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市场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2016-05-30 04:38钱小轮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培养

钱小轮

摘 要:设计始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去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纸面上,更不能依赖软件,而应做到实处。因此,强调学生在会展设计实践教学中接轨市场,为目标市场服务,满足受众消费需求的重要性,提出实践培养与行业、岗位相衔接,真正提升学生市场应对能力的途径与手段。

关键词:会展设计;市场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92-02

近10年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随之,会展教育也得以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14年止,我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有229家,在校生达14 293人,其中,高职院校167家,在校生11 087人。行业的发展带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其中,会展设计人才的需求大增。以此为契机,各高校展示设计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一些艺术或非艺术类院校相继开设会展设计专业或相关设计方向。而在这快速发展的繁荣之下,有许多问题日益凸显,急需我们去调整与解决。如教学脱离市场,学生创作脱离市场,作品的最终评定还是脱离市场,大多数是技术的炫酷与模仿,更多的是师生间在校内的切磋,没有将市场这个现代设计的根本融入到会展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会展设计实践教学中,应充分考量目标客户即市场这个对象的审美特性、产业特性以及消费特性,从原来一种较为纯粹的自我表现到以市场为准则、为市场做设计。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一种企业氛围,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角色去进行创作,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从创作模式、材料选择、成本核算、交流推介以及宣传推广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快速融入社会,真正脱离模拟、模仿的设计教学误区。

目前,在大多会展设计教学中,学生所谓的创新创意更多的是一种纯个性的创作行为,忽略了市场也忽略了客户的思想情感,基本不考虑市场反应、客户需求,也极少注重成本以及材料加工。我们的学生能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却很难将之转化为实际产品。设计过于理想化,不符合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天方夜谭式的创新创意,根本不能实施。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会展设计教学与设计实际脱节、设计创新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鉴于此,会展设计创新教学应立足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将市场这个概念融入会展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明确为客户做设计的理念。将每一个教学章节都以实际项目的形式来开展,按照项目要求,落实实训环节、进程及协作,确实提升学生的市场应对能力,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设计项目通常包括了调研、策划、设计、实施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设计师认真对待细致分析,因为哪怕极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设计的最终失败。而当前构成实践教学大多在教室里完成,学生几乎不走出实训室便完成了整个创意,更多的是闭门造车。既不考虑市场导向、顾客需求,也不推敲功能结构,更不涉及成本问题,如此的设计只能是纯粹的自我欣赏,很难真正融入实际的设计环境。

我们开设会展设计教学,不仅要能够使学生将设计理念合理表达出来,更需要有根据的设计,知道它从哪里来,可以到哪里去,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调查研究是获得感性认识、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更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因此,要解决问题首先便需要发现问题,明确设计对象的具体问题、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出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为具体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如会展设计,在前期阶段要对参展商、参观对象以及展品特性等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确立设计概念。其次便是策划方案的确定。这里的策划既可以是文字文本的形式,也可以思维理念的形式,关键是学生在设计操作之前能对自己的设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落实各个设计环节,明确设计目标。可以说,这是整个设计项目的关键所在。对一个会展设计项目而言,设计对象不仅涉及用场地条件、使用者、季节环境、观众来源等显性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脉等隐性因素。因而,通盘考虑显得至关重要。再次是分工合理、团队协作。课题化教学通常以团队创作的形式进行,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团队,按照成员特点确定各自分工,各负其责,在组长的统一安排下按部就班有序地落实项目。通过若干项目的团队合作,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了然自己的特长与不足。这为将来快速适应职场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有助于完善自身的职业文化素养。

当前,许多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则过分强调“术”的重要性,相关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成为根本。闭门造车者多,未能真正将企业、产品、观众等因素融入其间,未能应对市场的需求去解决问题。针对于此,在当前会展设计教学中,切实有效地改变原有教学形式与内容,强化学生创新力、市场力十分必要。国外特别是一些艺术设计发达会展产业经济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在会展设计学生能力培养上都以商业设计运营模式来进行,从商业实际语境来进行教学,在实际操作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构架,完成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与课程形式上更接近于实际商业设计,因而,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对完备。我们应借鉴其有效的课程形式,对目前会展设计课程的教学在形式、内容、考核以及接轨市场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首先是教师教的环节;其次是学生能否具备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创作思维,能否牢固树立为市场做设计的理念。因此,前提是教师自身是否沟通市场,建立了创造性的教。

