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飞机餐,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2016-05-20 01:15
科学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餐食正餐经济舱

清明小长假刚结束没多久,五一小长假又来临了。在这阳光明媚的季节,许多人会选择出门旅行,飞机出行也变得忙碌起来,对于旅途中重要的飞机餐不少人又开始吐糟,可是有关飞机上的食物你又了解多少呢?也许知道了真相之后,你的抱怨会少一些。

飞机餐VS地面餐

有菜有肉,有饭有面,看起来小小的一份飞机餐,却往往“五脏俱全”,和地面上吃的一顿正餐差别并不大。但事实上,飞机餐里藏着很多看不见的“心思”,由于在万里高空上,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微妙变化,因此,飞机餐的设计也要随之改变。

比如说,飞机餐肯定要比地面餐更咸一些。由于人在高空中属于“动态”用餐,味觉相对“迟钝”,所以飞机餐的口味会更重;同时,为了缓解大部分旅客在飞机上的无聊感,飞机餐一般都分为多个容器,且菜品以鲜亮颜色为主,这样旅客在用餐时会觉得比较有趣,也能缓解紧张和烦闷的情绪。

此外,在食品的选择上,飞机餐也很有讲究。材料的骨头不能太多。比如要做鱼,大多会选择鳕鱼等无刺的鱼类,避免旅客在食用时出现不便。而由于人体的胃部在高空容易出现胀气,飞机餐里豆类出现的比例不会很高,一般都作为配餐,且控制在10%以内。

飞机餐更费“心机”

为保证安全,飞机上不允许有火。同时,飞机上也没有空间和时间来做饭,因此,在现有条件下,目前的飞机餐是最好的选择了。

飞机餐先由地面的配餐公司制作,制作完成后,这些熟食不能马上装进盒中,要等其慢慢冷却后,再放在冷藏室内,直到温度降低至0 ℃,才会装进盒子中保鲜。上飞机后需在150 ℃的烤箱内加热15分钟才可供乘客食用,这其中有一个二次加热的过程,所以第一次烹饪时要掌握火候,菜只烧到七八成熟,还有汁水要多,以防二次加热时烤干食品或烤不热,这当中尤其要注意菜品中的青菜加热后不能变色。

在航空餐的冷厨环节,烹制好的食物半成品是进行自然冷却,而不是使用相关设备将食物从最高温骤然降到12 ℃以下,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影响食物的营养。如米饭,煮好后,就让其自然冷却。经过一两个小时冷却到常温下,工作人员会将食品放在0 ~6 ℃的冷库内进行冷藏。

此外,飞机餐中高蛋白、高脂肪以及油炸食物也被严格控制,必须有较多素食辅助,以确保人体在飞机上进餐后的舒适度。所以,喜欢肉食的吃货,不要再抱怨飞机餐不够营养了。

要求严苛的“空厨基地”

生产车间:“零尘埃”

要进入航空食品的生产车间,必须先将自己与食物“隔离”。在车间外的准备室内,先用肥皂将手洗净,并将双手在次氯酸钠消毒液中浸泡10秒钟。而后,用头套将头发包扎压实,不能露出丝毫的毛发,再戴上口罩和生产帽,整个头部基本只露出了眼睛。

在穿上白大褂全副武装后,还要走进风淋门,在里面待6秒钟,让风淋除尘设备吹掉身上的灰尘。对于空厨基地而言,食品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这里才会有苛刻的卫生标准,在这个非常的厨房,是绝不允许有任何尘埃侵扰的。

食材:3次浸泡消毒

飞机餐的制作车间,室内温度长年保持在18 ℃以下。在粗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对果蔬进行打皮、清洗、消毒、浸泡、去皮等工序。很快,一筐筐干净剔透的果蔬就被装箱、封膜,送入冷库冷藏,以备使用。

在冷厨房里,为了保证水果、蔬菜的卫生,在加工前,它们都要在带皮状态下经过3次消毒浸泡。同时,在选择食材时也是非常严格的,除了新鲜外,还必须注重外观,比如黄瓜要选直的,而且要大小基本一致,这样有助于保证每份餐食的分量均等。

餐食分量:误差以克计算

热厨房里的墙上,贴着当日生产量的图表,里面菜品的配料精确到克。生产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配餐车间的工人根据不同航线的餐谱对航班餐食进行最后的组装,贴生产标签、装车、清点等。在这里,装盘后的餐食重量,误差都是以克计算。

飞机餐“面面观”

朴素版飞机餐:“鸡肉饭”+“牛肉面”

一提到飞机餐,特别是国内航线上的飞机餐,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几近相同:单调、可选择性少,甚至有人戏谑“除了‘鸡肉饭,就是‘牛肉面”。

早年的飞机餐确实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少,多以“鸡肉饭”“牛肉面”为主,鸡肉、牛肉,饭、面都属于比较大众化的菜品,大部分旅客都能够从中选出自己可以接受的。

由于在上万米高空受机舱环境限制,飞行中的膳食的确不好处理,而人的味蕾灵敏度在高空中会有所减弱,常常觉得机上供应的食物淡而无味。另外,机舱空气干燥,那些肉汁较多、质感较嫩的牛肉、鸡肉比猪肉口感更好。此外,飞机餐并非真的在飞机上现做出来的,而是事先配置好,供应时加热。因此,肉类在翻热的过程中很容易变干,口味变差。

升级版飞机餐:名厨+高级餐厅

随着各家航空公司服务的不断提升,以及旅客对飞机餐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在的飞机餐已经与传统概念上的餐食大相径庭——三文鱼配蘑菇汁、煎龙虾配土豆泥、花雕焖鸡腿……这些以往或许只能在五星级酒店里享用的美味,也已进入飞机餐的菜单中,让旅客在万里高空也能一饱口福。

