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题

2016-05-30 20:16翟爱勇
甘肃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课

翟爱勇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86—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强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而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则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本文就如何确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这一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到的一些小策略。

一、主题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选择的主题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实践经验,使学生有信心、有兴趣,能够做出很好的研究成果。相反,如果选择的主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大”和“新”,就会使研究缺乏条件的支持,难以开展,甚至半途而废,结果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热情。

二、主题要由即时“暖问题”引发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及问题为核心,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敏锐捕捉生活中即时发生的一个需要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挖掘其研究价值,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开展“洒扫应对,日行一善”少先中队活动中,学生把自己的活动照片带来和同学分享,其中一位学生的照片拍的喂瘫痪老人吃饭。借此机会,笔者决定开展一次以“奉献爱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事情就发生在身边,学生兴趣很高,参与积极,效果特别好。这些即时“暖问题”的实践探究,既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又培养了学生敬老、爱老、奉献爱心的良好品德,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识。

三、主题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活动主题的确定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活动主题太大,学生的能力有限,难以落到实处;活动主题太小,没有探究的难度,价值肤浅,活动限制过多而导致学生兴趣点下降。所以在选择主题时,应注意完成主题的可行性,既要考虑客观条件,又要注意参与研究的学生的能力、特长、水平、知识、兴趣等,不要选择那些“假大空”的课题。校园里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用笔浪费等现象大量存在,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就此类问题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在确定研究主题时,学生七嘴八舌,笔者把他们说的活动主题都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析哪些主题是合理可行的,哪些不合适,为什么,怎样修改。通过分析,最终把“调查校园浪费用电的问题”修改为“调查我校浪费用电的问题”。通过由抽象到具体、由空泛到实际的“缩水”过程,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确定切实易操作的主题的方法。

四、主题要由学生自主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倡导学生对主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具体体现在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更符合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来源于社会,而且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都不失为很好的研究主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积极探索,使“良好的开端”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一半”。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课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