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同行的精神旅程

2016-05-30 10:48雷振岳
师道 2016年3期
关键词:孝德笑脸诚信

雷振岳

从育人的角度盘点慢慢远去的2015年,可谓是一次舒畅的与“德”同行的精神旅程。那些温暖的善德、闪亮的信德、明净的公德和细腻的孝徳至今回荡在耳畔,给师生,也给许许多多人留下了浓郁的芳香和幸福。

“笑脸照”是最温暖的善德。70岁的武汉市民屠礼带着半年来自己在公交车和地铁上拍的59张让座人的“笑脸照”找到媒体,要求“表扬一下这些心存善意的陌生人”。 “笑脸照”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了公众对公交车上让座的热议。我相信,凡是看到“笑脸照”的人们,都会被这种浓郁的善意而感动。他们会由衷地认为,只要我们愿意用善意的眼睛和神情关注他人,就能得到相应的“心灵的映照”。社会和道德发展也会因为这种浓郁的友善而走出冷漠,走向温暖。

“诚信纸条”是最闪亮的信德。2015年11月1日,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刘缇萦在骑车路过淮安市区长江西路时,不小心刮蹭到了一辆私家车,虽然没人看到,可她仍留下了“诚信纸条”,表示道歉并希望赔偿。然而,车主在得到刘缇萦的600元赔偿后,又将600元钱退还给了她。这几年,“诚信中国”已成为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今天,不少公民在生活小细节方面,已经将“诚信信条”放到了心灵最高处,让诚信真正成为了“精神的血液”,一直在脉管自然流淌,这才是真正的“有诚信的公民”。

“人走地净”是最明净的社会公德。2015年10月1日6时许,七万余人聚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礼毕,基本达到人走地净。通过“微努力”和小担当,让天安门广场的整洁有序的公共面貌得到了保留,也让公共素养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多一些这样的力所能及的公共担当和美德敬畏感,“让公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宏观要求,也能得到早日落地开花。

“抱母取暖”是最细腻的孝德。11月8日,山东男子李儒宝夫妻俩和哥哥嫂子四人陪同老人前往费县人民医院检查,老人拍完CT后坐在候诊区等待检查结果,李儒宝觉得铁凳子有些凉,母亲穿得较单薄,害怕母亲着凉,便把母亲搂在怀里为母亲取暖。中华民族是一个敬老爱老的国度。用爱心、真心、呵护,给老人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空间、爱的空间,家庭会更加温暖,社会道德就会有“春天的感觉”。就像新闻中的这位儿子,他的孝敬、爱护真的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他的“害怕母亲受凉”,恰是一种具有温度的孝德。

过去的一年中,与德同行,我们时时得到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感染。我们经常对自己心灵的尘埃、道德灰霾进行及时的清扫和整理,让心田长出更为圣洁的道德的花朵,芬芳了自我,也给社会带来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孝德笑脸诚信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狠掌亦打笑脸人”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别毁掉你迷人的笑脸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中脉践行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