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探索高校学风建设新思路

2016-05-24 09:51曹睿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生主体新思路

摘 要:随着90后学生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根据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风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生主体;新思路

学风建设工作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重点,如何使大学生在离开中学校园后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作风,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进行学风建设之所以阻力重重,一方面与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作息有关,没有了严苛的基础课程安排,很多大学生不会在课余时间选择进行与学业相关的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在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导致工作推进效果较差。

笔者通过走访数名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发现,大学生处在从学校向职场转变的过程中,独立意识较强,非常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因此,在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做法,在把工作要求传达给学生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开展学风建设工作,让学生真正乐于接受和践行学风建设工作的要求。这样,学风建设才能落实到实处,学生也能够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巩固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成果,发挥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现状

1.学风建设工作并未深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

学风建设工作一直是各级各类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教务处、学生处等重要部门举合力来进行学校和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然而,经过层层落实,真正到达学生层面的学风建设工作并未实现预期的效果。高校学生“轻学业重课外”的作风已经成为新的“行为准则”,在经历了高中校园炼狱般的课堂和考试后,大学生视大学校园为放松和快乐的场所,并未认真对待大学期间的课程。许多大学生都有过逃课、考试作弊的经历,认为“及格万岁”。更可怕的是,笔者了解到,部分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出现了畸变,认为自己不作弊就会吃亏,成绩不如其他同学好,没法评上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等,公然把作弊当作取得各项荣誉的正常步骤,丧失了基本的是非观。

另外,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等通信工具已经普及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课堂上的“低头族”随处可见,讲台上老师讲课,讲台下学生玩游戏、聊天的大有人在,学生丝毫不顾及老师的感受,也不重视老师传达的学问和知识。另有大量学生把兼职赚钱作为自己大学生活的主业,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寻找兼职工作的机会,当遇到兼职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时,不惜牺牲上课时间来投入到兼职工作中去。由此可见,“学业意识”并未在90后大学生的心中扎根,他们受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太深,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也并未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

2.学风建设工作并未得到有效的实践和落实

一所高校内的不同学院之间有不同的学风建设工作实际,因此多数学风建设工作都是立足学院实际,以学院为单位开展。所以,学风建设工作通常具有鲜明的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然而,学风建设工作与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和党建工作有所不同的是,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而且难以用一个明确的指标来指导工作。大学校园中丰富的社团活动往往在特定时间段内围绕特定主题举行,吸引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加,活动效果突出。党建工作也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如果大学生想成为中共党员,需要在学习、综合素质和民意测评上达到一定程度才有资格竞选,明确的要求也给了学生努力的动力。学风建设工作通常只是给予学生一个宽泛的目标,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未提出任何量化指标,这也就直接导致在实际的学风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大量工作流于表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和落实。另外,高校学生基数较大,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的部门较难收到工作进度的反馈,不能有效掌握学生层面的落实情况,导致学风建设工作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不利因素的冲击而导致失败。

二、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1.学风建设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高校学生和初高中学生日常作息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是,大学生一周内课时相对较少,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此,通常决定一个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重要因素即是如何度过课余时间。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晚睡晚起、外出兼职、闷在宿舍等情况,能够真正有效利用大学课余时间的学生并不多。笔者所在的高校为大一刚入学的新生安排了早晨做早操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然而,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多数班级出现缺勤人数多、难于管理、学生牢骚多的现象,部分学生晚上熬夜到12点以后,第二天清晨无法按时起床,却把责任归咎于学校早操时间过于提前。这些学生并未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为日后的大学生活埋下了隐患。

倡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督促学生将课余时间花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场所,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积累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学术科研能力,为以后的学术进步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风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氛围和院风、校风

宿舍是高校学生日常休息、交流的主要场所,一个良好的宿舍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职业选择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多个高校出现宿舍内成员互帮互助,一起努力考研而全部考取名校的研究生的案例。2015年,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化学专业的3个宿舍18名学生全部考取华东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优秀院校研究生。2014年,徐州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系的2个宿舍12名学生全部考取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等院校的研究生。因此,学风建设工作能帮助宿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宿舍氛围又会进一步促使宿舍成员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有利于学校和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

另外,学风建设工作以宿舍为基础和原点,通过班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够促使学习型院风和校风的形成,从而改善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

三、以学生为主体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

1.发挥班级、学生会和宿舍学生干部的带动作用,确保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学生干部平时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与学生最亲密,也最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性格、作息习惯等。而相比之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学生基数较大,平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能一一照顾到每位学生,但与学生干部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多。因此,在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动作用,经常找学生干部了解情况,掌握最广大的学生群体对学风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好调整,使学生干部督促身边的同学落实学校和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真正做到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利用微信、QQ、飞信等新媒体宣传学风建设工作,使学风建设工作深入学生群体

多年来,学风建设工作难以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风建设相关工作要求并不能顺利传达到学生层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高位截瘫”现象。之所以说是“高位截瘫”,意为学校和学院主管学风建设工作的部门安排好工作要求后,传达到各辅导员处,辅导员通过开会等形式通知给学生干部,但学生干部是否能够完全传达工作要求,却完全取决于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和工作水平。往往在这一环节,学风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不能被有效传达,出现“截瘫”现象。

现今高校学生主体为90后一代,与以往高校学生不同的是,90后一代成长环境较为优越,乐于接受新事物,对微信、QQ等新媒体接受能力强,使用频率高。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适应这一趋势,在把学生作为推进学风建设工作主体的过程中,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其交流互动,把较为严肃的学风建设工作变为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真正使学风建设工作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

3.发挥榜样的力量,选取学风建设工作中突出的人物和事例

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多数教育工作者往往重视传达工作要求,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在学风建设工作推进中的反馈,致使学生的建议得不到充分利用。为此,在学风建设工作过程中,应当及时跟踪学生的反馈意见,寻找学生中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的亮点,加以宣传。这样,一方面起到了鼓励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和学院对学生的关注,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避免学风建设工作半途而废。以笔者所在高校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学生工作处定期举办学习方法工作坊的活动,邀请在各类学科竞赛、学术科研活动、考研等学习学术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举办讲坛类的交流活动,介绍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笔者所在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连续多年举办“十佳百优”评选活动,在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中选拔出在学习和综合素质方面最优秀的十名学生作为十佳学生,给予每人一千元的奖学金作为鼓励。这种突出身边的榜样人物和先进典型的做法,不仅能够展现学风建设工作的成果,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

4.搭建师生学术交流平台,巩固学风建设工作成果

学风建设工作作为高校一项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应当采取一定的形式把其成果固定下来,使学生能够直接受益。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可以采取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的办法,每周定期举办一个专业名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活动,为其解答学习中的疑惑。面对面答疑与平时上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给予老师和学生更多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工作处每周选择不同专业的名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答疑活动,名师均是从上一年度的“我爱我师”或“优秀教师”中遴选,深受学生的爱戴。通过组织面对面的答疑活动,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认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更愿意支持学校和学院的工作和活动,学风建设工作也就有了支撑和依托。

综上所述,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院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努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风建设工作的主人翁,是落实学风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治.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78-180.

[2]亓强.以宿舍为阵地探析高校学风建设新途径[J].新校园,2015(8):119-120.

[3]赵伟.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作者简介:曹睿(1989- ),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学生主体新思路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