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5-30 22:22孙孝林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分支,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均有开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文章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着眼,肯定教育成绩的同时,也找出目前教育过程张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都是一个重要分支。毛泽东同志曾明确表示,只有掌握思想领导,才能掌握其他领导。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也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思想建设的角度。江泽民总书记也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学生我们更是深有体会,从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到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再到大学开设的马哲、毛邓等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未中断过,完美诠释了我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是我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的理论文化知识,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重要使命。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力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加上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以及网络思想的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严峻挑战。

(一)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复杂性

近年来我国大力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大学可上。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无可厚非。但正因为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学生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因分数不够而只能进入低层次高校就读的学生,原本的思想政治觉悟就不高,思想政治素养不达标,进入低层次的高校进行就读后,自身存在的思想政治烙印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根除,这就对其就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产生一定的阻力。比如,就读某技术学校的学生,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就是学一门技术,至于思想政治,于他而言并不切实际,不能让他从中受益。这种现象在一些大专类院校中非常常见。

(二)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管我国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的必须课程,但是有些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在师资配备方面,还是硬件教育设施方面,均未达到国家的要求。正如笔者在上一部分提到有些职业类学校的学生自身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短板,这又何尝与学校的不重视脱离得了关系呢?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极为不平均的,有学识有经验的教师都愿意留在有名气的高校任职,而对于一些三四线的低层次的高校,却很难吸引有名教师任职。为了课程需要,这些高校便会退而求其次,招收一些资历尚浅的教师任职,更有甚者,为了节省开支,高校直接任命其他专业的老师兼任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这就严重拉低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除了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不足,一些高校在教育设施方面的配置也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一些民办高校为了节省资金,教室里甚至没有安装多媒体,学生无法观看新闻时政,无法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动态,这就严重滞后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是思想政治老师,但是真正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是辅导员。众所周知,高校老师无须坐班,上完课就可以离开,有些思政老师甚至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因此,辅导员便承担了大学生日常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力量。然而我国高校对辅导员的定位并不清晰,辅导员不属于行政人员,也不属于专任教师,甚至不在高校编制中,因此辅导员的工资一直不高,却要做很多工作。辅导员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但是跟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都被划分为辅导员的工作范畴中。这种矛盾带来的问题是极为严重的。有些辅导员因工作量大,或者因自身前途无望等各种因素,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难免出现失职,甚至有些低层次的大学生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都不过硬,如何教育出高素质的大学生。

(四)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

大学生尚处于思想尚未定型,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明确的迷茫时期,思想极易动摇,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由于他们不成熟,看不清局势,很容易被邪恶势力所利用。近年来时常有国内外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煽动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利用大学生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换联网也不例外。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学习、交友带来便捷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互联网由于其开放性特点,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对于缺乏分辩能力的大学生而言简直是灾难。一些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诱导着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侵蚀著他们的思想灵魂。近年来,因沉迷网络而导致的大学生犯罪的悲剧数不胜数。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有着历久弥新的内涵和意义。上文中笔者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下文中笔者将针对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首先,高校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一环,只有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让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祖国奋斗的使命。因此,不论是高层次高校,还是低层次职业教育学校,都必须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从学校层面重视起来,才能对学生严加要求。

其次,高校要从教学设备上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多媒体技术、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课件等硬件设施必须到位。让学生时刻了解到国家的最新动态,树立爱国意识和自豪感,自觉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素养。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摇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极为重要。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时俱进,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对学生加以灌输。其次,高校思想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比如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微信等互联网技术。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最容易接收新鲜事物,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能够一改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采取与大学生习惯相同的高科技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除了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培养大学生做人、做事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切实得到锻炼,在交流中真正得到提高。校园文化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各种体育竞技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英语话剧大赛等等校园活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自由发挥自身才能的同时,更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素质。这种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远比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来的有意义。

(四)高校应建立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首先,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重要性。辅导员是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因此最了解大學生思想动态,高校只有重视辅导员的重要性,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才能真正留住人才,从根本上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高校应建立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老师讲完课,辅导员应做好跟踪配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教课老师,只有做到双重配合,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万无一失。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民族希望和国家未来的基础性工程,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和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任务能否顺利实现。虽然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找准对策,就一定能够在今后的教育中取得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济伟.高校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2] 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高等研究,2000(02).

[3] 余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话构建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6).

[4] 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邓文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机关学校,2005(01).

作者简介:孙孝林,男,安徽安庆人,硕士,西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现状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