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洋极地馆建筑的内外设计

2016-05-30 07:26徐盼秋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展示流线

徐盼秋

摘 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要求,一些地区开始兴建一座海洋极地馆。文章主要研究海洋海洋极地馆类建筑的设计,通过以此来探讨一下海洋动物展示建筑的一些方法和特点,并对其中的一些设计进行反思。

关键词:海洋动物;展示;流线;维生;观演

海洋极地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一个展示极地动物的场所,如企鹅、自鲸、海狮、海象等等。而海洋动物不同于其他陆地动物,在满足人们的观演之外,还有一个它自身的维生系统,二者的统一协调才是海洋动物建筑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设计当中不仅要满足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动物的需要。在人的需要方面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常的建筑空间;而动物的需要则为饲养海洋动物以及满足它们活动的各种水池以及维护水质的维生系统。

一、海洋极地馆建筑的外形设计

在这类建筑的外观设计当中,最好的设计是寓意于形的象征性形体表达。海洋极地馆建筑设计应该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空间和外观特性。海洋极地馆建筑是海洋艺术最为直接的具像空间表达,设计试图用最为原始的建筑材料和最为粗犷的造型语言,讲述海洋的浪漫。例如整个极地馆可采用一个极具象征海洋的贝壳为其主要外观形象,而其墙面亦采用象征海洋的蓝色外墙涂料,并在墙上画以海洋动物图案,玻璃为蓝色镀膜中空玻璃,整个形象即为海面上一个漂浮的贝壳,海洋动物在贝壳下欢快的游弋。

二、海洋极地馆建筑的空间营造

内部展示空间的序列组织是该项目的一个挑战,设计中重点组织与老馆的交接部位,极地动物展示厅、表演厅,并对三者的联系空间也加以特别处理。

展示厅设计。海洋动物则需要展示其水上和水下的生活,观赏需要有两个平台。可以采取曲折的双流线设计,一条为水下观赏,一条为水上观赏,二者有时合二为一,根据场地和观赏的变化二者不停的改变,也使得整个展示空间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展示极地动物这部分空间中,充分利用原始地形的高差进行设计;白鲸是所展示动物中最大的,其需要的建筑空间最为高大,它对观众的冲击力也较大,所以将它设在进入极地馆的第一个位置,进如后直接看见水中巨大的白鲸,也通过楼梯上到上一层从水面之上观看,由此上下两层空间设置参观路线。

表演空间设计。通过过厅,上楼梯就可到达表演空间,表演空间其实就是一個剧场;只是它的演员是海洋动物而已,他们的舞台一个是在真正的舞台上,另一个是在水中(局部在岸上)。表演厅的设计既要像常规剧场一样的疏散与视线,声学要求,也要满足满足动物表演的要求。

进场与疏散。设计中采取了从中间进入四周疏散的设计原则,这样一来观众从中部过厅进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比较集中的进入;只有一个人口既不会拥挤,又方便管理。在四周设置了四个疏散口,方便观众看完表演后及时疏散出去,且不影响后续观众的进入。表演厅平面采用多边形设计有利于改善视觉质量,其视线设计参照《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一57—2000)及《建筑设计资料集》相关规定设计,舞台高度为0.00m,排距0.85m,采用错位排法,视点选在表演台面中心台面上方0.60m处,地面视线每级升高差450 mm观众视线最大俯角为16度。

音响效果。关键是平面、剖面的形状,容积大小和声场扩散等的控制,以达到足够的响度、适当的混响、均匀的声音、丰富的反射以及低噪声等目标。后部座位区设声光控制室。表演厅围护结构设计为双层墙隔声结构。表演厅的平面形状有利于改善视听效果,缩小了观众厅的有效宽度,有利于增加中区观众席的侧向反射声,使早期反射声分布均匀,声场扩散条件较好;表演厅的内墙面及升起座席的栏板面上做微扩散处理。顶棚及内墙则另由专业公司根据专业声学设计做反射吊顶及相关的室内装修。各出口内门采用隔声门。

设备和空调设计。根据专业设计采取一系列的消声、隔声、减震等措施,以达到足够低的环境噪声海洋动物的流线在这里也很重要,而再这些动物中智商比较高的海洋动物(白鲸,海象,海狮,海豚)的流线是重中之重,它们是能够向观众表演的动物。它们进入海洋馆是需要单独的路线,不能与游客的线路相混,在设计中,可以将它们的入口设于整个海底世界的东侧次人口,此位置游客过来的是很少的。在内部空间设计中将它们的生活池一面围绕表演池和表演平台,另一面就向观众展厅内,即使它们进入表演池比较便捷,又能在它们休息时充分向观众展示它们平时生活的样子。由此一来,可以做到一举两得海洋动物展示建筑中的维生系统空间也是设计中的重要空间,在设计中,对这部分空间采取了分层设计的形式,将维生系统空间布置于主要空间下一层,这样一来可将对应需要处理的设备布置于相应的位置,对于水池的水处理管线较短,检修也可相应的快速做出反应。做到一一对应。

地面标高的表达。在我们的参观流线当中的站立高度与我们所观看的动物的高度是不同的,因为这些动物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水中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人眼既要看水中,又要看水面上(这在前面已谈到一部分)。而不同的动物的体型不一样,这又导致了他们生活的水池深浅大小也不一样。对于与我们人类体型相差不太大的动物吃我们就采取了观赏沟的处理方式,而对于如白鲸那样的大型动物,则采取分楼层的处理方式了。由此而来就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高差。而这些有需要表演的动物有时就需要他们进入表演池,那就需要将他们的生活池的标高与表演池统一起来,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参观的路线上的标高是不一样的。而在此我们就利用参观流线的长度对这些高差通过楼梯台阶与坡道来消化,使整个建筑连贯起来,达到统一。

三、结语

本次海洋极地馆的设计,既要使我们的参观游览路线和空间得到很好的表达,也需要使海洋动物的运输,生活,表演的流线及展示空间,以及维生系统空间得到很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亓蕾.展示艺术在主题展览馆中优化设计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

[2] Daniel Romero.天津极地海洋世界设计[J].建筑学报, 2008(06).

猜你喜欢
展示流线
几何映射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班级表扬日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密集导向流线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