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初报

2016-05-26 05:51刘志琴
上海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磷肥钾肥氮肥

刘志琴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盐城224161)



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初报

刘志琴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盐城224161)

摘要:通过试验比较玉米大田传统常规施肥方式、测土配方施肥方式以及分别缺氮、缺磷、缺钾施肥对玉米茎叶形态、生长动态、生育期、产量结构、秸秆系数、实际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氮肥;磷肥;钾肥;配方肥

为摸清大丰区常规施肥条件下玉米氮、磷、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用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我们开展了玉米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肥料全部采用单质肥料,氮肥为尿素(N含量46%),磷肥为过磷酸钙(P2O5含量12%),钾肥为进口氯化钾(KCL含量60%);供试玉米品种为苏玉29。

1.2试验地点

2015年6~10月试验设在三龙镇下坝村蔡安清承包地内,该地块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均匀,耕层厚度15cm,沟系畅通,灌排方便,前茬种植小麦,秸秆全部还田。667m2施磷酸一铵30kg(N-P为11-44)、尿素(N46%)30kg,小麦667m2产量水平450kg。

1.3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40m2,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各小区间墒沟隔离,田块四周设保护行,除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相同。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A:配方全元素施肥,B:配方施肥缺氮,C:配方施肥缺磷,D:配方施肥缺钾,E:常规全元素施肥,F:常规施肥缺氮,G:常规施肥缺磷,H:常规施肥缺钾。

A、B、C、D处理每667m2施纯N、P2O5、K20分别为20kg、3kg、4kg,基肥、追肥比例为1∶2,追肥在拔节期(8叶期)施入,磷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E、F、G、H处理每667m2施纯N、P2O5、K20分别为16.5kg、1.8kg、1.2kg。统一按照试验方案要求施肥。各小区不用有机肥,全部施用化肥。

常规大田共施肥3次,7月20日667m2施尿素15kg,8月15日667m2施尿素30kg,9月10日667m2施尿素20kg,其余未施任何肥料、激素(各处理小区施肥量见表1)。

表1 各处理小区施肥量

1.4试验方法

试验前取土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养分、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含量。2015年6月20日采集试验土样,6月21日整地、挖墒,划分小区隔离,6月23日播种,7月3日全苗,每小区栽248株,折合667m2栽4135株。各小区株行距一致,生长期调查、肥料运筹、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均在同一天完成。全生育期2次化除,未防治虫害。

1.5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6月23日人工点播玉米,播种后2d连续2次出现强降雨,雨量大、气温低,玉米出苗迟、生长速度慢。8月10~11日遭受强台风、强降雨天气,田块受水淹,受渍时间5d以上,严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生育期总雨量、雨日较常年偏多(试验期间具体气候条件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玉米茎叶形态的影响

据田间目测,配方常规全元素施肥,玉米叶片厚而肥大,叶色浓绿,后期功能普遍延长,籽粒饱满;配方常规无氮施肥,拔节期植株生长矮小,茎秆变细,根系瘦弱,叶色初期轻微发黄,后期穗小粒瘪现象严重;配方常规无磷、无钾施肥,植株生长健壮,无缺磷、缺钾症状,籽粒饱满。

表2 大丰区2015年4~11月气候条件

2.2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

由表3可知,缺氮处理叶片抽出速度慢,展叶差为3~4叶,其余处理接近,无差别,说明缺氮对玉米苗期叶片生长有影响。

表3 各处理玉米的植物学性状

由表4可知,缺氮处理的玉米株高、根茎粗、穗长、穗位高都是最低。株高以配方无钾处理最高,为228cm;根茎粗以配方全元素处理最高,为2.54cm;穗位高以配方全元素处理最高,为80cm;穗长以配方全元素处理最长,为18.8cm。4项最优指标中,除株高外,其余3项都是配方全元素处理最好,说明测土配方施肥在玉米中、后期生长上占有很大优势。

表4 各处理玉米成熟期的生物学性状

2.3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根据玉米成熟前田间调查,配方施肥处理较传统常规施肥处理成熟期延迟2d,比常规缺氮处理玉米迟熟5d,其余各处理对生育期影响不明显。说明测土配方施肥可延缓玉米过早进入完熟期,有利于增产。

2.4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5可知,配方全元素处理在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上都是最高的,分别为千粒重248g、穗粒数552粒、理论产量566kg/667m2,明显高于其它各处理。理论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配方全元素施肥>常规全元素施肥>无钾处理>无磷处理>无氮处理。综合生物学及经济性状考察,配方全元素施肥株高、穗粒数、产量3要素最为协调。

表5 不同处理玉米成熟期的经济性状

2.5秸秆系数和实际产量

由表6可知,配方全元素处理667m2产玉米籽粒503kg、玉米秸秆622kg,籽粒秸秆比为1∶1.24;常规全元素处理667m2产玉米籽粒463kg、产玉米秸秆579kg,籽粒秸秆比为1∶1.25。在籽粒秸杆比上,测土配方施肥与传统常规施肥并无差异。

表6 各处理玉米的生物学产量

2.6不同处理玉米的产量及效益

配方全元素处理较常规全元素处理玉米产量增加40kg,增产8.64 %,按照玉米收购价格1.8元/kg计算,667m2增收72元。肥料成本方面,配方全元素处理成本135.96元/667m2,常规全元素处理成本93.9元/667m2(尿素、磷肥、钾肥价格分别按2元/kg、1元kg、3.6元kg计算)。两方面综合考虑,配方全元素处理比常规全元素处理667m2净增效益29.94元。

3 小结

从施肥方式来看,测土配方施肥优于传统常规施肥。本试验中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常规施肥平均增产40kg/667m2,增幅达8.64%。从氮磷钾配比来看,氮磷钾全元素施肥产量最高,缺磷、缺钾施肥产量次之,缺氮施肥产量最低。由此可知,氮肥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最后是钾肥,而氮磷钾配合增产效果最佳。试验期间气候特殊,降雨量大,雨日多,日平均气温低,光照少,灌浆充实度不够,籽粒饱满度低,导致当年产量低,可能对本试验有一定影响,建议开展多年、多点试验进一步探究玉米肥料利用率,为制定肥料生产配方和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磷肥钾肥氮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钾肥迎来零关税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