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9 09:44董美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生情境

董美

运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且积极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显著推动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对学习的热爱,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的原因分析

1.可以不断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致。数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学生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投入。一部分学生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学习成果,便打消了继续向前学习数学的念头,压制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让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抗拒心理。枯燥的教学模式,再加之小学生的爱动好玩的天性,学生很轻易地就被转移了注意力,注意力难以一直集中在课本上。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学生难以听得进去,不愿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会复杂的理论知识,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

2.可以简化小学数学的学习。数学知识大多被提炼之后,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大多数小学生并没有很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当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的时候,不愿意学习数学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上寻求新的变革,在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应用学生了解的现实世界中的数学尽心对数学的简化,使学习变得有意思。生活中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容易理解,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目标中就有夯实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实施能力。传统教学中对课本知识照本宣科,课堂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操作实践能力、探究性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的途径

1.在生活实际中寻找途径。生活实际从来都与数学息息相关,数学从生活实际中提取升华,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简化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是轻而易举的。以《认识时分》为例,教师拿来一个可以直接拨动表盘的钟,向学生们展示。对于每个学生都不陌生的钟表,学生感到很熟悉。教师通过拨动表盘的分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最短的时针的变化,学生会发现,当分针转动一圈,时针也随着转动一个格位。这时,再引导学生对表盘中的数字进行认识,通过学生每天上学的时间安排,教授学生每一天都是由24个小时组成的。教师引导学生数表盘中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发现秒、分和时之间的换算单位。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发言,对学生的认识进行肯定和修正。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钟表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提取于生活实际,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结合学生实际个性特征寻找途径。学生天性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求知欲,好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关注,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一些既含有数学化又好玩有趣的娱乐方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玩乐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超市买卖游戏,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买卖商品的两个部分,用扑克牌当作钱,引导学生在买卖中正确进行加减法的计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掌握应学的知识。

数学像一座迷宫,只有真正站在高处的时候,才能清楚地领略数学的奥妙。带领学生在数学中找寻魅力之处,就需要教师站在高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应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数学运用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在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同样的时间里增强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小学生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我是小学生
感悟三角形的高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