合《细则》所规定的要求,对材料的内容、时效、完整性严格审查,一个阶段档案材料完整建档才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据此,档案管理功能包括建档权限管理、档案信息录入、档案审核、档案转移。

(六)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功能是用于报表的生成、审核、数据分类汇总、数据填报。党务工作者可通过设定时间段、发展阶段、学生年级、基层党组织等进行分类,对学生发展对象的发展总体情况、各阶段培养对象人数分布、教育实践状况等进行统计并形成报表。例如,《细则》规定“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一次分析。”统计报表功能在这方面可起到数据支撑作用。

(七)平台运作管理

平台运作管理主要负责对整个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保障整个平台和信息数据的可靠、可控和高效。平台运作管理主要提供给平台管理人员使用,其功能主要包括面向安全性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密码管理,平台运行日志记录、跟踪、查询和统计分析。

四、平台建设

(一)平台结构

平台采用B/S架构,通过WEB浏览器进行操作应用。高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通过互联网访问信息化平台,进行基本信息的管理、党员发展对象资料录入、数字建档、教育实践、信息公示、档案转接,从而实现平台的党员发展全过程管理、培养质量全方位监控、《细则》标准全面执行。

如图1所示,信息化平台采用WEB应用服务器与数据服

图1 广州商学院发展党员信息化平台网络结构图

务器分离,保障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平台接入校园网核心交换机后,学校内其他部门党务工作者可通过校内局域网访问平台,并可进行发展学生党员各项工作业务操作。而对于平台的信息公示等对外开放信息功能,须经过校园网防火墙进行控制,保障平台的信息安全。

图2 广州商学院发展党员信息化平台实现效果图

(二)平台实现

平台实现以设计要求为依据,严格按照《细则》对发展党员工作管理的细节要求进行功能开发。如图2所示,七项设计功能作为一级菜单置于平台上方,并设有相应二级菜单。内容区域左方根据“党组织管理”功能所设置的组织结构,自动生成树形结构目录,党务工作者可通过目录导航,浏览各支部发展学生党员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EB/OL].http:// poli

tics.people.com.cn/n/2013/0129/c1001-20353132.html.

[2]中央政府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6/10/content_2698414.html.

作者简介:梁智斌(1984-),男,广东佛山人,广州商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

*基金项目名称:广州商学院2015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2015B01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180-03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入党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村、社区党委能审批预备党员吗?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以“实践团”为平台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途径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