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训练点滴谈

2016-05-19 09:44徐庆梅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期记叙文阶段

徐庆梅

作文教学不能盲目和随意,不能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而应加强计划性,即要明确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整体要求和学段训练重点,结合教材上的作文训练和学生实际全面考虑,精心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训练形式、指导方法,使作文教学能够分散难点,环环紧扣,逐步突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提高水平,达到目的。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利用教材上的作文材料,按梯度,讲方法,求效率,扎扎实实地进行作文训练。

笔者先前教初中时,三年的计划是这样的:

制定了三年的作文教学内容后,再具体制定每一学期的实际训练步骤。以初一上学期为例:

一、 精心设计作文训练的形式

由于初一学生是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他们年龄的特点、作文基础、思维能力都不可能立即要求写出结构完整、长篇大论的作文来,为此,初期训练的重点是复习小学学过的记叙要素,例如,让学生将目睹耳闻的一件事,依提示写承几个短段,第一段,要求写出“事情进行的情形”等等,这些提示,实际上是复习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学生在把几个分解的短段连缀成文时,可以进一步理解记叙要素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生写记叙文,一般停留于叙述阶段。对人和事作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不够,进入初中阶段后,就要逐步学会描写。为做好学生作文训练中的这个衔接工作,笔者紧扣教材中的《老山界》《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设计片段作文练习和小作文,提示学生要注意描写人物神态、表情、心理、对话。训练设计时以范文某一部分内容作为学生习作的借鉴,内容为学生熟悉的。这样,学生对所写事件、人物比较熟悉,容易把握人物、事件的特点。而这一点,正是完成人物神态、心情描写的关键。这类描写训练的方式,注意了记叙和描写的衔接性。在单纯记叙联系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议论、抒情,从而增加记人叙事的深度,深化记叙文的思想内容,这样精心设计,因势利导,不断将作文教学引向新的阶段。

二、 设计作文训练的指导方法

对于作文初习者,将阅读与作文紧密结合,逐步引导他们将阅读时获得的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作文技巧,是一种主要的指导方法。这种方法给学生以仿例,不离开阅读教学随意命题。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实践较少,一进初中,作文量陡然增加,要求也明显提高。要使他们顺利过渡,对于训练设计者来说,不认真考虑在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语言表达时恰当运用修辞手段以增强文章表现力等方面的指导方法,是不行的。

由于练习形式和指导方法都是从初一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重视了中小学两个不同训练阶段以及进入中学以后各个训练时期之间的相互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水平。笔者教的两个班121人,初一上学期每人写片段作文41篇,写记叙文15篇,96%的学生对作文表现初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工业园学校)

猜你喜欢
学期记叙文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