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的职业观与高职院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

2016-05-30 04:38孟文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孟文玉

摘 要:“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是周恩来总理1939年绍兴之行时为其表侄王京题写的。“精益求精”蕴涵着至诚至善、精细严谨、创优创新、追求完美的理念,体现出锲而不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也正是周恩来职业观最突出的体现。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周恩来职业观的视角入手,探讨当下高职院校在教育与实践过程中,如何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职业观;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C975,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90-02

20世纪下半叶, 国际劳工组织最早提出了“职业观”一词。由于职业观涉及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等多方面的综合概念,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研究者都是通过多个视角和维度的概括来对职业观进行界定。如王晓红认为,职业观是指一个人对于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理想等[1]。

周恩来总理波澜壮阔而伟大的一生带给我们无数学习的财富,他对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观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是周恩来总理1939年绍兴之行时为其表侄王京题写的。“精益求精”蕴涵着至诚至善、精细严谨、创优创新、追求完美的理念,体现出锲而不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也正是周恩来总理职业观最突出的体现。

1971年 7 月9—11 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进行了多次会谈。10 日晚,双方就此次基辛格秘密访华的联合公告问题进行了商谈。联合公告如何措词,双方出现了争议,其中一处是尼克松来华访问是谁主动提出来的。中方在起草原稿时,说明是尼克松主动提出要求,由中国邀请。基辛格提出异议,说这样写让人看了觉得尼克松总统像个旅游者,美方不能接受。周恩来充分考虑到尼克松面子,将原稿改成中方“获悉”尼克松总统要来访,由周恩来总理邀请。仅仅“获悉”二字的改动,解决了使大家为难的问题。双方都对这一修改拍手称妙。拿到修改后的公告稿,基辛格非常满意,他干脆在“接受邀请”前加上了“愉快地”几个字。7 月 16 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了一则内容相同的公告:“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 1971 年 7 月 9 —11 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 1972 年 5 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2]“获悉”二字不仅化解了尴尬,更体现出周恩来对工作、对文字宣传的精益求精。

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提升消费品品质”时,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治国安邦的文件之中,显示“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此,“工匠精神”进入了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专家学者讨论和研究的热词。

何谓“工匠精神”?有两个热门例子可以一窥究竟。一个是瑞士表。瑞士手表驰名天下,畅销全球,这缘于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的精心打磨与雕琢,这种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瑞士手表制作者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就是“工匠精神”。另一个是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这是庖丁对梁惠王惊叹其宰牛高超技艺的回答,更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心到、神到、反复实践、精益求精,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正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了瑞士最顶尖的名表和庖丁最精湛的宰牛技艺。因此,精益求精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最核心的要素,它蕴涵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态度,更是对自己职业情感、职业理想的认知与笃定,是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和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一)周恩来总理的职业观教育

1.学校精神的培育与引领。作为周总理故乡的一所高职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高票将“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奉为学校精神表述语,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崇尚实践永不懈怠,锲而不舍追求完美。同时,学校还在校园中心广场敬放周恩来总理雕塑,与总理题词“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相映成辉。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校园灯箱、教室氛围布置上,随处可见这一精神的生动表达。这不仅有助于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更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师生学习和工作要有一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恒心和毅力,追求精益求精的境界。

2.周恩来五观教育基地的生动教育。为了更好地弘扬周恩来总理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还为师生量身打造了周恩来五观教育基地,从总理伟大的一生中提取出了职业观、学习观、教育观、科技观、群众观等五大内容,并将周恩来总理的职业观归纳总结为“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通过周总理生平实例,生动地为师生传递和诠释精益求精的职业观对总理的影响。此外,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组织思政部老师开设周恩来职业观素质教育讲座等,让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地理解“精益求精”,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二)专业文化熏陶

1.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专业文化场馆与文化氛围营造十分重要。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会计这一龙头专业教学实践上,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做账实训室,建设了现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着力打造货币文化、会计3D文化、会计学之父潘序伦文化等特色文化场馆,把课堂教学搬进场馆,让学生好学、乐学,学校因此连续5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并在近期获得金奖。

2.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离不开好师傅的传帮带。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文化馆里,我们时常能看到穿着工装的老师傅和技艺精湛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汽车4S店里的明星员工,是学校聘请来校任教的“能工巧匠”。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师傅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刻地影响和教育着学生。

(三)社会实践锻炼成长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形成,需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除了营造赛训竞技的良好学习氛围外,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培养和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供出彩成长的舞台,如暑期三下乡、职教宣传周、专业社会实践月等,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未来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意义,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里,一技之长带来的奉献快乐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大学生就业应确立的心理准备和意识[J].职教论坛,2003,(4):18-19.

[2] 胡祥鸿.周恩来用词精益求精[J].办公室业务,2011,(1):17.

[3]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周克耀
光影视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