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语误用举隅

2016-05-30 21:09唐娜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摘 要:目前词语误用现象十分普遍,我们从成语、惯用语、传承词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分析它们误用情况以及原因,并列出书证,解释其正确含义,以期为词语的规范使用略尽绵力。

关键词:词语误用;不赞一词;如履薄冰;石破天惊;火拼

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它在传承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古代文献典籍中流传下来的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惯用语等熟语)浓缩了古代先民的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是语言学研究宝贵的活化石。然而,在社会多元化的言语交际方式的冲击下,误用词语的现象层出不穷。由于媒体的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部分媒体的误用更加容易加剧了这种以讹传讹的现象,对于提高国民母语水平和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都极为不利。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误用频率较高的词语,析源释义,以期引起读者对于误用词语现象的注意,对规范汉语使用略尽绵薄之力。

一、例释

词语的误用现象十分普遍,我们选择了四个常见的误用词为例分析误用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一)不赞一词

(1)对于甘地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提倡的手纺手织,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南方都市报》2008年2月14日)

(2)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新快报》,2011年5月7日)

(3)我也从来不羡慕那些年纪很小就通读了所谓“三大名著”(学生书单把《红楼梦》排除在外)、七侠五义乃至金庸全集的孩子,并且即使是出于礼貌,也对此不赞一词。(《留学》,2014年10月5日)

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发现“不赞一词”在以上语例中表达的意思均为“没有一句赞扬的话”。这个意思和“不赞一词”的真正意思迥然不同。

“不赞一词”语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编写《春秋》时,把他认为该记录的就振笔直录,该删削的就断然删削。经过修改之后的《春秋》就连子夏这些长于文学的弟子也不能再增加一句话。所以在《汉语大词典》(1991,卷1:478)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原谓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用为一言不发之意。”其他正确用例如下,其中例(4)、(5)中使用的是一言不发意,例(6)则是称赞别人文章写得好。

(4)李大人看了一眼不赞一词,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个司员。(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

(5)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

(6)然文字之学,早已一切还给章先生,略无私蓄,所以甚服此书之浩瀚而不能赞一辞。(鲁迅《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

“不赞一词”容易误用的关键在于“赞”字。《字汇·贝部》:“赞,参也。”即“赞”有参与的意思。但是“赞”现在常用的意思是称赞表扬,所以人们在接触到“不赞一词”的时候容易把称赞表扬义代入到成语中,以今度古,造成误用。

(二)如履薄冰

(7)据《潇湘晨报》报道,随着H7N9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家禽行业如履薄冰。(新华网,2013年4月19日)

(8)多年以来,德国队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轨迹:热身赛、预选赛如履薄冰,大赛到来立即稳若泰山、成绩极少起伏。(中国日报网,2015年3月26日)

(9)记者趁清明跑了几个楼盘发现:房价确实在涨,但又一律涨得如履薄冰,主旋律是每平涨100块、200块。(新浪网,2015年4月9日)

从上述语例中可以看出,“如履薄冰”的指说对象十分宽泛,而且意义并不统一。例(7)是用它来形容家禽行业由于禽流感的影响而面临困境的状态,例(8)是说德国队在热身赛和预选赛的成绩不够理想和稳定,例(9)是形容房价涨幅较小。那“如履薄冰”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如履薄冰”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毛传:“恐陷也。”此处的“如履薄冰”与“战战兢兢”对文互举,说明“如履薄冰”也是用来形容人的心理状态的。《汉语大词典》(1991,卷4:276)中是这样解释的:“如履薄冰,比喻戒惧敬慎的心理”。以下语例中的“如履薄冰”均是用于形容人紧张、谨慎的心理状态或者性格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10)于时侍从陛阶,与闻公之昌言者,莫不惕厉,如履薄冰,既乃碑表百代。(蔡邕《西鼎銘》)

(11)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传》)

(12)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范晔《后汉书·光武纪》)

“如履薄冰”的误用是由于人们望文生义地理解成语导致的,由字面意思“好像踩在薄薄的冰上”发展为“遭遇到危险或者紧急的情况”的误读义。

(三)石破天惊

(13)当一个个英雄壮举定格为一种精神典范时,当一曲曲奉献之歌合奏为一种时代强音时,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就会化作一种气吞山河、石破天惊的力量。(人民网,2011年7月6日)

(14)对李嘉欣而言,时间更像是一笔财富,她的容貌依旧与18岁获得港姐冠军时一样,美的石破天惊。(扬子晚报网,2014年6月26日)

(15)习近平同志石破天惊地告诫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7日)

例(13)把“石破天惊”与“气吞山河”并举,误以为“石破天惊”的意思是力量巨大。例(14)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人的美貌,例(15)则是想要用“石破天惊”突出习近平言论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前两例是指称对象不恰当,最后一例对“石破天惊”的使用实在是荒唐至极。

