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交通的现代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016-05-30 10:48孙临一王文杰彭筱琨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启示

孙临一 王文杰 彭筱琨

摘 要: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大交通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日本在推进大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交通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交通现状;日本交通现代化;启示

一、中国交通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影响

近年来我国交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往大城市中大量流入,随之而来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使得城市交通需求压力逐渐增大,由此而来的是越来越突出的城市交通矛盾,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交通相关环境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家庭汽车的拥有比率的不断提高,排放量巨大的汽车尾气给城市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每况愈下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严重。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十分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使得城市“停车难、乱停车”日益严重,而且胡乱停车引起的交通拥挤屡见不鲜,令人困扰。

(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突出。在我国尤其是东南沿海,路网结构很是糟糕,再加上各商户占道经营问题严重,这样更加容易造成交通的拥挤,增加出行的压力。

(四)城市基础建设也存在问题。这些年来,一些大城市的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逐渐发达起来,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车辆基数较大,由此出现了各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相对不足等问题。

(五)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不全面。大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并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城乡差距依旧存在,中国东西部公共交通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日本交通的现代化发展及其特点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交通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日本交通系统的发展,使城市容量扩大、城市与城市间的迅速交流得以实现,城乡差距得以缩小,城市的活力增强,最终改变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目前日本交通現代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日本交通注重以人为本。人性化建设是日本一个重要特点。日本的交通非常注重人性化设计和人性化管理。无论是在东京还是在乡村,都可以坐到称心舒适的交通,体现出日本人性化交通建设的特点。

(二)日本交通国营与私营并存。日本具有纵横全国的国营铁路以及大中城市之间的私营铁路和城市内的地铁构成的铁路交通网。国民既可以乘坐高铁往来城市之间,也可以随心所欲地铁来回。日本现全铁路运行路线达22000公里,而且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快的超级特快铁路干线——日本新干线,运行时速为360公里。

(三)日本交通具有高度集中的智能化。先后为日本智能化交通建设作出了大量贡献的是日本于1994年成立的“日本道路、交通、车辆智能推进协会”。目前日本全国的交通网都在控制之中,使交通更加的舒畅和安全。此外,闭路电视交通监视系统,信息更新快捷的LED交通电子情报板等系统都为日本的智能化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日本设施完备的公路网路遍布全国各地。日本社会由40年前拥有的车辆不到150万辆,现在却增长到3000万辆。1945年,日本的公路辅修率仅1.2%,目前已超过65%,日本公路总路程已超过110万公里,几乎是在每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建造了3公里的公路,令人咋舌。

此外,日本现代化交通的建设与日本交通的高度集中法制化,交通结构的高度合理化,以及现代城市管理都有密切的联系。

三、切实提高我国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日本交通现代化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对于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有许多启示,如,应加强我国道路交通结构的科学合理规划,提高我国交通的科学化管理手段,加快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进程,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法制意识。另外在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应加强研究、开发、推进智能交通系统框架体系的建设,在建设智能系统的过程中走政府与民间企业相互合作的道路,加速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应用等。

结合日本交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我国交通现代化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交通运输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积极加强交通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建立完善的交通法律、法规体制,使各相关机关和人员在处理交通有关问题时有章可循,严格执法,加强违章处理,实施电子抓拍和电视监视等科技手段;第三,完善道路网的系统功能,实施主干道的交通监管,实施中心主要道路的收费管理,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在道路建设和城市规划中注重规划,科学分配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通行效率;优化公交车线路,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第四,增加路网密度,提高各个道路之间的通达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轨道交通为主、地面公交和出租车为辅,鼓励发展自行车、步行;设立禁停区,更改车道设置,提高十字路口通行能力;第五,大力发展快速轨道交通,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都市圈地区,推动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推广先进的车辆技术,实施清洁能源车辆计划;最后,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国民多样化需求在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等的设置方面,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通过教育等形式提高国民公交出行的意识。

四、结语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影响。中国交通的进一步改善,也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国的总体实力。日本对交通发展的重视、城市交通先行的发展形式以及对新交通手段的研究应用,对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登红.日本交通的现代化发展[J].地理教学,2005(07).

[2] 樊东方,石静远.日本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特征及其借鉴[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04).

基金项目:文章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日本交通的现代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项目编号:14C22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临(1994.07- ),男,江苏扬州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日本经济。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企业融资主要监测体系、法理依据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