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复习课)

2016-05-30 05:19李桂淑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李桂淑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这个单元相对于整个教材而言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通过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三个重要内容展开,使学生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后面单元中酸、碱、盐的反应大多数都是在溶液中进行,从而也为酸碱盐的学习打基础。本节是复习课,主要围绕溶液的形成和溶液的状态这两部分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达到巩固和进一步提升的目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中考前第一轮复习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对于溶液已经不陌生的情况下的学习,通过“温故”达到“知新”的目的,进一步的理解溶液的形成,以及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过程,真正能使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学生对于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还有欠缺,通过复习,真正理解转化的原因。基于现在的学生学习普遍具有被动性的现状,采取问题串的方式,层层深入的解决问题,由被动变主动的学习过程。

教法分析:我校对于新课程改革已经试行了四年,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的目标。本节课主要是有以下几个环节: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成果、达标测试、拓展延伸等。通过一个个问题串的方式逐个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有目标的由浅入深的学习。并且,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及时予以评价,也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化学素养。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先设置问题串,展示成果时在出示结果,教师说得少,学生学得多、说的多的启发式教学,并且在问题的设置上是分层次的,学练再学再练的方式,有张有弛的逐步深入的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相互转化;(3)知道溶解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并且记住几个特殊的例子;(4)了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过程;(2)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对事物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体验互助的乐趣。

教学重点:(1)溶液的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溶解过程中宏观到微观的转化

(复习课)

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很多的溶液,比如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无色的稀盐酸等,那么对于溶液的知识同学们还需要哪些方面需要完善一下呢,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学习目标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2、溶液特征;3、溶液的组成;4、溶质、溶剂的概念;5、溶质、溶剂的状态;6、溶液的质量关系;7、把氯化钠溶解于水后,为什么看不见氯化钠了?

自主学习:学生依据多媒体课件所出示的问题串,独立看书完成前6个目标。教师强调:看完书后要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做出评价。前6个目标属于自主学习,第七个目标可以采取同桌之间的相互讨论方式。

展示成果:再合上书本的情况下,提问学生每一个问题,并且及时出示正确答案以及评价。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做一下补充: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可以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当两种液体互溶是,只要有水,水通常作溶剂。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不能做简单的相加。

二、溶液的状态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的?4、对于所有的固体物质都适合这种转化方式吗?5、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饱和溶液?6、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7、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如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采取同桌互助的学习方式。

展示成果:在合上书本的情况下解答以上问题。并及时予以评价,给小组加分予以鼓励。

教师强调,对于熟石灰这种特殊的物质,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少,因而,针对特殊情况一定要特殊处理。

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看试管底部是否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二是,继续添加同种溶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

三、溶解的过程伴随能量的变化

1、吸热和放热同时发生的吗?如何确定?

2、溶解于水明显放出热量的是哪些物质?明显吸热的是哪种物质?

3、生石灰溶于水也放热,与上述溶解放热的实质一样吗?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采取同桌互助的学习方式。

成果:

在合上书本的情况下解答以上问题。并及时予以评价,给小组加分予以鼓励。

教师强调:生石灰溶于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并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熟记几个特殊的例子。

同学们,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你是否掌握了呢?

拓展延伸:

1、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后:(图略)

A.氢氧化钠固体 B.蔗糖固体

C.硝酸铵固体D.氯化钠晶体

(1)使U形管内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_____;

(2)使U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_____;

(3)U形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物是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C.溶液中存在固体溶质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将饱和溶液中的水蒸发一部分,剩余溶液一定还是饱和溶液

当堂练习,并展示正确答案。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何收获?请谈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复习课,基于学生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对溶液的知识还没有遗忘太多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巡着知识串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自主复习和巩固强化练习结合在一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主要是及时的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对学生做出真准确的评价,评价一方面是既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这样对学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之间也通过互助活动进行交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滴水成“冰”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硝呋太尔中残留溶剂测定
源于生活的课前初探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归类解析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干与腐竹中溶剂黄2及溶剂黄56
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纳米氯化亚铜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非溶剂对浇铸SPEEK 膜性能的影响
对饱和溶液性质的补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