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多元化考核模式改革

2016-05-25 07:47王晓东刘方亮姜黎黎
关键词:考核模式土木工程多元化

王晓东,刘方亮,姜黎黎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土木工程专业多元化考核模式改革

王晓东,刘方亮,姜黎黎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要:针对我国土木工程高等教育考试形式单一、内容片面等问题,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工程类高等教育考核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从传统单一的考试模式创新提出了以集中考试+科技竞赛+自主实验+平时表现的四大模块多元化新模式。该考核模式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考核模式;多元化;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并具有一定项目规划、研究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为达到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更应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1-2]而课程考核方式是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今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3]因为长期以来考试分数的高低不仅是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也是考核教师水平的一把尺子,所以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只要考试方式不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4]

本文提出了将传统的考核方式转变为由集中考试、科技竞赛、自主实验、平时成绩四大模块组成的多元化新模式。该考核模式中将集中考试转变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并增加面试环节;将结构模型竞赛、知识问答竞赛等实践性、创新性强的科技竞赛活动融入到考试内容中;将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实验教学转变为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制作并加以分析的形式,可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本文所提出的考核方法以增强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将理论、实践、创新融为一体。

一我国考核方式的弊端

我国绝大多数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仍保持着期末试卷成绩+平时成绩的固定模式。这种考试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现代土木工程教育理念,[5]其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考试内容片面,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传统考试内容几乎是书本主要内容的缩影或复述。这种内容统一,答案标准化的考试方式往往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临近考试突击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6]

2.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7]

传统工程类课程的考试形式多以闭卷考试为主,且内容多考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计算应用,缺少对技能操作、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的考察。

3.实验课考核方式简单,体现不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8-9]

实验教学往往与配套专业课程相联系,成绩也计入专业课考核成绩中。而以往由于实验条件、教学经费等种种限制,大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试件往往是教师将已设计制作完成的,学生只需按步骤操作仪器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验证或观察现象即可,因此考核往往形成交报告、走过场的形式,效果很不理想。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亟待改革。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方法的改革又是影响教学方法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考核方法的改革更是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制约因素。[10]

二国内外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现状分析

以“工程化”为教育主线的美国工程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其评分指标体系中,不提倡死记硬背,不单纯以闭卷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占很大比重。[11]

英国大学教育形成了以个人自由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灵活而个性化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研究性实践活动,来培养创新人才。[12]

法国大学教育考试方式主要依据课程的特点而定,很多高校对口试作为笔试的辅助性考核手段在一些课程中作为硬性规定,并且课程设计、科研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实践性、创造性的考核方法也在逐渐代替传统笔试,同时为了增加试题命题的规范化以及客观性、公正性,高校采用试题库、考试中心等专职机构来组织设计。[13]

俄罗斯的高校普遍采用抽签笔试+抽签面试的办法进行课程考试。专业课都有公开的试题库和主要参考书目,由于每门专业课的面试都是一场小型答辩会,所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14]同时,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张扬,表达能力得以锻炼,对专业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意大利的高校也采用面对面的口试形式,提出一些问题或者现象,让学生快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解释,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

我国的一些高校教师也对考试形式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如刘志春[16]等提出了“平时成绩+综合作业题+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李朝红[17]针对结构设计原理课提出了将平时基于能力素质锻炼培养的过程性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考试有机结合的思路,将平时成绩考核体系进行了细化,分别为:考勤、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讨论。陈燕华[18]等提出采用多种形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淡化一次性考试的比重,其中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等。易平[19]等对结构设计竞赛促进力学课程的教与学进行了分析,提出结构设计竞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力学课程及相关专业课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翟爱良[20]等所在学校推行了考试改革,探索了“设计型”课题考试形式和“选题报告”的考核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综上所述,国外先进国家大学的考试方式更加富有灵活性,相对于我国单纯的闭卷考试形式更能突出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高校近年来对考试形式改革所进行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单一考试形式的不足,但如何进一步深入结合实践环节改革课程考核形式,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多元化考试方法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方法存在的形式单一化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集中考试环节、科技竞赛考试环节、自主实验考核环节、平时成绩等四大模块,并根据专业课的特点有侧重性地分配各模块所占分值比例,从而避免了以往简单的课堂表现+期末集中笔试的形式,具体描述如下。

1.集中考试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对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闭卷集中考试形式进行改革,将集中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环节应避免以往单一的闭卷形式,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各课程自身特点分配闭卷与开卷的试题分值比重。闭卷部分以客观题为主,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熟悉程度。开卷部分由任课教师事先给定参考书目及指定规范,重点考察应用规范及专业书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面试环节可安排在考试集中周前两周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试,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事先准备面试题目,由学生进行抽签答题,在面试过程中可对某一问题进行展开式提问,灵活扩展知识考核范围。

