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2016-05-19 09:44宋福长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散文素质素养

宋福长

小学语文对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一个人构建起对世界最初步的认识和看法,可以美化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对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亟须进行反思。

一、 在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的原因

1.人类本性的需求。拥有可以让人类感到身心舒畅的所有一切存在,都可以称作是美。对于人类本性的需求而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会不自觉地去好奇美丽的东西,追求令人身体各个器官都感到都酣畅淋漓的事物。人类在自己更喜爱的事物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也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审美视角下的反思,有助于引导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优美之处进行发掘,为学生带来更美好的语文教学。学生在充满审美趣味的语文课堂上,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性和兴趣。因此,人类本性对审美的需求要求我们要在审美视角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

2.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审美的角度对语文进行深度剖析,对语文中的词语的美和句法产生的优美的效果进行有水平的展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华夏文化之美的欣赏能力。

二、对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后的经验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只有教师在自身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足够的情况下,才能对文章进行正确地理解以及准确无误地给予学生讲解。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教师只有在自身素养足够的情况下才能读懂《背影》中蕴藏的浓浓的父爱。教师应当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之前,先对朱自清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进行了解,知道文中从始至终弥漫的伤感来源,对文中的细枝末节进行仔细琢磨处理之后,才能开始对这篇文章为学生进行带有审美趣味的分析。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音频,带领学生们闭上眼睛之后通过听觉和想象对这篇散文进行了解,在听这篇文章的时候,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散文中表现出来的事件进行想象和理解。紧接着,再引导学生对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过的令学生记忆深刻的事情进行讲述和分享,引导学生对父爱进行深刻理解同时也对散文中的父爱进行理解。教师这时再开始对散文中的充满审美趣味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剖析,与同学一起研究为何作者要在这处用这个词语,这样用的好处在哪里。这样一步步的运用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进行引导,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地对散文进行欣赏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学习美学知识,运用优美的语言形态,努力运用审美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

2.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教材的扩充。小学语文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母语,即便不用这么学习也能自如的进行交流。然而,小学语文又是陌生的,若不对语文进行一定的学习,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将会止步不前,难以得到提高,无法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又比较枯燥,鲜少有学生愿意主动的对语文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户外,在室外优美的环境中,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在青青草地上,在淡淡微风里,学生在身心感到舒畅之时也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记忆。当前的课本教材中对审美的要求还并不太高,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扩充的方式,使学生对语文中的审美产生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美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完整对文章内涵进行教授的目的,使学生从心底对语文学习产生喜爱之情,推动学生今后的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用审美视角进行反思,着重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从审美角度对语文课程进行革新,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消除畏惧感和厌学心理,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都有显著成果。由此可见,对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反思是极为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凤岗镇小学)

猜你喜欢
散文素质素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我与风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