各大航空飞机餐PK

最佳餐饮服务奖——泰航

都说泰航空姐漂亮,她们总是身着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微笑着提供令人愉悦的“亚洲式”服务。其实,泰航的餐饮也享有非常高的美誉,曾被评选为最美味的经济舱飞机餐。

菜单上冬阴功汤、咖哩鸡、椰子蛋糕等泰式餐食小吃自是不能少,还可能有“鱼肚汤”“茄汁明虾”或“红烧肉”来安慰你的中国胃。其中,沙拉和甜点最受欢迎,一定要记得品尝。

泰航还是首家提供印有碳足迹标签飞机餐的航空公司,将碳排放量降到最低标准,在精细之处践行环保理念。

最优秀机上便餐——全日空

全日空是日本最大及载客量最多的航空公司,有“最优秀机上便餐”的美誉。日本人对美食的要求很高,相当注重飞机餐的细节,餐品的制作和摆放都非常讲究,原材料和调味也都是日本产的,并且每月推出最新鲜的时令季节菜,很讨“喜新厌旧”的乘客欢心。

飞机餐主要以西式和日式餐为主,不能点餐。饮料方面只有咖啡、日本茶、苹果汁、矿泉水免费,并且向乘务员要求才提供,而可乐、啤酒则需要付费。

现点现做——国泰航空

国泰航空是香港航空业龙头,它的饮食服务公司有5个足球场那么大,每天能制作8万多份飞机餐!国泰还在飞机上安放了电饭煲、烤面包机和平底锅,空姐们能煮米饭、烤面包和煎蛋,不过仅限头等舱,但所有舱位级别都提供饭后的中国茶。

在长途航线上,国泰航空还专门为乘客提供夜宵服务,只要按下服务铃,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泡面。此外,它的葡萄酒也很有名,可以在飞机上购买或登录“Discoverthe Shop”网上平台,选择“府上送货服务”即可。

菜单中西合璧——美国航空

美国航空“上海—芝加哥”航线上,有一份“中西合璧”的菜单。在头等舱中,中式主菜为牛肉碗面和甜酸猪肉,甜酸猪肉就是著名的“咕肉”,能让中国乘客在飞机上享受家乡美食。两道西式主菜为香蒜酥皮羊柳和青柠黄油烤鸡。

此外,针对中国乘客早餐喜爱喝粥的特点,美航特别准备了传统米粥。还有各式温热的早餐面包、时令水果和自选饮料,能让乘客在抵达目的地前精神一振。

飞机餐中的小清新——美联航

美联航公司执行总厨及烹饪团队走遍世界各地,与当地的厨师共同努力研究,一心为乘客提供一流的美食服务。

商务舱的乘客可以享受到清新而健康的餐食,美味的开胃小吃、清新的沙拉、融合亚洲特色的主菜以及新鲜水果。一杯餐后甜酒、波特酒和星巴克咖啡将为一顿美餐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飞行旅途休息的片刻,我们还可以尝到更多的精致小食——三明治、沙拉还有美味的零食。美联航经济舱在多数国际航班上都提供免费的膳食。

飞机餐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飞机餐少豆制品

在飞机上,不是什么食品都能吃,要做到吃鱼不能有刺,吃肉不能有骨头。由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颠簸状况,这个时候乘客如果吃一些有硬物的食品或者带刺的鱼类,容易噎住。同时,空中配餐还要考虑各种因素的限制,比如豆制品比较少。经过空中加热,乘客吃了豆制品后,容易放屁,在空间狭小的飞机中极易污染环境。

飞机餐“生命”仅6个小时

从采购、初加工、热厨、冷厨,再到冷藏、上飞机等,飞机餐要经过多道程序,整个“诞生”过程需要10个小时,而“生命”仅6个小时,出了航空食品公司超过6小时,航空餐就要报废。

一顿飞机餐的价值

一顿飞机餐的标准是多少钱?占一张飞机票的百分之多少?是不是飞机票越贵,飞机餐就越好呢?

制作飞机餐,价格比较固定。国内航线,经济舱一份正餐的价格为22元,头等舱一份正餐的价格为40元;经济舱一份轻正餐的价格为12元,干点餐的价格为5元。国际地区航线,经济舱一份正餐的价格为31元,头等舱一份正餐的价格为50元;经济舱一份轻正餐的价格为21元,头等舱一份轻正餐的价格为33元。

为控制成本,一名旅客只配一份飞机餐,但旅客可以选择主食。

Tip:如何享受空中美食

人在高空飞行的时候,味觉会丧失30%,加上时差等原因造成的生物钟紊乱,这一数字还将上升,所以我们总觉得飞机餐不好吃,其实要享受飞机上的美味,最好能具备一点“特异功能”。

对于乘客而言,怀着愉悦的心情品尝食物,你会发现另有不同;常喝水,它能让味觉保持敏锐,这也是空姐在送餐前经常送水的原因;因为气压的原因,体内的气体会膨胀,所以像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少喝;不宜吃得太饱,因为在高空消化液分泌会减少;如果在饮食上有特殊的要求,比如糖尿病人、素食者,可以及早与航空公司联系,航班能提供特殊餐。

猜你喜欢
餐食正餐经济舱
飞机餐调整,票价应联动响应
心甘情愿,掉进零食的陷阱
“细分经济舱”在全球流行
世界银行:可持续的学校餐食计划要避免“一刀切”
群雄逐鹿“第四舱”
印度人不爱正餐好零食
承诺,不过是甜品
承诺,不过是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