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能显著减少慢性病风险的办法

2016-05-28 07:10张成岗
农家书屋 2016年4期
关键词:辟谷粘膜饥饿感

张成岗

在上一期《农家书屋》文章中,初步介绍了“肠道菌群健康,人就健康”的内容,这期我们将继续进行深入分析。

此前我们已经通过大量科学研究,分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证明,“饥饿源于菌群”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在现实操作中是可行的,同时也已经通过大量临床观察指标和循证医学数据证明,正常人每天一日三餐在使用益生元“喂饱”肠道菌群的前提下,只喝水不吃饭,可以正常生活工作7-14天,不仅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规律,而且能够获得生理性减重的效果,同时对于三高症状以及胃肠道疾病尤其是炎症具有良好的调理改善作用,从而形成了目前正在被大众日益接受的“柔性辟谷”技术,对于超重人群以及由于体重超标而引发的慢病患者来说,不啻是一个健康的福音。基于该技术所能够实现的临床适应症也正在不断完善和扩大过程之中,然而本文的重点是打算从更加深刻的层次剖析柔性辟谷技术背后的科学理论与内涵。

事实上,当我们参考国内外最新科研方向、意识到肠道菌群有可能显著影响人体健康之后,我们实验室从2013年初就开始调整研究方向、从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而不再是从人体基因和蛋白质角度研究人体慢病的起源以来,尤其是直接使用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动物实验例如小白鼠反复进行测试、体会、分析、思考之后,最终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即看起来肠道菌群应该是人体慢病与健康的核心,因此我们实验室于2013年12月19日提出了“菌心说”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方向,其中的重点内容是“饥饿源于菌群、欲望源于菌群、心理源于菌群”等核心观点。近几年以来,国际上大量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不断地在佐证着这些观点,意味着学术界和公众均将从这些系列研究中得到受益,而这一点恰好是医学界长期努力的目标。针对上述“菌心说”学说的系统介绍,我们将形成系列的研究报道,以便更好地为公众健康服务。

显然,于前述已经发现和证明的“饥饿源于菌群、喂饱菌群即可只喝水不吃饭、正常生活7-14天”的柔性辟谷技术来看,我们的研究基本上弄清楚了“人为什么吃饭?”这个难题,其主要原因是人体出生后从母体以及环境来源并终生共生于人体胃肠道粘膜表面的微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增殖复制自己的DNA、从而攻击人体胃肠道粘膜获取碳源而产生强烈的饥饿感的表现。我们知道,正常人群很难扛得住饥饿,然而在地震、自然灾害等食物短缺的场合下人们不得不忍饥挨饿,迫于无奈,只有通过强烈的意志来忽略肠道菌群对于胃肠道粘膜的分解消化作用,最终会加剧粘膜损伤和胃肠道破损甚至出血的风险,从而诱发体内炎症反应并产生三高等症状。当然,还有一些高僧大德之人可以通过打坐等方式达到平心静气、主动不思饮食等方式消除饥饿感,实际上也是在忽略、缓解甚至转移微生物对于胃肠道粘膜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的研究实际上从生理学的本质上证明了以前关于吃饭原因的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即人们饥饿的原因并非以往所认识的那样由于大脑摄食中枢导致饥饿感、胃排空导致饥饿感、低血糖导致饥饿感,而是肠道菌群直接向人体传递了饥饿感,这是人体需要吃饭的初级信号或原始信号,是人体需要吃饭的“原始冲动”信号,至于相应的大脑摄食中枢、胃排空、低血糖等信号,则是人体需要吃饭的次级信号而已,肠道菌群诱发出来的人体饥饿感觉的后续表现。这一点,足以改写当前国内外生理学教科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将显著并深刻影响到当前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体系,为我们并非为了人体而吃饭,“为了肠道菌群而吃饭”甚至“为了避免肠道菌群破坏我们的胃肠道粘膜受损和胃肠道出血而吃饭”才是我们吃饭的真相和生物学基础,在此我们提出需要将几千年来的传统认识“民以食为天”升级为“菌以食为天、民以菌为先”的新认识,从而可以实现“从吃饭到不吃饭再到吃饭”的螺旋式上升,对于促进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工作将带来重大影响,这是一种关于饮食与健康领域的革命性和颠覆性的新认识。

那么,具体如何去理解“从吃饭到不吃饭再到吃饭”这个认识呢?很明确,不论此前我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何,此后关于吃饭的问题,必须将决定吃饭动机的肠道菌群这一关键因素提升到一个决定国人身体健康程度与慢病防控水平的高度,对于国计民生乃至于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由于人体的食物对于肠道菌群而言通常都能够被利用,而多糖和膳食纤维等益生元则不被人体吸收,反而可以被肠道菌群利用,因此,我们的研究鼓励在我国居民膳食中增加足够量的益生元,以便为肠道菌群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免肠道菌群破坏和损伤胃肠道粘膜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炎症反应和多种慢病。如果打算快速、安全地实现生理性减重的目标,或者三高人群尤其是脂肪肝人群希望快速减少或消除脂肪肝的话,那么,不妨可以考虑直接使用柔性辟谷的特殊生活方式,每隔一段时间例如1-3个月进行一次为期7-14天柔性辟谷即喂饱菌群只喝水不吃饭,在柔性辟谷结束后恢复饮食,通过适当增加水果蔬菜、减少米面粥饼鱼虾肉蛋奶等高能量物质的吸收,并结合平时经常使用益生元调理改善肠道菌群、或者通过喝酸奶等方式适当补充和增加益生菌的数量,人们就可以显著减少慢病风险,降低去医院看病的概率,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起来。

(注:此文是一科研讨论文,不代表编辑部观点。)

猜你喜欢
辟谷粘膜饥饿感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为啥晚上吃得越多,第二天早上越饿
像马云那样辟谷,有用吗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养生恪守“十不过”
“辟谷”能治便秘吗?
神奇的辟谷养生术
“饥饿感”意味着什么
趣味常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