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样的赏识教育

2016-05-30 14:41颜秀美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闪光点公正

颜秀美

如今,赏识教育颇为流行,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或缺乏全面性、针对性。如果赏识教育“变形”“变质”,那一定会失去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一、一味赏识,不敢批评

赏识教育的误区之一是“只要表扬不要批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难免会犯错。学生只有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才能明辨是非;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才能产生责任感。损坏公共或私有财产必须赔偿,不小心撞倒别人就应该诚心诚意地道歉,值日生没打扫干净就应该重做,做了损害集体利益的事就应该及时做好事来弥补。如果教师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只会扭曲学生的正确认知。试想,学生连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都看不到,又怎么会改正,怎么会健康成长呢?

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正确的赏识,可以带给学生极大的感动和鼓励;恰当的批评,也能促进学生反思和进步。赏识教育包含批评,并不是摒弃批评,而是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把批评与赏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批评要出于爱学生,不是讽刺、挖苦、指责,而是告诉他怎么做;批评要尊重学生,要在合适的场合恰如其分地提出,让学生能够接受;批评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要让学生感受到是为了他好。

二、廉价赏识,无针对性

赏识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可以奏响师生间最和谐的音符,但不能因此而变得廉价。如果处处赏识、事事赏识、时时赏识,学生就容易骄傲、自负、虚荣、盲目乐观。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的老师一赏识,就来个满堂红,对每位学生都表扬,都说:“棒,棒,你真棒!”这样的赏识千篇一律,言之无物。这种泛滥的、毫无原则的赏识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都奖励,如何体现榜样的作用?

鼓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表扬应该具体到某一个细节,而且越具体越好。比如,“这次作业你的书写很工整,要保持哟!”“你今天看到纸屑主动捡起来啦!谢谢你!”这样具体化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让学生明白了哪些行为与进步有关系,明确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只要指出学生的哪些行为“有进步”或“值得表扬”,学生就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自觉去做。

三、只赏优生,缺乏公平

批评要公正,赏识也要公正。教师的一次次关注和赞扬,像一场场及时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灵,赋予学生成长的信心和力量。教师只有公正、公平赏识每一个学生,赏识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有些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尖子生、优等生,不惜给他们罩上无限美丽的光环;而一般的中等生只能做赏识的“陪衬品”,忘“赏”兴叹;至于问题生和潜能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更是视而不见。其实最渴望最需要赏识的正是这些“弱势群体”。教师对于中等生和潜能生,更应该积极发掘优点,及时肯定进步。教师只有完全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赏识,一视同仁地善待每个学生,学生才会看重赏识,班级里才会呈现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

四、居高临下,成为赏赐

有的教师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居高临下,把对学生的“赏识”变成“赏赐”,学生敬而远之。赏识应该建立在师生互相尊重、和谐平等的前提下。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真诚地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才能让赏识变成促进学生进步成长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要养成自觉实施赏识教育的良好习惯,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学生,对于同一个学生,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闪光点、有的学生学习较突出,有的在体育、劳动、音乐、手工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有的具备诚实、善良、乐观、自信的美好品质。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才能及时给予鼓励和鞭策。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欢上老师,亲近老师。教师自觉养成实施赏识的习惯,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教育工作就能开展得更顺利。

五、赏而不识,流于形式

科学地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是认识学生的德行、特点和才干。教师要真正认识学生、欣赏学生,就要具有伯乐的眼光和识人的技巧。赏识教育重在“识”,由“识”带来“赏”。每个学生都很脆弱,也很敏感。如果老师表扬不及时,或凭印象不切实际地夸大表扬,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很虚伪,从而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如果对已经具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也胡乱戴高帽,那学生会觉得老师并非真心诚意。教师只有用心观察,经常深入班级,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等,才能真正地认识和认同学生。由“识”带来“赏”,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挖掘出学生的无限潜能,使学生的行为更具有主动性。

赏识像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每个孩子;赏识像春天的雨露,滋润心灵绵延师爱。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但是赏识要讲原则、讲科学,警惕毫无原则、不科学的赏识捧杀学生。中学教师要纠正赏识的偏颇,科学合理地运用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361026)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闪光点公正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迟到的公正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公正赔偿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