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教学思考

2016-05-30 05:12成杰芳
亚太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传统文化高校

成杰芳

摘要:随着生命教育在大陆的传入,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主要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教学构建,主要从三方面来开设,同时在每个环节都能够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在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生命伦理的同时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命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61-01

随着生命教育在大陆的传入,以及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开设的普及,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开设显得非常迫切,笔者通过走访山西省内以及省外的高等学校,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生命教育认识阶段的理论框架,本文以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调查数据的研究,主要是从高职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为高校生命教育的开设提供的思路。

生命教育主要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在开学的第二周让学生来选修,据调查,目前在大学生中对生命教育的需要是非常强烈的,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感到非常迷茫,非常愿意关注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生活更精彩,如何让自己在毕业以后能够在社会上过的更精彩,但是学校在这方面提供的资源却不是很丰富,所以生命教育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让各种专业的学生都能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

生命教育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起初阶段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很愿意接受,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在整个教学的环节中,贯穿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思想,现代人的生命状态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支撑,儒家文化生命观表现为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生命取向;道家重视生命价值,主张生命的个性和自由,崇尚“自然和谐”;佛教以缘起思想为核心,表达了珍爱生命、众生平等和积极进化的理念。因此一个人在得意的需要儒家生命哲学,在失意的时候应该看看老庄的生命哲学,告诉人们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绝望的时候应该学习佛家文化,学会放下,一切皆空。

生命教育作为三生教育的其中一种,也是最基础最根本的,着重回答了人生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第一:你的生命价值是什么?通过生命教育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前期的阅读思考,专题教育,并且每一个部分都有相应的活动建议,现将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一、生命存在教育

这部分内容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认清楚什么是生命,二是认清楚真正的生命存在是什么?首先由案例导入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看待生离死别?对待生命的正确理解是什么?生命本该意义是什么?

为了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命教育理论基础,着重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意义,到生命责任、生命哲学理论,来从根本上认识到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重大意义。

同时结合活动,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具体的活动方式建议:医院妇产科、危重病房、康复医院、敬老院、福利院义工实践,或医学、生物学试验室、火葬场参观,或生命影片观摩,或寻找濒临动植物宣传片等。

二、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分为三部分:生命价值、生命信仰、生命之美。

本部分也是首先由现实导入,在“暴风雪”与“大地震”过后对生命内涵的再思考与生命价值的终极目标,结合方永刚同志事迹谈谈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并学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通过这些事例来讲述清楚生命价值是什么,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

课后设计相应的活动,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科学的人生信仰。具体的活动建议:围绕奉献人物开展专题讲座、参观烈士陵园、“平凡生命、美丽人生”公益活动,弱势群体生活体验活动。

三、生命之美教育

这部分将生命教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包括两部分,分别是生命伦理和生命责任。针对大学生德育出现较多违背生命伦理的行为和现象,一是轻视生命现象;二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带来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反思生命。

本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当前生命伦理领域当中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及国内外在生命伦理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生命伦理观念,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来了解伦理问题、勇于承担人生责任,具体的活动建议:观看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勇敢的心》、“高养生责任的风帆”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谈谈你一次难忘的幸福体验。开展幸福观讲座,正确生活观鉴于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一些负面评价你认为合理吗?

总之,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对生命的思考,同时每个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让生命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比如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所以应该在职业技能提升需求的背景下为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提出新的课题,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合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制定合乎实际的学分制方案,积极稳妥地逐步推行完善学分制,促进“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相信通过丰富多样方式,生命教育能够在高校的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的生命价值的提高做出贡献,让高校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H-14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韩小谦,韩美兰.在生命的感悟中启迪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传统文化高校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