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媒体平台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2016-05-30 06:28吴乔昊
科教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自媒体大学生

吴乔昊

摘 要 如今自媒体网络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高校校园已成为自媒体用户群体最密集的区域。本文针对时下热门的自媒体网络平台,结合大学思政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自媒体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如何运用自媒体网络平台以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最后,笔者结合体育院校的教学特征提出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水平的方法,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育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生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1.003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in Self-media Platform

WU Qiaohao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Nowadays, we media network platform has been infiltrated into all areas of society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the campus has become the most intensive area of the user communit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we media network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network environ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how to use the media network platform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 edu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we media;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随着网络与生活联系的日益加深,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自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固化模式,其参与方式更加平民化,内容更加个性化,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用自媒体平台发布或分享对任何问题的观点。这也是当前QQ、贴吧、微博、微信朋友圈、微视、美拍等自媒体平台能够吸引广大用户群体的原因。

高校是人才和信息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学生掌握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元素,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高校学生成为自媒体平台主要用户群体之一。而自媒体网络平台就像一把“双刃剑”,能积极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大学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拓宽知识面,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交流平台中,容易被网络信息所误导,甚至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自媒体网络环境下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网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1 自媒体平台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1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是自媒体平台的特点所在,这让大学生用户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然而他们正处在自我道德判断力养成的重要阶段,容易在自媒体平台中做出非理性行为,导致其价值观扭曲、判断力减弱、社会责任感不强。在大学生常用的自媒体平台,如QQ、贴吧、微博、微信上出现诸如“尼玛”、“屌丝”、“SB”等谐音的鄙俗词汇广泛流行,这些词汇还被引入到日常生活中,以表达他们的不满情绪。这些鄙俗词汇的不断出现冲击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使得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缺失,长此以往会使他们迷失现实生活的方向。

1.2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变得更简单,而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将交际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起话题,让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参与其中。虽然虚拟网络交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结识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其交流的深度和质量难有保证。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课堂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课下各自沉溺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中,很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因此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就业。

1.3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自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分享虚拟空间,而在大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容易传播一些负面信息进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同时高等教育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缺乏道德自律,自我教育能力较差。那么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虚拟空间,大学生容易受到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导致行为不当,会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

2 自媒体平台中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2.1基于自媒体平台特性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加强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这一紧迫任务是基于自媒体平台自身特性之上的。虚拟是自媒体平台第一属性。自媒体平台中,人与人之间可以匿名交流,同时自媒体平台缺乏道德监督和评价体系,因而容易导致行为主体可能会逃避现实社会的责任,做出不当言行。再者,自媒体平台中信息泛滥、鱼龙混杂,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的信息,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总之,自媒体平台的复杂性要求行为主体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具备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2.2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主体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当今大学生受网络平台的影响,而变得见多识广,他们不再一味地盲从,而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喜欢独立思考,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教学中,他们往往对老师的某些说法、观点不屑一顾,“灌输”和“说教”等传统教学方式早已不受他们的欢迎。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掌握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和行为规律,让他们认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基于自媒体平台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是大学思政教育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过程。面对复杂的自媒体平台环境,大学生需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出正确、客观的判断,以实现他们良好的个性化发展。

3 体育高校网络自媒体平台下自我教育的实现

3.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中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只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身处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自我教育意识,确保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接用自媒体平台诸如微信公众信号借用自媒体平台诸如微信公众信号、微博、校内网建立信息平台,通过宣传推广获得学生用户的广泛关注,实时更新状态,发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讨论话题;进行网络安全知识传播网络安全、人际关系处理、心理健康等当面的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开通专业的咨询通道,保持与学生的良性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实时动态,对他们出现的不良言行及时进行制止。其次,加强互联网信息传递的技术监督和检查,利用网络手段及时的剔除不良信息。体育高校学生相对其他高校而言,行为较散漫、个性更张扬,做事易冲动不顾及后果,增加高校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参与自媒体平台之中健康地参与自媒体平台建设之中。

3.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网络媒体平台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大学思政教育的新任务,思政教育工作者是这个任务的执行者,加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是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首先,组建一支熟悉自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思想道德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其次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断加深理论修为,掌握自媒体平台的变化趋势。通过建设一支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自媒体平台规律的新型教工队伍,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媒体平台中的思政教育工作。

3.3 转变教育模式,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传统教育模式,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由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模式,是对当今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对中学生来说,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辨别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彻底转变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批评、自我更新,引导大学生安全健康地参与自媒体平台建设。

4 结语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媒体平台,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中进行良性沟通交流,通过线下课堂教育与线上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利用自媒体平台。只有将现代教育与自媒体平台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这种线上与线下教育的结合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体育院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其昂.教育与理论创新(第二辑)[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泽泉,钟金雁.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认识与网络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6):25-28.

[3] 陈松英.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3):92.

[4]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金祖庆.网络社会大学生自我教育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5.195(4):06-109.

[6] 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 宫向阳.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范式[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2002.4(4):24-27.

[8]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祖嘉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7):9-11.

[10]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邱伟光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 胡新华等.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越轨及其社会控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    报,2002.21(9):30-36

[13] 吴翊华.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及高校德育创新[D].苏州大学,2007.

[14] 毕明生.试论大学生德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15] 孙其昂.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M](第二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6] 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2004(3):76-78.

[17] 李涛.对构建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    21(2):20-24.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自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