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式教学评价维度的探究

2016-05-30 10:48朱哲民贾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维度教学方法探究

朱哲民 贾冰

随着科技的发展,几乎所有学科都离不开数学,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思考过的问题.通过教学方式改革,用新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显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如何调整其教学方法,提升其教學效果,一直是此课程教师们关心的问题.想要使学生融入课堂当中,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让他们从课堂的听众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教学方法.

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教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兴起的科学教育现代化革新运动中,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把“探究教学”确立为科学教育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在西方的研究中,美国的研究走在前列,其成果具体,可操作性强.美国中小学探究教学的基本观点可归纳成这“五个必须”,即必须把探究教学作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模式和方法、必须把科学教育作为中小学探究教学的重要载体、必须把学生探究品质的发展作为中小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目标、必须以问题教学作为中小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纽带、必须把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作为中小学实施探究教学的重要保障.但在探究评价上无统一理论,也缺少易操作的探究模型.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探究教学理念并逐步推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进行大面积实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界提出要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倡导学生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学习中,让学生经历基本学习的基本活动.

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是中小学探究教学方法,适用于高校的理论较少.但是,不同学科、学段探究教学的主体概念上是相同的,其评价方式也有共性.SIRA理论下的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使用于中小学,还可以适用于高校的教学改革.

1975年美国学者哈伯特(J.Herbert)和阿特里奇(C.Attridge)提出了课堂观察体系,以此为基础,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基于新课程的初中生物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11QN046)提出了SIRA课堂观察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探究式教学分化为四个维度,探究主体(Subject)、探究互动(Interaction)、探究资源(Resource)、探究能力(Ability),但没有对数学学科进行细化.

例如在《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传统教学以讲授法为主,有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但课件主要起到展示的作用,很少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思考.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带领学生进入《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让学生自己分析数学课程,建立知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探究主体上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改变以往教师讲授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分析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建立讨论小组,帮助学生建立探究氛围,进而使学生自己构建起数学知识结构,添加例题习题、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认识课标的内涵.不同的课程类型和知识类型,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其教学区别和联系,也可以主动磨课、研课,深入教材,深入课标,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切忌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过高,应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应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采用启发式提问,帮助学生寻找突破口.

从探究互动上看,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建立师生平等的交流体系,让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互相沟通,让每个人的思想和方法都进入课堂.要让每个小组之间的学生有讨论,不同小组之间有交流,全班有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通过问题或提示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切忌只有局部交流,这反应在两个方面.第一,不能只有少数学生参与互动,而有部分学生不参与互动;第二,不能各个小组孤立讨论,应当有交流,更要有竞争.只有学生之间的互动质量提高,才能够产生更多精彩的思想,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教学效率.

从探究资源上看,教师不能把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准备出来,应该让学生养成自己查找资料的习惯.教学中所需要的教材、课标、教案、习题、例题,教师可以提供一部分作为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查找相关文献,如论文、教师用书等,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讨论服务,做到有理有据,有量化有质化.如果资源不足,教师可以帮助补充,但是教师提供的资源不能超过50%,也不能低于10%.切忌教师大包大揽,应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任务量和任务难度,如果某单元教学难度过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的题目,但不应提供全部内容.

从探究能力上看,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讲课能力、认识和解释问题的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观察比较能力.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下发研究课题,可以培养其科研能力、认识和解释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台上讲解自己的思想,可以培养其讲课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切忌为了提供某个能力而建设课堂,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某一节课对学生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而是量的积累产生了质的飞跃.

当然,仅仅靠理论上的维度划分,以上内容还略显薄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上维度基本涵盖了我们需要考察的维度.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经典测量理论中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预报各个指标在探究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并最终得到一个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易操作的探究式教学SIRA评价标准.

学生是科技的根本,只有有了广阔的学生基础,才可能诞生出一流的科技人才.数学作为基础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每一位数学教师,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有义务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良教学方法,竭尽全力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生培养应以学生能力为主,而不应该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探究式教学不仅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职业的认同感,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维度教学方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