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音乐会建制的起源与形成研究

2016-05-30 21:09包彩香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音乐会研究

摘 要:音乐会建制的形成主要是为了让音乐家在专门设置的场地进行高质量的音乐表演,让观众在更专业的场所欣赏音乐。并利用音乐会的举办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音乐会模式的长期发展。在十七世纪以前,法国的音乐主要是作为教会的附庸而发展的,直到音乐会建制成型,音乐才不只是庆典活动和宴会沙龙的娱乐项目,而是发展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法国对于音乐发展的集中化管理,使得音乐的欣赏和交流变成了有秩序的专门化过程。这就是法国音乐会建制发展的源头。文章分析法国音乐会建制产生的历史基础,对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系统化的整理剖析。

关键词:法国音乐;音乐会;研究

一、法国音乐会建制综述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法国的政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适应于中产阶级音乐审美需求的开放性音乐会应运而生。相较于其他国家音乐会建制的发展历程,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发展更为稳定,这与其起源和形成的原因有着较大的关系。法国政府对于音乐文化的管理具有绝对的主控权,法国的音乐会建制一开始就是充满了商业因素的,这使得法国的音乐会运作模式更稳固。法国的音乐会建制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音乐会建制是起着指导作用的,也促进了法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繁荣。说明音乐会建制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分析法国音乐会建制的起源与形成原因,就可以从中吸取历史教训,选择其中优秀的部分为我国音乐会建制的完善增加理论依据。

二、法国音乐会建制产生的背景

法国政府在十八世纪初就将音乐会建制变成了发展音乐艺术的重要途径,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形成依靠政府的有力举措。这个时期法国的直接统治者法王路易十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奉行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他在政治和经济上采用的发展措施都取得了成功,法国获得了统一,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国家经济水平水涨船高,国库有了充足的盈余来发展文学艺术事业。在国民生活富足,迫切需要丰富精神文化的时候,路易十四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条例,让十八世纪法国的文学和艺术都走向了辉煌。这一时期法国文学艺术的非凡成就在欧洲各国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在音乐艺术方面,路易十四制定了法国早期音乐会建制的雏形,推进了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形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法国巴黎的圣灵音乐会。巴黎圣灵音乐会的成功创设给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发展演变建立了最初的模板,对于法国音乐会建制模式的完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路易十四根据自己的喜好将音乐艺术变成了为自己增光添彩的工具,由于他对音乐的热爱,让巴黎从此变成了艺术的代名词。路易十四给了有才华的艺术家一个能一展抱负的舞台,一时间巴黎的音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顶峰,巴黎变成了音乐艺术的汇聚中心,这就是宫廷音乐会的形成过程。在这一时期,欧洲其他的国家对于法国的文化艺术都是心向往之,法语取代了拉丁语变成了上流社会最热门的语言,欧洲的音乐艺术此时都带上了法国的影子。在这样军事强大、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的情况下,法国的音乐会建制有了最好的发展环境。

三、法国政府对音乐的专门化管理

(一)音乐会建制的初步形成

法国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建立在符合统治者和政府利益的前提下,因此法国的音乐会建制是在宫廷的严格把关下发展的。巴黎歌剧院的前身是皇家音乐院,拥有众多的成员,并拥有法国当时最大的乐队和合唱队,还设立了比较大的场地,拥有较大的规模,有专业的排练厅和声乐学校、舞蹈学校,按照正式的行政管理流程运行。时常更新乐队和歌剧演出团队的人员配置,定期招募优秀的歌唱、舞蹈、指挥、演奏、舞美、化妆、戏剧等专业人才。因此皇家音乐院成为了当时与意大利音乐院比肩的欧洲知名音乐院之一,在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十七世纪时,吕力经过路易十四的许可得到了可以终身管理和经营皇家音乐院的权利。吕力充分发挥出了他的商业才能,将音乐与经济结合了起来,垄断了巴黎圣灵音乐会的举办权,用音乐院的音乐家和歌唱家直接作为巴黎圣灵音乐会的表演者。既把圣灵音乐会的音乐水平提升到了更专业的高度,也首次在发展法国文化艺术的商业性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样的运作模式使得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发展更具有可控性,直接促使法国的音乐艺术在欧洲拔得头筹。巴黎圣灵音乐会的运营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运作过程中不必完全依赖政府政府资金注入,自身的经济收益就可以給未来的音乐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而稳固的经济基础。

(二)宫廷音乐机构的完善和发展

与皇家音乐院相辅相成的是凡尔赛宫廷音乐机构。这一机构并不直面大众,也没有公开进行商业运作的权力,主要对宫廷和王室成员开放,是一个归政府把控的音乐机构。也就是说王室成员的喜好直接影响到凡尔赛宫廷音乐机构的演奏风格和音乐仪式,因此凡尔赛宫廷音乐机构是法国甚至是欧洲上流社会的音乐生活风向标。在举行庆典的时期也主要是由凡尔赛宫廷音乐机构来完成音乐演出,可见凡尔赛宫廷音乐机构对于王室的重要性。统治者对于这个机构有直接的领导权,作为皇家乐团,国王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来任命成员。吕力也是因为深受路易十四的喜爱才能领导皇家音乐院。自巴黎圣灵音乐会也隶属于皇家音乐院后,皇家音乐院与凡尔赛宫廷音乐机构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在皇家乐团中优秀的成员也可以去参加巴黎圣灵音乐会,因此,圣灵音乐会就难免会带上王室风格,面向普通民众时也会对他们的音乐喜好产生影响,甚至早期的皇家音乐会演奏的主要内容会直接成为圣灵音乐会的演奏曲目。因此法国王室的音乐欣赏风格会直接渗透进法国音乐会的整体风格,成为法国音乐会的主导潮流。通过圣灵音乐会和在特定节日里举办的公开音乐会,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内核渐渐形成,音乐艺术的国家地位渐渐与原本占据主流的歌剧艺术分庭抗礼,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欣赏音乐会变成了法国人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三)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商业性

