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 22:06刘阳陈兴持
甘肃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定义运用案例

刘阳 陈兴持

【关键词】 微课;教学;定义;运用;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119—01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放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开始寻求新的途径,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微课有着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它常常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使历史教学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微课定义

微课将视频作为主要的载体,根据教师所讲要讲的内容,以某一个知识点为核心而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和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是教学案例片段,它包含了教学知识点的选择,素材的应用以及课堂的测试和学生反馈等,对教学活动起到辅助作用。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自觉能力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感性程度要大于理性程度。这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科目的兴趣对本科目的学习影响比较大,所以,适当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意义熟悉掌握,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很难对历史学习提起兴趣。微课通过对历史故事和知识的视频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新颖有趣的内容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历史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案例分析

1.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内容,主要是讲了我国秦汉时期,古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体现了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域外文明的交流情况。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开拓西域的过程以及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人物和背景。

(1)微课的设计。搜集和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或者是影视资料,然后制成小视屏。要严格控制视屏的时长,选择的素材内容既要有视觉冲击力,又要有代表意义,能够突出主题。

(2)微课的引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对本课所讲内容作简要介绍,然后播放微课,并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介绍相关内容, 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可以提问学生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看法或者是对视频中某一图片信息的感触。

(3)课堂设计。教师在微课播放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小组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让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历程,看过视频后的感想。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并做必要的总结和评价。然后回归到课本内容上,结合微课对课本内容做深入的讲解。

(4)案例分析。首先,教师选择针对性强的微课素材,能够使微课和课堂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微课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微课内容不偏离主题。其次,控制微课时长,在微课起到相应作用的同时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三,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加深学生对微课内容的印象,为接下来的课堂讲解做好铺垫。

2.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例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具有深远影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代表意义。它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内容。

(1)微课设计。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视频。可以将视频中关于致远号冲向敌舰的视频节选出来作为微课的素材,并且配合相应的中国北洋舰队被全歼以及中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照片资源,制作成一个简短的微视频。

(2)课堂设计。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微课,播放微视频。然后让学生发言,谈论观看后的感触。然后进行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知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微视频来讲,反复利用微课,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课后,让学生写课后感想或者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小论文。

(3)案例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微课设计中,加入战争场景,能够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印象,并且在课堂开始就引入微课,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然后在讲课过程中,通过微课的反复引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布置课后感想和小论文,使学生复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为历史课堂学习提供很好的补充,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加强学生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定义运用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