“石破天惊”,语出李贺《李凭箜篌引》,其原诗如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写箜篌优美乐音的诗。“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意思是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由此可见,“石破天惊”的初始义是用来形容音乐的声音。汉语大词典(1991,卷7:990)中指出石破天惊的意思是“形容乐声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之势。后多用以比喻某一事物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例(16)、(17)都是用来形容文章或者议论新奇,例(18)则是用来形容突发事件,这些都是恰当的。

(16)唯青邱适得诗境中恰好地步,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杰取胜也。(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

(17)“可惜我们中国,没有人把天子的公羊学说实行出来。”尚秋听罢咋舌道:“真是石破天惊的怪论!”(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

(18)圣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过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是:“我为这福音的奥秘,做了带锁链的使者。”(冰心《寄小读者》十二)

“石破天惊”确实有出人意料、使人震惊的意思,但是它的使用范围还是有所限制的。如果不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而乱用一气,势必造成误用。

(四)火并(火併、火拼)

(19)林家人称,火拼起因是当地的政府官员陈剑城、陈剑英兄弟俩为自己建坟墓强占山林4000平米,影响到林家的老坟。(《澎湃新闻》,2015年2月14日)

(20)昨晚,2015年法网签表揭晓,9届赛会冠军、6号种子纳达尔与头号种子德约科维奇同分在1/4区,两人或在8强赛提前火拼。(《新京报》,2015年5月23日)

(21)我们主攻的顾客群是刚需单值的3.5倍,这么多互联网家装火爆火拼刚需类,而15万-50万元的消费群无人竞争,我们就要做这个消费群的互联网家装。(《新京报》,2015年6月5日)

结合语境可以发现,以上语例中的“火拼”的意思是敌对双方爆发强烈矛盾,用武力或者其他形式展开对抗。但是“火拼”其实并不是在对立面之间展开的,而是内部的对抗。

“火併”,语出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併王伦之意。他若有些心懒,小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併。”王伦是梁山的首任寨主,他和林冲同属梁山,二人火併自然属于集团内部之间的纷争。《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给“火拼”和“火并”分别列出了两个词条。《汉语大词典》(1991,卷7:8)中解释“火拼”的意思是“自相残杀,互相吞并”;解释“火併”的意思是“亦作‘火并,同伙相拼,自相杀伤或吞并。”《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火并”的解释是“同伴决裂,自相杀伤或吞并”,而在“火拼”词条后就直接用“火并”来解释。由此可见,“火拼”、“火并”和“火併”这三个词可以归为同义词,由于字形等原因,“火拼”的使用频率最高。

(22)杨二晓得他存心克毒,后来未必不火併自家屋里。(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之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

(23)虽是他们自家火并,与我无干,那几个帮凶不知是谁,目前正当多事之秋,是否因此引出别的变故尚不可知。(还珠楼主《铁笛子》)

(24)游击队自从火并以后,不良分子有的被开除,有的被教育过来,纪律已经变得十分良好。(杨朔《火并》)

很多人在使用“火拼”的时候只關注到了双方展开激烈的对抗这一层意思,却没有注意到该词只能用于内部成员之间,因而造成了误用。

综上所述,文章总结的词语的误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以今释古,不明其义而导致的误用,如“不赞一词”;基于望文生义的语用心理而导致的误用,如“如履薄冰”;随意扩大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而导致的误用,如“石破天惊”;张冠李戴,弄错使用对象而导致的误用,如“火拼”。当然,现实生活中还会有许多其他的误用情况,我们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四种,希望能达到达到管中窥豹之效。

二、结语

词语误用的情况多种多样,误用原因也错综复杂。但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母语意识淡薄,对词语的误用不以为意。随着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迅速革新。年青一代一方面追求快速便捷的表达,对词语的使用不求甚解,满足于似是而非的程度。但是成语、惯用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化典籍,它们背后都有相应的典故,在使用时若不知典故而完全凭字面意思自行发挥,想当然地理解其意思,自然容易造成例如“如履薄冰”类的误解误用现象。另外一方面人们追求新奇有趣的表达方式,这种心理反应在语言上往往就是对固定成语、惯用语生搬硬套、陌生化的使用,如例(9)、例(15)这样的错误语例;或者是解构它们,在广告中出现了大量的谐音成语,如“步步为赢”“酒负盛名”等。

当前词语误用现象日益严重,误用的词语往往以讹传讹,造成更大更坏的影响。虽然地方有关文化部门采取了禁止使用谐音成语等措施,但是要想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词语的误用现象,还需要语言使用者本身加强规范使用词语的意识,在日常使用中尽量做到正确无误,尤其是语文老师和媒体编辑。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才可能从根源上扭转人们漠视母语的态度,保护祖国文字的纯洁性,发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2] 梅膺祚.字汇[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商务印书馆,2012.

作者简介:唐娜(1992.11-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