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预习

2016-05-19 09:44刘学连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四光读音词句

刘学连

“万事开头难”,但任何事只要头开好了,后面的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语文课文教学亦如此,让学生爱上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爱上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奠基作用;让学生爱上预习,老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孩子收获满满,教师轻松多多。

一、要让学生爱上预习,应注重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种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老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备学就是预习。以预习的重要性、关键性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其次,分层布置预习作业,对不同的学生要求要不同,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的读音和理解词句就行了。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进步较快的学生,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通过激励机制激发预习兴趣。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预习做得好的同学多加星,完成了的加一颗星,再根据各人的得星数量,定期评选班级学习星,以及“预习小能手”“预习小专家”“预习小师傅”“预习智多星”等。

二、要让学生爱上预习,应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众所周知,语文课文教学主要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针对这五个方面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将语文化简为易,学生更易接受。

字词的预习方法:读、画、查、写、记。

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拿出笔画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读完之后,运用字典、词典,了解其语音、意思或用法,并写在书中,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以及其近义词、反义词,是多音字的写上多个读音及词语,碰到疑难字词记上“?”,以便上课时寻求答案。

句段预习方法:读、画、思、写。

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遇到优美的句子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并使用工具书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此外,在文中遇到“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可适当地加上批注,批注要求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思,随心所欲写感想”。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良好习惯。

篇的预习方法:读、查、思、记。

解决了字词句段,篇就渗及全文。如:课题、作者、作品背景、出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课后问题(略读课文为课前预习提示)、文章的构段方式、文章的写作特点、拓展性问题等。

篇相对更难一些,基础好的可以借助查找资料,反复朗读、思考完成,并记下自己的答案。但基础一般的,只要能口头说一说便可以了,哪怕是错了也不要紧,主要是要有学生自己的东西。

例如《奇怪的大石头》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注意“陨”“兀”的读音,“旅”“藏”“卧”的笔顺和写法。)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重点词语“突兀”。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试着说说课文叙述顺序和奇怪的大石头“怪”以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

4.熟读课文。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从中感受到李四光勤于思考、执着探索的精神。

5.搜集李四光的资料。

预习有了明确的内容布置,且目标为大多数人能达到,加上可行性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对照要求一项一项完成,其乐融融。有的同学第二天一早来到学校就找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解决自己的疑惑之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强了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爱上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三、要让学生爱上预习,应及时进行效果监督检测评价奖励

学生完成以上预习工作后,教师须及时组织预习成果检查及展讲,安排同伴相互检查,小组长检查各小组成员完成情况,并予以评价和积分,结果报给科代表。科代表将预习完成情况记录在案并报告老师。老师及时督促,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或表现不佳的学生还应与其家长沟通学生努力的方向。这样做一方面激励了各学习小组认真落实预习,另一方面让各小组相互学习、借鉴,更重要的是呈现预习中的各种疑问,引发进一步讨论、交流和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考核,小组同奖同罚,这样可以照顾到全体后进生,也能建立学生的团队观念,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扭转。“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时没有压力,快乐地、有目的地进行着,学生在不断寻找自我,“我要学,我要加油”中,高兴地预习着。

总之,预习是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常见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是有目的、有方法的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因此,高效教学有赖于让学生爱上预习。

(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柳江小学)

猜你喜欢
李四光读音词句
李四光纪念馆:走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巨擘
中国地质学之父
李四光家风
字词篇
从贫困家庭里走出的地质学家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绘画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