法国音乐会建制起初是由政府主导才形成的,因此在运营和操作上都很规范。与欧洲其他国家当时的情况不同,法国有了最大限度的余裕来发展音乐会文化。在吕力的发展下,法国音乐会又具备了商业性的特质,能取得颇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取得经济效益,才能强化音乐的现实力量,也能提高音乐家的创作积极性。法国音乐会建制的模式跟其他国家不同,这是政府在文化事业管理方面占主导地位的关系。政府在艺术上的绝对统治虽然也有弊端,却让音乐会的发展模式更加稳定,因此这种音乐会经营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也被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纷纷效仿。

四、圣灵音乐会的发展历程

(一)圣灵音乐会的产生背景

从17世纪开始,法国人民的音乐生活日益繁荣,贵族音乐和中产阶级的半公开音乐会都变成了法国人热衷的娱乐方式。在贵族阶层和精英阶层,开办了更多的私人音乐会活动,他们也会亲自上场演奏,让更多音乐会的演奏曲目为人熟识。定期开展的音乐活动,也有越来越多对公众开放的免费音乐会,法国民众的音乐体验变得丰富,音乐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一时期的音乐变成了法国多数人的生活需要,并没有掺杂过多的商业因素,音乐会在社会上的接受度非常高。大量音乐演出让圣灵音乐会的诞生有了丰富的群众基础,也为音乐会的良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圣灵音乐会的成立伊始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满足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圣灵音乐会在音乐家菲力多尔的主导下产生了。菲力多尔拿到了皇家音乐院许可其举办音乐会的合同,却只能在特定的宗教节日里举办宗教内容相关的音乐会,这就是圣灵音乐会的名称由来。1725年圣灵音乐会以预售联票制度固定每年举办24场音乐会,音乐会都是公开的,法国音乐会体系从此正式产生。虽然圣灵音乐会的运营体系诞生伊始有着诸多的束缚,却随着其越来越热烈的反响而打开了知名度,从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因为公开音乐会为新兴音乐和音乐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因此受到了许多年轻音乐家的追捧,音乐会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当时法国阶层分级明显,地位差距的巨大影响使得法国下层阶级并不能真正適应圣灵音乐会的模式,当时音乐会的主要听众还是上层阶级的人。然而,圣灵音乐会依然是音乐会建制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标杆。

(三)圣灵音乐会的演奏内容

圣灵音乐会最初的演奏内容受到了诸多限制,只能在特定的节日演奏固定的曲目,演奏内容非常狭窄。但是歌舞表演人员和演奏人员都是法国最优秀的音乐家们,阵容十分强大,音乐水平居于欧洲前列,在当时众多良莠不齐的音乐会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后来随着关注度的提高,圣灵音乐会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演出曲目,而是吸收了更多本土和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也吸引到了当时很多优秀演奏家的合作加盟,圣灵音乐会的内容更加翔实,演奏队伍也更加体面。圣灵音乐会随着影响力的增大而改变了运营模式,这体现出了法国音乐会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音乐会运营模式良性发展,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时,政府也会将音乐会管制政策变得宽松。在后来的圣灵音乐会发展历程中,圣灵音乐会由传播宗教内容变得更加贴近大众生活,趋于亲切和世俗,由保守的宗教音乐转变为注重声乐和器乐,即发扬个别优秀音乐家的艺术力量。随着主要观众阶层的改变,在圣灵音乐会发展中后期,则注重交响乐的发展,交响乐更加具有贵族气质,也更加需要对演奏技巧的锤炼,交响乐成为了符合中产阶级喜好的音乐会主要演奏曲目。

(四)圣灵音乐会的废止

圣灵音乐会在1790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因为音乐会组织失去了波旁王朝的支持而不能再继续举办,圣灵音乐会随着贵族阶层的灭亡而被废除。然而这一时期法国音乐会建制已经基本建立,圣灵音乐会为法国的音乐会建制带来的影响是不能磨灭的。圣灵音乐会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就是法国音乐会建制发展成熟、形成固定模式的历程,也为后来的法国音乐会建制积累了一大批大型曲目的演奏经验。后来虽由于政治的影响,法国的音乐会建制有了巨大的改变,基本框架却已经在圣灵音乐会的繁荣时期基本确立。

音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在人们学习娱乐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音乐会也必然成为人们高等音乐欣赏方式的主流,因此对于法国音乐会建制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国音乐会建制的复杂背景和历史沿袭也许能为我国音乐会建制的发展提供借鉴的资料,对于我国音乐学系的完善也有积极的作用。法国音乐会建制形成的历史背景固然与我国不尽相同,其操作方式却有着共通性。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代,我国音乐会建制更加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还需要参考法国音乐会建制历史,将优秀的管理模式化为己用。

参考文献

[1] 齐小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及舒曼钢琴音乐创作特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9):188.

[2] 刘瑶.法国浪漫主义时期不朽的诗篇——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艺术风格及其演唱分析[J].音乐创作,2014 (08):177-179.

[3] 彼得·伯克.杨豫,王海良等译.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 伊沃·苏皮契奇.周耀群译.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包彩香(1992.09- ),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研究方向:法语。

猜你喜欢
音乐会研究
搞砸的音乐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失败的音乐会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穿越时空的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