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和展望分析

2016-05-30 01:41曲博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展望

摘 要: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筑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进行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展望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拉动我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工程项目表现出投资大、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工程参与方多、技术难度大、环境干扰因素多以及不可预见性大等特点,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表现出更大的风险性,所以进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项目管理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与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系统的识别、分析、评估、控制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全过程。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地方,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而我国在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并以此展望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理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循环的和完整的一个十分复杂系统工程,主要研究工程项目风险起源,依据项目所处的风险环境和预先设定的目标,研究降低工程项目风险、为工程项目提供安全保障,并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完成从认识、分析至采取防范处理措施这一系列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从而促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工程风险管理基本原理通常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价、估计、应对和监控。其中风险识别是运用各种方法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识别。风险评价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风险进行重要性排序,评价工程的总体风险。风险估计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后果大小,以及出现时间和影响范围的确认。风险应对是制定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风险监控指监测并记录工程项目的各种风险状态,并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风险,保证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将风险减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并进行合理的风险责任分配,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风险管理由国外引入并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之中是80年代开始,那时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并没得到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风险管理才被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重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也为此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是由于起步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由于欠缺理论研究,同时还缺少工程实践应用方面知识,使得大多数建筑单位为节省开支,也不愿再额外增加风险管理费用,只是盲目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在明知工程的建设行为会产生风险的情况下,依然冒险为之,风险一旦发生,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严重的会导致项目失败。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能力较差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众多领域,包括法律法规、工程保险、合同管理等方面,我国政府与行业内部没有明确的相关政策或规定,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设置上也没有考虑风险管理的部门和职能,缺乏具有风险管理素质的专业人员和职能部门来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风险管理基础的薄弱,使得风险管理能力较差。如风险识别能力差,对潜在的风险没有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风险处理手段单一落后,使得在风险发生时就会使得风险处理的效果差。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

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建筑行业的国产管理项目软件的信息技术还比较落后,对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使得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差异明显,呈区域化发展,同国外相比,差距非常大。

三、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展望

(一)风险管理理念要上一个新台阶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与工程建设其他相关组织机构应加大对项目风险管理这项新兴学科的宣传及支持力度,政府还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设立一批具有工程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中介咨询机构,让更多的专业人士服务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以提高建筑业各利益主体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其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使其能自觉参与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来。学术机构和科研机构也应当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立足现实,从我国国情出发研究风险管理,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思路、方法,使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能够更好的指导工程实践。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企业应有意识地培养具有风险管理素质的专业人员,以满足实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人才需要。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和相应法律法规

建筑单位要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就要用相应的机制与制度实施管理,丰富和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法律、建筑、保险等相关专家一同制定和完善工程风险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和细则等法律体系的工作,为建立、完善和推行工程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法律保障。

(三)建立信息一体化系统

在建筑工程项目工作进行建设中,需要做好对项目进行规划、资金控制、指挥和协调各项工作,这期间都需要参考大量的数据,所以建筑单位应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库,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个有力的保证。在建筑工程企业从投标中标的初始阶段到工程项目竣工结束这一阶段性周期,会涉及到成本资金计算、进度计划、物资管理、人员管理、项目设计变更等内容,这些内容所产生的数据庞大复杂,并且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管理,在编制建筑工程的进度计划时应选用网络技术来协助进行,这样的方法更为细致合理,便于对工程进度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为了更好的利于管理层决策,提高工程质量及效率,企业应建立一个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把每个部门及数据联系起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得建筑单位能够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波,翁小龙,吴维.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農村经济与科技,2013(01).

[2] 王志金.基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 山西建筑,2009(07).

[3] 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作者简介:曲博(1983.03- ),男,湖北宜昌人,贵州宜化置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项目展望
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建筑工程中项目分包商管理方略谈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试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研究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