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能力内涵及策略探微

2016-05-30 15:35杨学调
甘肃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职业教育

杨学调

【关键词】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就业能力;内涵;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27—01

中职生要面临从校园环境到职场环境的转变,从学生角色到员工角色的转换,从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延展。如何立足职场,保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就业能力的指导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就业能力,简称就业力。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认为,就业力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美国等后来的学者认为,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当代学者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中提出: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本文阐述的就是中职生最初获得就业和维持就业所需要的学习、实践、适应、应聘等就业能力。

二、就业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就业心态不端正。中职生职业定位不准确,薪酬期望值与专业知识技能、岗位贡献不相称,专业相关的辅助岗位不愿做,不具备从基层做起的意识;职业操守不忠诚,随意辞职、离岗,这山望着那山高等等。

2. 专业技能不扎实。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不扎实,如机械加工类专业就业能力的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不扎实,不会按照工件加工工序识图;专业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不牢靠,如焊接专业下料放样技术不过关,致使无法施焊,而且焊接作品质量不过关,外观不美。

3. 缺乏实践。中职生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习得,社会实践机会少,对于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的技术装备知之甚少,就业中短时间很难适应。

4. 职业理想不远大,职业目标不明确。就选择专业而言,极少数学生是自己做主选择专业,根本谈不上职业理想。少数有职业理想者,缺乏职业生涯的近远景规划,以至于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仍然对职业目标模糊。

5. 综合素质水平偏低。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吃苦精神、敬业精神、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缺失。

三、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就业能力教育的策略

1. 依据企业调研结果施教。“没有质量的生产就是破坏”,这是三一重工有限公司的宗旨!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这是所有企业的首要共识。此外,要培养学生以从事专业工作为荣为乐的感情和甘于吃苦的精神、再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等,强化就业能力。

2. 依据就业指导课程模块化内容而施教。就业指导包含“职业礼仪”、“职业安全”、“心理学”、“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六大版块不拘一格施教。

第一版块,职业礼仪重点有聘用礼仪专场。请专家讲座,播放不同行业礼仪服务规范,模拟面试场景中自我介绍环节礼仪的面对面指导。平时生活中就养成着装整洁得体、发饰美观大气、语言肢体表达自如的良好习惯,增强应聘能力。

第二版块,职业安全主要内容是职业健康教育。针对学校开设焊接等机械类专业的实际,请专业课教师做专场演练,如焊接粉尘、焊接雾、噪音、有害光、飞溅物等威胁,强调防护面罩等劳动保护安全的重要性;如电工工作用电安全,日常用电安全等;计算机专业学生有效预防颈椎病、鼠标手等职业病等等,让学生默记企业生产安全标识,用安全危害结果电教图示做警示教育。

第三版块,心理学部分主要是学生就业前思想准备和最初就业中的角色适应。职业纪律和学校纪律的不同约束效力,学生向员工角色过渡的适应准备,企业员工之间与学校同学之间人际沟通方式的区别等方面做好引导。

第四版块,职业道德与法律部分重点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树立职业维权意识。教学中,用行业典型来激励、组织职业道德重要还是职业法律重要的正反方辩论,学生通过自主搜集材料,自然认识到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同等重要性。

第五版块,用哲学中的实际观、辩证观等观点指导学生选择职业。实际观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辩证观教育学生顺境不自满逆境不气馁;历史社会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将个人人生目标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将个人的职业责任、职业价值观同企业命运、祖国荣誉联系起来。

第六版块,规划职业部分从五个方面引导:分析性格,技能与岗位吻合度,人际网络资源,发展目标,坚持。

3. 依据就业能力存在问题而施教。(1)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用人单位认同的首先是所学专业技能与工作的相关程度,也是就业能力持续的根本。(2)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与个人特质。教学中用“案例链接”警示学生,准确评价自我,分析职业能力和性格倾向,搜集有用的职场信息以进行恰当的职业选择,在重新获取新的就业岗位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3)责任意识教育。(4)适应岗位、适应环境能力的教育引导。(5)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习惯教育。中职生学习生活习惯的确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听不懂不问,做不会不练;宿舍床铺凌乱、烟头满地、各种充电器爬墙绕地;香烟不离口,手机不离手……这些不良态度与习惯一旦带入职场,于公于私无疑都是不益的。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职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