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业态全景观察

2016-05-27 00:2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搜题网校门派

朱兆伟

教育行业的实战派。当过三年大学教师,有过前后两次创业经历,开过辅导机构,出过教辅图书,运营过网校,研发过题库测评,做过教育电商,目前正从事教育大数据行业。对产品、教研、市场、渠道、运营、培训、商业模型等有专业并深刻的见解。

作者的自媒体“骆驼树”公众号(luotuotree)

风云突变 大浪淘沙

有人称,2013年为在线教育的元年,2014年是在线教育资本的元年, 而从2015年开始,在线教育进入一个洗牌的时期。

2015年上半年,家教O2O还是一个热点;下半年,家教O2O就进入寒冬,进校产品则成为教育资本的宠儿。当“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互联网界、传统的教育机构、传统学校的优秀人才正在纷纷涌入在线教育。放眼全局,有三种在线教育模式在各展所长。

第一大类,用市场的眼光做教育,比如百度传课(百度收购的传课网)、淘宝教育(原名淘宝同学)。这类在线教育企业更多地用销售的思维去做教育。但是我们看到,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完全等同于电商,所以这种模式往往运营得更加困难。

第二大类,用IT的思维做教育,比如网易公开课、英语流利说。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教育行业,然后用互联网的思维或者IT的思维去做教育。立足点决定了思考的方向,IT领域的人才更多的是以一种工程师的思维做教育,有时候会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有时候则可能对教育的规律认识产生些许偏差。

第三大类,用教学的方法做教育,比如出身华图的好学教育,源自于为明教育集团的学信科技。传统的教育机构和学校精通教与学环节,他们做在线教育更多地在用教学的方法做教育。这类机构和企业一直在教育领域精耕细作,因而精于教育是他们的优势,但是这类企业有时候对互联网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

K12在线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大家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攀登山峰,最终的目标一定是一致的,那就是解决教育的问题。但简简单单地将线下的场景搬到线上或者违背教育自身的规律,这样的企业一定不会长久。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洗牌,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发展博弈。

门派林立 各显神通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体系中,在线教育就等于在线学习。互联网教育就等于通过互联网看看视频,做做题等。移动互联网教育就等于通过手机进行学习。这种认识是很狭隘的,在线教育门派众多。下面,我将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逐一介绍。

门派一:以101网校为代表的网校或者远程教育公司

这应该是在线教育中最古老的门派了,早在1999年或2000年初的时候开始发迹。比如101网校是最早的一批网校之一,也是目前网校门派的代表。

最开始,网校只是简单地把优质学校的资源搬运到其他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网校也因此而迎来一段比较好的发展成长时期。

当然,随着时间的迁移,网校也在发生着演变。

(1)时间的变化。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因而网校课程的时间从最开始的1个小时、45分钟,到20分钟、10分钟逐步减少。这个变化也符合移动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的趋势。

(2)课程形式的变化。录播课即网校提前录制好课程,然后放在网上,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这是网校最早的课程形式。这两年,随着技术的发展,直播课开始成为在线学习的重要趋势。从录播到直播,不只是技术的进步,在课程的互动性和体验上也有大幅提升。

(3)录课技术的演变。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硬件的发展,网校的录课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最开始采用语音+课件,后来有三分屏、录屏、电子白板和液晶。

在K12阶段的在线教育阵营中,网校可以说是拥有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

门派二:以跟谁学为代表的家教O2O企业

家教O2O也是非常古老的一个门派,以前的形式是家教中介网站。学大教育就是由家教中介网站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上市。

家教中介网站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以后,基于地理位置的LBS定位和网上信用体系逐步成熟。家教中介网站新瓶装旧酒,披上O2O的外衣,摇身一变为家教O2O。

2015年上半年,家教O2O兴起,其中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最为火热,融资速度和金额都非常可观。从目前趋势来看,家教O2O迎来了大洗牌。几百家的家教O2O企业,经过一轮兼并、淘汰,目前只剩下四五家。而且现在大家都闭口不提家教O2O了,尽量给自己包装其他的概念。

出现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家教O2O其实就是用市场的方法来做教育,简单地将教育电商化,没有触及教育的本质。所以,这样的模式难以持久。

门派三:以猿题库为代表的题库产品

中国现在毕竟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测评)的基础就是试题。所以,题库产品也已存在了相当长时间。同样,随着技术的发展,题库这瓶老酒,披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外衣之后,也重新焕发了光芒。

但个人浅见,题库虽好,却是在线教育的一个“大坑”。为什么这么说呢?

题海无涯,玩转不易!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题库,就是很大的壁垒。一纲多本,国内教材版本众多,各地考试标准不统一。这也就意味着,海量题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工和庞大的工作量。而且,公司要想建设高质量的题库产品,每道试题的标签就得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力、更多的投入。

其实,要想做好试题的标签,我们需要高水平的教师。但是,现实情况是,高水平的教师怎么会干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于是,题库质量可想而知。此外,题库每年都需要更新,持续运营的成本很高。

题库是一个苦活、累活,是一片红海,也确实有想象空间。经过多年厮杀,题库类里已经杀出来两家不错的产品。一家是菁优网,另一家是猿题库。这两家其实也代表了两个细分,一家注重内容,另一家更注重技术。

现在,题库产品成了各家在线教育公司的标配。题库是底层,题库再加上一些应用方向,新的门派就由此产生。

门派四:以百度作业帮为代表的拍照搜题软件

拍照搜题产品是典型的用IT思维做教育。

(1)拍照搜题产品的基本使用逻辑。手机相当于我们身体延伸的一部分,我们用手机拍摄纸质书上的试题,形成一个图像,OCR识别出题中的文字。系统再根据算法,将文字与题库对比,找出同样的试题,最后给出答案。这个基本逻辑有相当的技术含量。

(2)拍照搜题产品违反教育规律。拍照搜题产品完全就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去做教育。互联网人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痛点思维”。学校里有这样的一个痛点。那就是学生写作业!

