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2016-05-30 04:22彭瑞高丽路焕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整合函数信息技术

彭瑞 高丽 路焕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逐渐融入到各个领域,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中来,促进教育不断向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培养教师与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教学目标并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整合;函数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18-01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而恰当的应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便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师教与学的效率与质量,其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等。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的意义

第一,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可以节约时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深层次沟通;第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人质工具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基于计算机的课件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准确有效的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中,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①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或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制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形象清晰的展示内容,发表观点、表达思想。②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练习、测试或观摩体验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该方式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③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和信息加工工具。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④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和合作工具。计算机网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交流合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聊天室或专题论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将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与学习伙伴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函数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最先接触的内容,也是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一的所学的函数主要有: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要想让学生在高中的起点打好基础,教师势必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函数,数形结合是在函数的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要更好的理解函数的性质,就必须借助函数图形,学生如果对函数图形没有深刻认识,在做题时就会存在困惑,我们从以下例子进行分析:

例:当x>0时,求不等式2x·x2≥1的解集

分析:对于这一不等式求解集问题,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求零点问题,这点是学生都可以想到的,首先将2x·x2≥1转化为x2≥12x,此时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y=x2和指数函数y=12x图像的交点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许多同学在画图时很容易就找出了这两个函数的一个交点A(-2,4),这样,他们得到的不等式解集为{x x≤-2}。

显然,这个结果是不正确的,我们只看x负半轴,学生在画草图时,只画了两个函数的部分图像,得到在x≤-2时,存在函数y=x2的图像在函数y=12x的图像上方,可是由于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图像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很容易就忽略了指数爆炸这一特性,指数函数的增长必定比二次函数的增长快,所以函数y=x2的图像不会一直在函数y=12x的图像上方,必然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之后函数y=12x的图像就会一直在函数y=x2的图像的上方,我们发现这一临界点就是点B(-4,16),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板作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在x∈(-2,-4)时满足x2≥12x,即不等式的解集为{x -4≤x≤-2}。

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将2x·x2≥1转化为2x≥1x2来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是很正确的,但是函数y=2x与函数y=1x2在x负半轴的图像很接近,学生在画图时一般只能画出一个交点,这是因为学生对函数图像的认识欠佳,我们用几何画板作图观察发现,函数y=2x与函数y=1x2在x负半轴的图像有两个交点,分别为C(-2,14),D(-4,116),在x∈(-2,-4)时,函数y=2x的图像在函数y=1x2的图像的上方,故{x -4≤x≤-2}。

通过几何画板作图能很容易看出函数图像的走势,深化学生对函数图像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对这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教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习者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全面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JQ1019);延安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2012SXTS07)。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05):7-15.

[2]郭小平,张文兰.从教师心理探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中国电化教育,2011,(09):95-99.

[3]李玉斌.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猜你喜欢
整合函数信息技术
二次函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