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问题关系未来

2016-05-30 10:48吉振峰
雷锋 2016年9期
关键词:普鲁士梦想民族

吉振峰

在五千年相沿不废的文化谱系里,尊师重教始终是一抹价值底色。《荀子》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礼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至今日,现代中国更加清醒认识到,教育发展决定文明程度,“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令人震惊的是,当前社会上连续曝出教师虐待学生、猥亵儿童的事件,给学生本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教师的道德“黑洞”一时成为舆论的热点。不少人开始怀疑整个教师队伍,网上网下谩骂谴责一片,学校和教师遭受到了巨大的信任危机。如何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既需要教师涵养为师之德、具备仁爱之心,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父母,要始终相信学校是一方净土,是一个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大力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始终相信老师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陪伴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在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中,总能发现老师精耕细作的足迹;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崇高位置留给老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丽莉老师在危机时刻推开学生,自己被碾在车下,她失去了双腿,却保护了孩子;“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20余年坚持为学生摆渡,撑篙划船的动作做了近4万次,他没有锦衣玉食,却把留守儿童摆渡到梦想彼岸;留给自己满头霜发、无数细纹,却让学生们在成长中亲吻快乐,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也能看见精彩未来。这些都是对时代“好老师”的生动诠释。

1871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承载着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惟愿更多良师去呵护这种可能性,使之成就五彩斑斓的中国梦想。

猜你喜欢
普鲁士梦想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梦想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梦想
普鲁士18世纪对华贸易银币初探
普鲁士军事改革家沙恩霍斯特
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
19世纪初普鲁士的军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