(一)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与素养,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以及市场实际操作的经验

教师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负有示范、引导与指导的责任,学生则往往以自己的老师为示范对象进行模仿与跟进,无形之中教师的行为与气质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态度;教师因循守旧则学生因循守旧,教师锐意创新则学生锐意创新。因而,教师在具备展示设计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会展营销、项目策划等综合知识体系,并具有开阔的眼界与经验,这是学生展示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二)教师应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去发现新事物、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教师在培养教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认识新事物、新理念、新元素,立足于专业特质,根据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不断调整。

(三)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形式与手段,以更具创造性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应主动将传统单向线性传播式教学转变双向互动式教学,以启发思维为重点,让课堂多一些质疑、多一些讨论和思辨,特别是在案例分析、演示、点评环节。让学生养成一个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市场限制当中去求新求变,提高学生独立决策与自我分析的能力。

会展设计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如何在会展设计课堂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最新的设计理念、发展趋势以及材料与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在会展设计教学中,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以企业的方式来培育新人;专业人士的上课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最新的行业资讯,也使课程带有更大的实战性,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与企业合作,共研会展设计实践教学并使之常态化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企业进校园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交流讲座,也可以是模拟演示,还可以走进课堂与我们的专任教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企业一线走进课堂,将行业前沿、热点问题、实践经验带进课堂,将项目洽谈的技巧、成本核算的方法、客户心理把握等通过某一个展会案例进行分解。例如,通过茶叶博览会将展会的成本核算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展会的盈利面、支出面,避免出现一个展会动辄获利几百万的遐想;通过珠宝展的招展招商,使学生明白客户群体调研的必要性、相关行业协会对于展会的重要性;通过医疗展的策划,可以让学生明白对于一个展会而言,没有良好专业知识,要真正融入该领域是很难成功的;其他还有诸如出国展、来华展的相关手续,招展的语言交流技巧以及微信、网络的宣传手段运用等等。只有在一线实战的企业员工才能讲透、讲彻底,也才更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工作手段。

会展设计方面理念更新迅速,新技术新材料更替快,必须力争从实际出发,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因而,必须注重产学研的结合,积极与会展设计企业进行合作,共研会展设计及其教学,深入发掘和大胆尝试本专业与会展企业和社会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模式与途径。

(二)相互协作、互补有无

企业有着非常强的实践经验与人脉资源,其内部人员分工协作,能根据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企业通过细化项目结构,将项目落实到各个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客户需求完成设计方案。其优势是人员分工明确,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该负责哪一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由零而整,最终落实项目。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因各负其责,一般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只负责该部门的相关工作,其所熟知与接触的只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此外,多为工作经验积累而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支撑。而我们的教师在这一块则相对具有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理论知识。因此,学校与企业、员工与教师都存在着极大的互补性,企业一线可以为教师、为学生带来真实可行的方法与途径,而教师也可以为企业、为员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使之融会贯通,利于把握全局。

大学是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角色在发生转换,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初并不能很好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那么,在就业之前就进入社会、了解社会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除了学校安排的实习、见习外,在课余时间到企业兼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从兼职转换到专职就顺畅的多。

会展专业学生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会展设计方面必须始终洞悉设计的最新动态和方向,始终处于设计意识形态的前列。在学习期间,学生到各会展设计类专业公司、企业去兼职,不仅可以及时更新设计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在兼职期间可以了解设计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接项目,如何与对方交流沟通。特别是参加企业实际项目策划—设计—制作—实施的整个实施过程,可以了解项目设计制作的流程与操作。同时,学生通过企业兼职可以得到一定经济报酬,特别是在其设计方案被采用的时候,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报酬,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思维。通过在学余兼工,使学生在学校就感受社会,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为毕业后的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会展设计教学是以展会宣传设计、展台设计搭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设计学科,其实践教学已经实行多年,模仿与实力以及纯技术表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当前学科间联系日益紧密的新形势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正面临着考验。设计创作脱离实际、未考虑市场,更多的是一种较为纯粹的自我表现。因而,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应充分考量市场因素,考虑目标对象特点,营造一种企业氛围,改变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设计人员的身份去完成设计项目。会展设计教学,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快速融入行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方.高职学生职业文化培养体系的要素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2] 陈莹燕.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3,(2).

[3] 雷鸣史,庆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改革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04,(6).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