2.科技竞赛考核方式的建立与实践。

竞赛项目的确定。组织专家及任课教师座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归纳分析,绘制现有全国高校各类别科技竞赛项目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的关系网络图,筛选出与科技项目相关的课程结合现有条件确定竞赛项目。对涉及多门专业课程的竞赛项目可在最终考核成绩打分时根据不同专业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予以打分。对未列入与科技竞赛项目相对应的专业课,可根据对应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发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思索可供课程考核的新竞赛项目。为详细说明专业课程与科技竞赛的关系,我们将竞赛项目、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及能力培养目标的对应情况列于表1。由此可见科技竞赛对专业课程知识与能力起到了全面的促进作用。

竞赛方案的确定。竞赛项目确定后,组织项目组成员分配任务,参照已成功举办过的各级竞赛制定竞赛方案。针对所涉及专业课核心知识点设置竞赛内容,将多学科、综合知识点融入到科技竞赛中,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多方面掌握。

考核成绩的评定。确保每个竞赛项目有明确的考核成绩评定方法,可根据五个方面进行评分。

(1)创新意识和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完成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创新性,避免千篇一律,鼓励突破以往作品的固有形式,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2)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考察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可根据计算书、模型说明等材料做出综合评判。

(3)动手能力,主要针对学生模型制作的美观性、完整性、精确性给出评判。

(4)团队协作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竞赛小组中和其他同学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完成工作。

(5)答辩情况,根据学生对作品自述和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回答情况给出相应成绩,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能力。

对涉及多门专业课程的竞赛项目可针对不同课程分别打分,如结构设计竞赛涉及到结构力学课程当中桁架内力计算知识点以及建筑结构课程当中梁、柱截面设计知识点,这就要求在竞赛评分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给出相应的权重比。因此对于不同专业课,同一项科技竞赛的分数可能不同。

3.自主实验考核方式的建立与实践。

对配有实验教学环节的专业课程,改变以往的实验形式。将学生进行分组,由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如给定加载方式,由学生自主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即从实验方案的制定、试件的设计、制作以及试件加载到试验数据收集、试验数据整理整个过程均由学生担当主角,从而改变以往被动的填鸭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最终以实验完成情况对每组学生进行打分。

4.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建立。

通过将以上各考核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并确定各模块及子模块的分值权重。

图1 多元化考核模式

三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考试方法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将笔试分为闭卷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培养了学生使用专用书籍和行业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加了口试环节,提高了学生活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从而与国外著名大学的考试方式接轨。

(2)将科技竞赛与课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集创造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考核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导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

(3)提出了对原有课程实验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制作、加载、数据处理的自主实验做为课程考核方式之一,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 中国高等教育,1999,13:3-7.

[2]邹卓鹏.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 湖南师范大学,2002.

[3]陈德静. 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 河海大学,2005.

[4]杨娇寰. 考试改革和大学生素质的培养[D]. 长春理工大学,2012.

[5]徐双荣,盛亚男. 从国外大学考试谈我国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方向[J]. 当代教育科学,2009(19):20-22.

[6]郝志娜. 近二十年国内高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研究综述[D]. 华中科技大学,2012.

[7]黄伟泷. 论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改革[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68-70.

[8]尹洪妍.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考试改革[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 23(B12): 25-27.

[9]李定清,薛正宽. 试论高校考试制度的新模式[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134-136.

[10]汪艳丽.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J]. 教育与职业, 2010 (20):20-22.

[11]张晓鹏. 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12]丁力. 英国大学课程考核模式分析及其启示——以HUD大学教育专业课程为个案[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17-119.

[13]邢克超. 大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法国高等教育管理十年改革简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7): 9-13.

[14]姜晓燕. 变革中的俄罗斯高等工科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6):12-16.

[15]薛宏伟. 意大利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探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6-113.

[16]刘志春,孙明磊,高新强. 土木工程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84-92.

[17]李朝红. “卓越计划”下“结构设计原理”考试改革[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11): 67-67.

[18]陈燕华,袁康,曾晓云.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2):73-74.

[19]易平,姜峰. 以结构设计竞赛促进力学课程的教与学[C].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8.

[20]翟爱良,聂淑华.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考分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43-45.

Class No.:G642. 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Reform of Diversified Testing Method for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Wang Xiaodong,Liu Fangliang,Jiang Lili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ingle and one-sided test form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We compared the inspection methods in colleges of engineer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 new diversified testing mode was propos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ingle examination model for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The new mode consists of intensive exam, technology competition, self-experiment and ordinary performance. The pass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would be stimulated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capability would be cultivated for undergraduates. It is a reference to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 test mode; diversificati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5-0023-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3010306);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有限元教学改革与探索”(编号:320140018)。

作者简介:王晓东,博士,副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方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猜你喜欢
考核模式土木工程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高校《税法》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