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构建

2016-05-30 02:34孙庆国鲍伟唐红玉卫保卫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改革

孙庆国 鲍伟 唐红玉 卫保卫

摘 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分析目前服装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指出《中外服装史》课程作为服装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要紧贴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清晰课程性质及定位,围绕提升学生设计能力的主线,重构教学内容,增加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并通过调动多种教学方法与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等手段,充分发挥课程服务专业、服务人才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服装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2346(2016)02-0073-03

1 义乌纺织品出口现状

1.1 优势

义乌是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大市。有史以来,义乌地区的加工行业在浙江省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大量具备良好加工技术的劳动力。义乌自营出口的商品中近一半为纺织品,大量纺织品的出口使义乌在这个行业占据了一部分国际市场,这部分国际市场的占据给义乌市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契机。纺织品的出口增加了义乌市的财政收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硬性的保障,提高了义乌市在浙江省的经济地位。

在义乌纺织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与义乌地区高度发达的加工行业有关。加工贸易为义乌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劳动力外出培训等促进了义乌纺织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另外,劳动力输出还有助于义乌纺织行业引进先进的管理水平,学习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

纺织工业长期以来是义乌地区的支柱产业。纺织品出口不仅给义乌市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还间接促进了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按当前水平估算,纺织品出口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能给义乌市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一个百分点提高,利润相当可观。

1.2 劣势

义乌很多企业主都是农民出生,没有很系统的经营理念,纺织行业没有大规模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不大。义乌市境内以丘陵为主,东南北三面环山,土地等自然资源有限,受到水、土地、电的制约,多家义乌纺织品原料生产企业将生产基地设在江苏、江西等地,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委托加工费,还使义乌企业难显集群优势。

义乌纺织行业没有集群优势还体现在商位分布杂乱,目前义乌纺织品经销商除了在宾王市场和商贸区3街、5街、7街相对集中外,还散布于工人路、化工路、江滨西路等处。这不利于集聚国内外采购商人气,形不成义乌纺织行业自身的竞争发展优势,对义乌纺织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也是一大障碍。

义乌纺织品生产规模小,花色单一,没有特色,这使得义乌纺织品缺乏根本的竞争力。目前,义乌没有形成有规模的面料生产基地,未在本地形成新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纺织面料生产、印染、销售这条完整的产业链。

2 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国际障碍及原因

2.1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义乌纺织品出口产品中一半是加工贸易,其中贴牌加工占了很大的比重。在一般贸易中,很少有义乌自己的品牌,利润空间小,竞争力较弱。就竞争力而言,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更接近欧美市场的地理优势正在抢占义乌纺织品的出口市场。近年来又出现了墨西哥、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南非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纺织品出口国,它们享受着比义乌更优惠的政策,其部分出口市场又与义乌重叠,逐渐成为义乌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对手。同时,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受到东欧、土耳其的蚕食,由于他们具有费用低、交货期短、距离近、关税低的优势,逐渐挤占了一些义乌在欧洲的传统市场。

2009年统计,欧洲已经超过亚洲成为义乌市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义乌出口单个国别出口总量的排名依次是美国、阿联酋、俄罗斯、德国、乌克兰、西班牙、韩国、英国、意大利和印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人民在服装方面的消费紧缩。金融危机虽然对义乌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义乌纺织企业造成了挫折,特别是那些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小企业,由于没有订单,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遇到了威胁,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革,结构调整遇到了障碍。

2.2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抑制了义乌纺织品的出口增长

以欧盟为例,出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原本欧盟的某一成员国从义乌进口纺织品,但是由于欧盟的发展壮大势必会转向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口。特别是随着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从我国出运到保、罗两国的相关类别纺织品也将被纳入《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管理,出口数量增幅将被限制。这样一来,伴随着欧盟的扩容,义乌纺织品出口将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2.3 贸易方的贸易政策对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保护国内纺织品的发展对义乌纺织品的出口加以限制,其中在义乌规模最大的袜业就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2004年10月28日,美国开始对中国出口的袜子实施进口数量限制。这极有可能引起其它国家的效仿,对义乌袜业以及相关的义乌纺织品出口造成很大的损害。

近年来国际上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那些针对产品的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对纺织品、服装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因为纺织行业是高污染行业,产品生产中的印花、染色及后整理等工艺所涉及的污染问题和成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些国家为此出台了标准不一、形式不同的针对产品的环境要求。目前,由于义乌纺织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纺织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相对于国外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如何达到国际市场对纺织品的高技术要求成为义乌纺织品出口的一大障碍。

3 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内部障碍及原因

3.1 两头模式对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纺织、染整、设计、缝制是纺织品生产的4个环节,其中染整和设计对资本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义乌纺织行业大体分成2类,一类是内营企业,一类是外商投资企业,他们基本上都从事纺织和缝制这2个环节,另外2环节均由发达国家负责。这样的两头模式使得义乌的纺织行业始终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或者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任重而道远。总之,两头模式降低了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利润,阻碍了义乌纺织品的产业链的连续和规模的扩大,在义乌纺织品出口增长的道路上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3.2 比较优势的消失对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义乌纺织品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方面。棉花是纺织品的主要原料,其在棉纺企业成本结构中占比高达65%~70%,近年棉花价格持续上涨。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特别是随着2008年《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过去不合理的、扭曲的用工模式逐渐扭转过来。原料价格的上涨、进口面料的增加、劳动力成本提高,使得义乌纺织品行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弱化,这将成为义乌纺织品出口道路上的绊脚石。

3.3 国家政策对义乌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更会阻碍义乌纺织行业的发展及贸易走势。有关部门测算,人民币每升值 1%,纺织业利润下降2%~6%。义乌市纺织品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人民币升值必将使本身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2008年中欧达成的纺织品双边监控协议,欧盟2008年对中国出口的8类纺织品不设数量限制,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的准入条件进行了6方面资质限制,这标志着中国纺织品出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义乌纺织品出口也是很好的机遇。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不论空运、快递,凡是超过50件(条、公斤)的需出具出口许可证,繁琐的出口许可证等程序的办理会迫使他们重新作出选择。

国内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物价消费水平以及越来越高的贷款利率都给义乌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参考文献

[1]陶后夫,周律江.义乌纺织品出口额逆势高增长[J].浙中新报,2008(11).

[2]义乌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http://www.wjmj.yiwu,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海关.http://www.jhc.gov.cn.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export of Yiwu textil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obstacles in the export and the causes so as to enha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iwu textiles export.

Key words:Yiwu; textiles; export obstacle; cause

(责任编辑:竺小恩)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