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实践探究

2016-05-30 00:25闵丹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二次函数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闵丹丹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更加重视. 并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次函数的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文章主要对初中数学中的二次函数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实践

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是初中数学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信心不足. 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及时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充分了解二次函数教学的特点,保证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质量.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中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并且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非常重要.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每年中考的必考知识点,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学课件也应该跟随前进的步伐. 教师在二次函数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的生活情况,创设与函数相关的情境,并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知识. 平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二次函数的图像,感受到画出图形的乐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图像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类似,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数形结合形象地记住了二次函数的图像. 另外可以加深拓展,联系之前学习的函数进行对比,在学习二次函数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y = ax + b,正比例函数y = ax,反比例函数y = ■,那么对于二次函数y = c + bx + ax2,若式子中的a不为零,这个式子就是二次函數;若a为零,则是一次函数. 所以二次函数只是一个比一次函数复杂一些的函数. 同时进行解释和说明,解释式子中的关系变化,前者为自变量,后者为因变量,两者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同时教师应安排好课后的练习,并注意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承受适当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 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知识

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和初中数学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次函数和其他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若分辨不清很有可能出现理解的误区. 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二次函数和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如让学生明白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了解函数是表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教师再利用归纳法对其区分,让学生明白函数可以通过未知数次数、常数项等要素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同时应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数形结合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思想,教师可以利用图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二次函数知识,通过结合图像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充分理解二次函数的相关性质. 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遇到二次函数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并标出二次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形状和位置. 如函数y = c + bx + ax2,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式子画出相应的图像,并明确函数图像的顶点位置、开口方向、对称轴等信息,让学生能够结合图形巧妙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同时应结合函数图像,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判断,形成清晰明确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多样化提高学习效率

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获得多种解题的方法.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应根据初中数学的特点,进行分层式的教学,充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程序,并且应向学生介绍实际生活中所应用的二次函数的范例,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二次函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学会从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建立起二次函数的知识体系,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同时让学生不断积累分析判断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长远发展. 教师还应丰富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黑板和口头讲解来进行教学,这种方式无法将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辅助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具有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功能,丰富二次函数教学资源,提高初中数学效率,并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初中二次函数的具体内容来设计制作PPT,然后在数学课堂上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知识点,并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点和相应的图像共同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 如教师可以给出y = c + bx + ax2这个二次函数式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将y = bx + ax2的函数图像画出来,然后比较这个图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于数学二次函数教学中比较复杂的函数内容应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引起学生探究和思考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函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正美.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A版,2014,04(8):45-46.

[2]谭小霞.浅谈初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21):71-72.

[3]李刚.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8):88-89.

猜你喜欢
二次函数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二次函数》易错题专练
《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