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虚词深化理解

2016-05-30 07:20师宗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虚词品味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必须得抓住实词,但是这样只能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如果要仔细品味作者的写作特点、用词艺术、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就必须得去关注虚词。

一、理解虚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就得让学生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而这些词往往是一些虚词。因为一些句子如果没有虚词,虽然其主要意思表达出来了,但是作者的意思与情感却没有完全表达出来。例如“他走了过来”这一句,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他走过来了,他走的动作、速度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可以在句子中加一些虚词,其实这种做法类似扩句练习,例如我们可以将句子改写为“他神情暗淡,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步的,缓缓的走了过来”。这一句与前句相比较,我们不但了解了句子的主要意思,更了解了他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理解课文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句子中的虚词,通过仔细体会句子的虚词,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朱自清的《春》在开篇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通过叠词的运用,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期盼之情。

在一些古文中,借助虚词来表达情感的文章也不在少数,许多文言文中出现的“也”、“夫”之类的语气词,一方面体现了文章形成一咏三叹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将作者的情感很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这些“也”,才能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运用了许多北京方言,其中就有许多儿化音,也正是这些儿化音,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更体现出了作者的情感,而这些情感的流露也都是通过文章中的虚词所体现出来的。

二、品味虚词,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

把握文章中关键性的虚词,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特殊含义,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鲁迅《藤野先生》中的第一句写到“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其实这个句子中的“无非”可以去掉,但是作者这样写,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所见情景的失望。因为鲁迅先生见证了国家的衰败与懦弱,他带着希望来到东京,看到留洋学生在东京自甘堕落的生活,他感到很失望,因此用了“无非”一词。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并不是作者玩弄文字游戏,而是将自身复杂的情感都体现于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这样的虚词,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品味虚词,理清课文脉络

在一些文章中常会见到一些虚词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这些虚词或无往不胜地表示递进,或表示意思的转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注意这些虚词,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在教学《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时,我们可以通过把握几个虚词,来理清课文脉络。例如,引导学生从把握这几句话入手:

于是,布鲁卡有了数学的武器,充分证明了他的观点。

但是,持对立观点的皮埃乐并不甘于失败。

但是胜利未必是永久的。

然而,在另一篇题为《从生物学珠角度向米老鼠致敬》中……

其实,古乐德说明这个事实……

作者分别用“于是”、“但是”、“然而”、“其实”这几个虚词,将不同观点呈现出来。虽然这些观点很多,但是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这些观点只有两种意见,所不同的是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从不同角度来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从这些虚词的关系中,也不难发现每一种观点的阵营。

四、品味虚词,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累优美的词句。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将一些虚词忽视,如果我们再次来仔细研读那些虚词,就不难发现这些虚词其实别有一番趣味。但只有真正引导学生将这些虚词所包含的意思体味到,学生才能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一层,而这样学生也就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及用词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其在开篇写道:“楼前有清塘数亩。刻三十多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文章通过“残”、“碎”等词不但表现出了荷塘中荷的少与作者对于荷花的喜欢,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大师在遣词造句中的高超之处。对于此类句子,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仔细品读,同时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积累语言材料。

虚词由于在课文中比较平淡,甚至缺之亦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一般很少会引起学生和老师的注意,而“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把握虚词的深层含义。但是也不是要让学生去将所有的虚词都注意到,还是要让学生抓住重点的内容进行反复体会,品味虚词的表达形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语言之美。

(师宗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中心学校 734000)

猜你喜欢
虚词品味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品味桂峰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品味四季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