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6-05-30 10:48杨利辉应菊茗
南方农业·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施现状对策

杨利辉 应菊茗

摘 要 介绍四川省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建设的基本情况,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等建议,最大限度发挥城周生态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 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现状;对策;四川省简阳市

中图分类号:TU985.12+8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6.029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705.2342.021.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7-5 23:42:00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既要小康,更要健康,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正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发展好森林生态系统,对于改善人居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意义重大。本文以四川省简阳市为例,介绍城周生态屏障建设的实施情况,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 实施背景

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龙泉山脉东麓,地貌以丘陵为主兼部分山区,全市辖55个乡镇797个行政村,总人口147万人。具有人口多、密度大、以农业为主兼有城郊型经济结构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力度的不断加大,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镇人口数量激增,环境污染加剧、空气质量降低、热岛效应增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传统的城市绿化模式在空间和效能上都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多功能生态消费的需要,农村林产业经济不合理,效益不高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为加速简阳市城区周边造林绿化,改善人居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省级园林城市,强力推进“环境兴市”战略。根据《中共简阳市委 简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简委发〔2010〕15号)文件精神,围绕“蜀都东来第一州,生态山水园林城”城市主题和“绿色简州,青山舞彩带;生态屏障,翠笔写新篇”总体规划理念,突出“安全、和谐、持续”的建设理念。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以科技为先导,以森林植被为主体,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型人居环境,将简阳城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势在必行。

2 实施情况

2.1 全面实施阶段

2010—2013年,开展了城周生态屏障建设一、二、三期和城周生态屏障建设雄州大道C段廊道绿化工作。

(1)2010年实施城周生态屏障建设一期工程,涉及简城镇等4个乡镇(19村160个小班),实施总面积295.78 hm2,共栽植墨西哥柏、栾树、香椿、香樟、红叶杨、垂柳等各类苗木64万余株;2011年秋季进行补植补造,共补植了近28万株。造林总投资(不含退耕还林补助)579.0106万元。

(2)2011年实施了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二期工程,实施总面积40.42 hm2,共栽植银杏、天竺桂、栾树、全红杨等各类苗木30577株。造林总投资(不含退耕还林补助)215.7144万元。

(3)2011年实施了城周生态屏障建设雄州大道C段廊道建设,实施总面积47.53 hm2,已栽植天竺桂、桢楠、栾树等各类苗木39910株。造林总投资(不含退耕还林补助)263.4348万元。

(4)2012年实施了城周生态屏障建设三期工程建设,实施总面积35.97 hm2,共栽植墨柏、香椿、银杏、楠木等苗木36123株。造林总投资(不含退耕还林补助)128.0787万元。

通过3年的努力,在城周可视范围内的馒头山、大部分二台及以上农耕地、入城通道兩侧和沱江河、绛溪河两侧100 m内的宜绿未绿地实施造林,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19.7 hm2,其中:坡耕地面积318.27 hm2,疏林地面积101.43 hm2,造林总投资(不含退耕还林补助)1186.2385万元。有效增加了城区森林覆盖率,中心城区和主要通道视野范围内山顶实现全面绿化、丘陵坡面基本达到立体绿化。

2.2 巩固提升阶段

从2014年起进入巩固和提升阶段。此阶段完全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实行花园式打造,2014年启动实施的一期面积24.56 hm2。共需征地补偿资金3093.32万元,工程建设资金1392.17万元。

2015年启动实施的二期面积22.70 hm2,共需征地补偿资金4222.81万元,工程建设资金2730.79万元。此项目正在组织实施阶段。通过前期的巩固提升及其他一些绿化项目的实施,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新建起了2个大型森林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憩的环境和森林氧吧。简阳市城边10个乡镇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提高了1~2个百分点,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3 主要经验

3.1 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自2010年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规划及实施。各项目乡镇和市级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对城周生态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拥护。城周生态屏障建设按照属地管理、统筹实施。由市林业局牵头,各有关乡镇、市级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全力推进。

3.2 加大政府投入,让利于百姓

简阳市的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建设好后交由老百姓管理,以后的收益全归老百姓。同时,政府还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每年每667 m2补助老百姓230元,暂补8 a。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3.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简阳市的城周生态屏障建设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专门请有资质的单位到现地进行设计,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重点地段重点打造。并与资质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并对设计负责。

3.4 加强项目督查工作

按照“中共简阳市委、简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简委发〔2010〕15号)文件精神,将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加强项目督查,实行限时推进。市重点办也将此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加强督查督办,确保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对该项目在网上进行公开招投标,确保无暗箱操作,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项目实施情况,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3.5 明确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

简阳市城周生态屏障建设在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市政府与乡镇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之间签订责任书,并纳入政绩考核。市林业局也与具体实施单位、农户签订合同,明确责任,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人均耕地少,生态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简城周邊区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少,大多数人均耕地面积不到667 m2,少数村组人均耕地仅133~200 m2,生态建设用地矛盾突出,造林地块落实困难。

4.2 经济补助标准低,财政补助资金兑现缓慢

已实施的生态屏障建设由于无项目支持,现由市本级财政参照退耕还林政策每667 m2补助230元,农民认为补助太低,有一定抵触情绪。加之财政补助资金兑现不及时,拖欠时间较长,影响农民参与积极性。

4.3 管护落实难

造林工作“三分造七分管”,造林是基础、管护是关键。由于土地经营权属于农户,管护责任是中标业主,业主在管护林木中与农民间种作物产生矛盾冲突,是造成中耕除草管护措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加之城周生态屏障建设造林地块大多分布在土壤瘠薄、水源差的山头上,遇上干旱年份和森林火情时用水困难。

5 对策建议

5.1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确保成效

简阳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城周生态屏障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城周生态屏障建设的认识,抓好城周生态屏障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的需要,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一届一届坚持抓,一代一代接着抓,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要抓住新机场落户简阳的美好机遇,紧扣“建设天府新区,冲刺全省十强”奋斗目标,力争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5%,以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简阳市生态环境改善,从而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和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实现简阳市第十四届党代会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秀、草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目标。

5.2 加强部门协作实施项目整合

争取天保公益林和退耕还林建设项目,将天保公益林、退耕还林项目和城周生态屏障建设项目有机结合,在保证城周生态屏障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树种和配套道路水利基础建设,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加强与农业、水务、交通部门合作,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造林管护用水难的问题,同时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工程实施及交通难的问题。对重点地段集中各部门力量进行重点打造,解决本级财政资金难的问题。

5.3 创新机制,加大引进力度

引进业主,实行业主承包制。由政府主导引入承包业主,对需要打造的土地实行承包,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从政策上予以扶持,解决管护难、技术差的难题。正在实施的提质增效二期就是采取的这种方式。同时也可以引进涉农企业,农民以土地入股,促进“公司+农户”长效机制的构建。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实施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