学生作业繁重,从开始的抄作业,到后来找人代写作业。这种强烈的需求,完全符合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痛点思维。拍照搜题产品出来之后,代写作业的市场完全消失。学生在写作业时,拿出手机一拍试题,答案立即就出来了。学生之间确实会“口碑相传”。

一切看起来非常美好!但是,学生却将作业神器变成了“作弊神器”。

拍照搜题产品完全违反了教育规律。在做题的时候,学生思考的过程比答案更重要。写作业过程中,学生可能要去思考这一条线怎么去画,或者公式如何进行变形。这个过程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学生的能力水平才会提升。

高科技助力教育,应该是为教育产生正面的价值,提升教与学的效率,而不是违背教育规律,沦为作弊的工具。

经过几轮洗牌,目前拍照搜题产品只剩下几家公司。拍照搜题产品虽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同时也遭受家长和老师的强烈反对。学生没有付费能力,家长又不愿买单。百度可以有钱任性,那其他创业公司呢,如何实现盈利?

门派五:以一起作业为代表的作业产品

作业是实体学校中的一个高频场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教与学环节,“讲、练、测”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上完课,老师通常会留一些作业,学生做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作业同时也是很重的一个负担。考虑到老师的作业痛点,一些公司研发出减轻教师工作量的作业产品。比如,一起作业网、作业盒子。这是两个最典型的作业产品。一起作业网从小学的数学和英语切入,后来逐步延展至初中。教师在一起作业网上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写作业。同时,它引入了很多积分体系、游戏化场景等因素,相当于把线下的布置作业场景搬到了线上。整体来说,是改变了用户的行为习惯,而这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

作业盒子则是另外一种思路,在此不再赘述。

门派六:以好学教育为代表的职业教育网站

在线职业教育是指通过在线直播或者录播的视频来进行学习,以培养职业技能或资格证考试培训为主。例如,好学教育主打的是建造、医学、财会、教师等专业领域培训。职业教育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战型(偏重就业),另一类是证书型(偏重考证过关)。职业就业类的教育更多采用O2O模式。Online采取的多是线上直播课的模式,名师的课程能覆盖更多的人群。Offline采取的是实操+助教的模式,线下解决实际的具体问题,让课程更加落地。职业考试类的教育可以更多采用线上教育的模式。

职业教育是一个更容易标准化的市场,天然适合在线模式。其打通了用户到用人单位的商业延展闭环,让平台直接与招聘渠道对接,教育和就业无缝连接,孵化出新的商业模式,可想象空间大。加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使其有了更好的发展态势。职业教育在线化的速度,远快于留学和K12领域。

门派七:以学信科技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教育信息化也是比较古老的一个门派,一个很有势力的名门大派。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教育信息化,其实它涉及学习测评、校务管理、家校沟通等多种功能,是覆盖学习、生活、管理全场景的智慧校园应用。

虽然教育信息化被教育部高度重视,但它是强组织营销产品,具备ToB模式的特性,相对ToC产品比较封闭,所以少为人知。也有很多人说这不属于在线教育,但我认为教育信息化本质是帮助学校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也属于在线教育范畴。教育信息化包罗万象,有很多细的分支,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基于学校管理的教育信息化。比如说学校的OA、审批、图书借阅、食堂,家校沟通(家园共育)、校园一卡通等。(2)基于教与学的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电子书包、翻转课堂、教学测评等。

总体来说,教育信息化对资源的诉求很高,容易做成项目制,但又过于重视硬件,依赖资金,这是一个误区。教育信息化,应该大力普及,而普及的首要条件是低成本,甚至免费。

门派八:以爱学堂为代表的优质资源派

优质资源派是重内容型的在线教育平台,主要提供优质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如清华大学发起的中小学MOOC学习平台爱学堂,以情境学习为主的智能学习平台盒子鱼英语,主推趣味短视频学习的洋葱数学。

在教师学生比例日益失衡的今天,名师资源尤其匮乏,普通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基本是课堂上老师灌输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差,也没有时间思考;而在线教育可以免费提供高品质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游戏化、情境化、沉浸式的学习,在课程形式上做到了微创新,同时内容十分精练,学生不容易疲惫,因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是,这类平台的资源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覆盖全部所有学段、所有知识点是不现实的;另外,中小学生在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也没有机会去单独上网学习,所以想要普及还是很困难的。

回归本质 顺势而为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个人要转型,企业要转型,时代要转型。变则通,不变则死。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目前,在线教育有两个方向受到追捧,那就是优质内容和进入校园。教育人要尽量抓住在线教育洗牌的时机,选择正确的方向,顺势而为。

无论如何,K1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要场景是在学校,只有在线教育深入学校,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线教育才能产生颠覆性的价值。

(编辑整理:康书娟)

猜你喜欢
搜题网校门派
警惕搜题App禁锢学生思维活力
《逍遥情缘》门派绝技 掌门的不传之秘
搜题软件暴露出了教育的哪些问题?
《逍遥情缘》转门派转角色系统正式上线
华为应用市场全面接入沪江网校产品
给动物分一分“门派”
“火种计划”启动 扶持小微网校
北京四中网校:在线教育路上的老兵
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均衡化评析——以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网校”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