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

2016-05-26 05:51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淮安试验站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淮安223001
中国蔬菜 2016年1期
关键词:选育

杨加银 徐海风 程保山 罗伯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淮安试验站,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淮安 223001)



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淮安试验站,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淮鲜豆5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高雄5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采用改良单籽传法育成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丰产、优质、中熟,出苗至采收鲜荚83 d(天)。平均每667 m2鲜荚产量670 kg。鲜荚灰毛、深绿色,二粒标准荚长5.6 cm、荚宽1.3 cm,鲜百荚重312.5 g,鲜百粒重77.2 g。口感甜糯。适宜在江苏省内春播种植。

关键词:菜用大豆;甜糯;淮鲜豆5号;选育

杨加银,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电话:0517-83656807,E-mail:hynksyjy@163.com

菜用大豆俗称毛豆,江浙沪一带是我国菜用大豆生产、消费的重要区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品种大多为外来品种,主要来自东北及台湾地区,自主品种较少,品种的抗病性亟待提高。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菜用春大豆品种引进与培育,淮鲜豆5号就是2003年利用台湾品种杂交后代采用改良单籽传法于2010年育成的优质抗病菜用春大豆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1.1背景

台湾的菜用大豆育种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1980~1983年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从日本引进51个品种。淮鲜豆5号的父本是1996年高雄区农业改良场从日本品种绿光中选出的1个纯系,命名为高雄5号,株高中等,白花灰毛,鲜荚果深绿色,早熟。母本台湾75是由Ryokkoh 75系选而来,植株较高,白花灰毛,鲜荚果浅绿色,中熟,感病毒病,以大荚大粒、灰白毛、糯甜等特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是我国菜用大豆出口的主栽品种,也是外商指定加工出口的品种。

1.2过程

21世纪初期,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一批台湾品种作为杂交亲本,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其中淮交2003-56(台湾75×高雄5号)杂交100朵花,当年获得40粒种子;2004年种植F1,去伪杂种,单株收获杂交种子;2005年6月种植F2,秋季单株收获,2005年11月海南种植F2:3,家系内摘荚混收;2006年6月种植F2:4,家系内继续摘荚混收,2007 年6月种植F2:5,家系内继续摘荚混收;2008年6月种植F2:6,家系内随机选择1株收获,2009年种植F6:7,获得若干个家系。以后家系内混合留种,每个家系一半用于春季鉴定,另一半用于夏秋季繁种。2010年种植若干个F6:8家系,进行产量、抗病性及其他性状鉴定。在整个后代选择过程中,重点从鲜荚外观品质、鲜籽粒口感品质方面进行选择。

2011年进行菜用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入选家系淮鲜11-01当年平均鲜荚产量630 kg·(667 m2)-1,较对照台湾292增产11.8%,居第1位,且口感甜糯,采收期适中,较抗大豆花叶病毒。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菜用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江苏省菜用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501),并定名为淮鲜豆5号。目前在淮安市清浦区、洪泽县进行早春设施栽培,在淮阴区进行春季露地种植,示范推广20 hm2。

2 选育结果

2.1丰产性

2.1.1区域试验 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菜用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7个试点,2013年8个试点。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6行区,行长4 m,行距0.35 m,株距0.1 m。淮鲜豆5号两年平均鲜荚产量672.6 kg·(667 m2)-1,较对照台湾292增产9.06%(表1)。

2.1.2生产试验 2014年参加江苏省菜用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设7个试点。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66.7 m2。淮鲜豆5号平均鲜荚产量820.8 kg·(667 m2)-1,较对照台湾292增产11.11%,增产点比率100.0%(表2)。

2.2抗病性

2013年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防虫网室接种鉴定,淮鲜豆5号对大豆花叶病毒SC3流行株系和SC7强致病株系表现为中感和感病;对照台湾292亦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淮鲜豆5号较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表1 淮鲜豆5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表2 淮鲜豆5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淮鲜豆5号属中熟类型菜用春大豆,出苗至鲜荚采收83 d(天)。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型收敛,根系发达。幼茎绿色,生长健壮。叶片中等大小,卵圆形,叶色浓绿。花白色,鲜荚果深绿色,茸毛灰色。株高41 cm,主茎9.5节,分枝2.7个。单株有效荚31.1个,多粒荚个数百分率为62.3%,每千克标准荚320.4个,二粒标准荚长5.6 cm、宽1.3 cm,鲜百粒重77.2 g,出仁率50.2%。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微光,种脐淡黄色,子叶黄色,百粒重35 g左右。鲜豆荚籽粒经蒸煮品尝鉴定,感官品质属于A级(香甜柔糯型)。每667 m2鲜荚产量670 kg。适宜在江苏省内春播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江苏省内地膜覆盖栽培3月下旬播种,露地栽培4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播种。播前晒种1~2 d(天),地膜覆盖出苗后及时破膜。合理密植。一般田块每667 m2密度1.8万株,高肥力田块1.5万株。行距35~40 cm,条播株距10 cm,点播穴距20~25 cm,每穴留苗2株。每667 m2用种量7~8 kg。一般肥力的地块可采用前足后补、基肥为主的施肥方法。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800~1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8~10 kg或磷酸二铵8~10 kg作基肥,初花期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 kg。鼓粒期遇春旱及时灌水,鼓粒中后期喷施钼肥,促进籽粒饱满。大棚栽培注意防治霜霉病;露地栽培注意防治蚜虫和食叶害虫。采收前15 d(天)内禁止用药治虫。以豆荚翠绿、豆粒饱满时为最佳采收期,此时采收商品性好,产量高。

· 信息 ·

A New Vegetable Soybean Variety — ‘Huaixiandou No.5’

YANG Jia-yin, XU Hai-feng, CHENG Bao-shan, LUO Bo-x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Xuhuai Region in Jiangsu Province,Huai’an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ment,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of Huai’an City, Huai’an 223001, Jiangsu,China)

Abstract:‘Huaixiandou No.5’ is a new vegetable spring soybean variety bred by modified single seed descent, and crossing ‘Taiwan 75’ as female parent and ‘Gaoxiong No.5’ as male parent. It yields high, has good quality and is of middle maturity. The average fresh pod yield is 10.05 t·hm-2and the period from seedling emergence to green pod harvest is 83 days. Its pods are dark green in color with white pubescence. The standard second seed pod is 5.6 cm in length and 1.3 cm in width. The 100 fresh pods weights 312.5 g, and 100 fresh seeds are 77.2 g in weight. It tastes sweet and waxy. It is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within Jiangsu Province in spring.

Key words:Vegetable soybean; Sweet-waxy; ‘Huaixiandou No.5’; Selective breeding

收稿日期:2015-08-14;接受日期:2015-12-08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3)2025〕,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HAP201320,HAC2014015)

猜你喜欢
选育
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
豇豆新品种镇豇2号的选育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早中熟豇豆新品种绵豇8号的选育
线椒雄性不育系金椒2A的选育
松花菜新品种鹿松90天的选育
魔芋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