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2016-05-30 10:48彭佳良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竞争力指标体系

彭佳良

摘 要:中心城区是一个大都市发展的起点和焦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通过构建中心城区指标体系,应用国际上通行的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分配,采用线性加权评价模型对2015年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项评价、位次排序、区际差异和分析解释,以对其进行经济社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竞争力;中心城区;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09-03

决定一国或地区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是竞争力。古代军力是竞争力的第一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社会因素在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竞争力的内涵逐渐扩大。综合竞争力研究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研究热点,给决策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与定量的分析工具。本文用2015年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的数据建模,进行经济社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中心城区是一个大都市发展的起点和焦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文化、商务、信息、流通、科技、金融及人才等各种优质的经济社会因素在中心城区集聚并发挥最大效益,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城市乃至整片区域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空间距离对区域、国家的制约不断削弱,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城市间新的竞争变得非固定性,赋予了每一个竞争者新的发展机会。研究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为了增强中心城区的主动作为意识,释放出新的能量,并挖潜所有潜力,探索出新经济、新发展和新常态下的中心城区发展路径,以较小的投入,创造性地配置利用优势资源,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准确把握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方向和城区运营力度,创造社会财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构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和综合性,还需考虑选取的指标能体现出中心城区特有的投资、人才的吸引聚集能力,经济辐射能力以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基于多种发展视角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者能够通过一个评价模型的分析来了解中心城区各项指标的发展能力,从而为其提供决策参考。

因此,本文经过多轮反复筛选、增删、修改、调整和系统整合,将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分为6大部分:(1)经济实力竞争力是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部分,经济基础的起点越高,发展能力越强,发展效果越好。(2)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与现有的投入十分相关,其所产生的效益或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需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但一旦产生效益将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资源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力,资源环境竞争力为中心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4)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促进提高居民福祉的有效考量指标。(5)居民生活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反映了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民生活改善及贫富差距等的情况。(6)满意度竞争力是为了更好的把握区域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个人体验评价结果,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改革服务质量和方向,使得整个区域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提高区域对居民的服务竞争力。根据对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定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中心城区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及满意度竞争力的函数,其公式如下:

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F(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满意度竞争力)

根据上述函数,构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为:一级指标层(A)、二级指标层(B)、三级指标层(C),3个层次,6个子集合,36个指标(见表1)。

(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把若干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设计了一套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表,咨询了18位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专家意见后,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当个别指标的权重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运用了算术平均法进行合成。

(二)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指标体系中36个原始指标的单位和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运算;并且各指标对竞争力评价的贡献各不相同,有“越大越优”的正指标。例如,人均GDP等,有“越小越优”的逆指标;又如可吸入空气颗粒物(PM2.5)年日平均值等。本文采用极值差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单位和量纲带来的影响。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标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模型

本文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模型应用国际上通行的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分配,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如下:

(一)9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竞争力排名及结构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9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2)。

评价路径从总层次展开,分项是比较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中的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及满意度竞争力。总的评价是各分项评价加权合成后的结果。

表2中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9个副省级城市的中心城区内部交流数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由于不同中心城区间的差异、各区统计口径与范围的不一致性,模型中部分数据存在缺失现象,本文采用个案剔除法、均值替换法及多重替代法进行处理。

(二)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

从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50.48,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随后是深圳市福田区、广州市天河区、天津市和平区、北京市东城区、广州市越秀区及上海市徐汇区,其中深圳市罗湖区最低,评估值为24.27。

(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各分项竞争力

各分项竞争力的结果显示:经济实力竞争力最强的是天津市和平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66.61,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三;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91.44,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四;资源环境竞争力最强的是上海市徐汇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37.19,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二;社会发展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37.3,其次是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三;居民生活竞争力最强的是天津市和平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71.19,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二,综合评价值为69.23;满意度竞争力最强的是深圳市,其综合评价值达到8.442,其次是北京市。

(四)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发展建议

中心城区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有内涵和复杂的评价指标,不能认为只要综合排名第一,竞争力就绝对高。各个中心城区可以根据二级指标和各项具体指标指数排名找出优劣势,分析其内在原因,从而提高自己区域的竞争力。

1.加强主动作为意识,提升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加强城区的主动作为意识,在创造性的配置利用资源上狠下工夫,不断创造条件、寻找机遇,突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强化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管理协调机制,把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

2.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竞争的优势。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高端产业环境的规模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要不断提高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主导和先导产业的比重,努力营造与高端产业相协调的一流投资、生活环境,给高端产业、高端人才营造一个相对优越的外部环境,创造社会财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并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3.确保中心城区区位及优质资源的竞争优势。中心城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核心地位,土地成本较高,人才、技术、信息及资本相对集中,在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承担的都是高附加值的环节,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核心、主导和战略资源,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创新具体的工作措施,与辖区企业、居民共同协作创造出每个中心城区的独有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金怀玉,韩兆洲.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9,(20):23-24.

[2] 倪鹏飞.2004、2005、2006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4).

[4] 梁江,孙辉.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Abstract: Center ci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focus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has been living in the core and leading position. By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center city, prevail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alytic method and Delphi (Delphi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distribu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linear weighted evaluation model of 2015 nine deputy provincial city center cit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evaluation of sub, ranking,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the analysis explanation, with the t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of the of the.

Key words:competitiveness; central city;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竞争力指标体系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学业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日本竞争力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