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2016-05-19 09:44吴华莉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学美的过程

吴华莉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理解其内在内涵和美。数学教学虽然抽象性比较强,但是在抽象中具有极其强烈的美感。这种美感是数学本身就具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就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这样学生对数学中的美就会更加的敏感。这种敏感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对学生渗透美学教育。

一、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

人类对世界的抽象认知、自身思维从繁杂事体中的抽离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但是也正是这些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数学,让数学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数学的发展来说,其也经历了由易到难的过程。人类从最简单的数字的创造、加减法的运用、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最终到现代的高等数学等,一路走来不难发现,数学的发展历史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当成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通过数学人们可以将原本复杂的问题进行抽象和简化,最终用最快捷的方式来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数学和人的人格和思想的形成来说,数学的艺术性、数学思想中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黄金分割从数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类对美的认识,各种建筑的美其根源中同样有着数学美。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美学

数学美的渗透不是教师强制要求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思考。如果教师强硬的给学生介绍数学的美的话,最终学生看到的是教师仍未的数学的美,而不是自己获得的真正的美。这种美的认识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真实的。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只有在学生在自我体会中发现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深入认识。举个例子来讲,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死板的,因为有公式,有定理,所以数学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个关于一题多解或者需要进行分类讨论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先自己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题目。在学生都解决好了这个题目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和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会让原本比较简单的问题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因为学生会发现虽然有的时候两者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别的学生的思考的出发点和自己有比较大的差别,而有的同学采用的方法更加的独特和快捷,让解题时间变得更短。这些认识会让学生重新检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和其他人相比是否还有一定的问题,而自己的优势又在什么地方。这些思考会在学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不断的审视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所以我们要努力地把知识与美学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好教育,这样才能发展好数学这门伟大的充满挑战的学科,真理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探究和突破的人,只有当我们去突破了,成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数学这门学科才有它发展的空间。如果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味的强调数学知识的作用以及考试等问题而忽略了美学的意义的话,最终数学教学肯定不会取得预期的目标。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的渗透了美学学生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也只有真正渗透了美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被称为成功的小学数学教学。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不是简单的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大量的努力,通过日积月累的积累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美学的价值,通过大量的工作帮助学生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让学生真心实意地重视美学的作用。

美学的渗透其实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也更是需要学生和家长的一起努力。因为虽然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熏陶,让学生逐步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学生的私生活更多的是和家人一起,和朋友一起,这个时候学生自我的发展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教育,同时也必须要做好课外教育,让学生主动的约束自己,家长则需要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工作,严格的要求学生。现代通讯的发达给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一旦发现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迅速联合起来,一起行动。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文化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著名的心理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目标应该是逐步地组合他们的知和行。在各种学科中,数学是最能实现这一目的,并且有效将其实施的一门社会学科,他对其他学科美学渗透有着非常重的现实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明德小学)

猜你喜欢
美学美的过程
印花派对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纯白美学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