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助推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2016-05-30 05:40李莉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党校县域

李莉莉

摘 要:县域党政人才队伍是县域经济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依赖的核心资源,所以,如何做好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就成为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客观剖析了目前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提出了党校如何在推动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党校;县域;党政人才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99-02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也是县域经济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党政人才队伍作为第一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兴县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因此,应狠抓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使用、管理好党政人才资源,推动党政人才资源向党政人才资本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一)县域党政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梯队配备不够科学

当前,县域党政人才队伍不但总基数较小,且党政人才的增长速度低于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从宏观来看,党政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其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效果受限。在县域党政机构的领导班子中,领导干部年龄偏大,优秀的年轻干部偏少,女干部的人数更少。涉农部门的人才严重不足,工业经济、财政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管理人才不多,而从事行政管理的干部较多。党政人才的梯度配备不科学不合理,且人才梯度储备不充足。

(二)县域党政人才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够充分

尽管县域党政机构中人才队伍的学历比以前大大提高了,但党政人才队伍的素质整体表现并不乐观,且参差不齐。经济管理类、农业技术类党政人才素质不够高,真正懂经营、会管理、熟悉法律知识、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高素质干部少,善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党政人才更是短缺。党政人才如果按专业知识作为分配布局标准,其在县域党政机构中的分配布局有的并不科学、合理。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工作与兴趣不对接等,会直接导致党政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开拓工作新局面的能力不能充分施展。

(三)县域党政人才队伍的培养缺乏规划性,支撑县域后续发展的人才储备不够

上级党委、政府对县域党政人才队伍的培养有具体的要求,但措施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较弱,在实际培养工作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对党政人才队伍的培养缺少规划与计划,有的即使有规划也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各级党政机构往往注重对领导干部的培养,而忽视对一般干部的培养,尤其是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不重视,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支撑县域经济后续发展的人才储备不够充足甚至出现“断层”。

(四)县域党政人才队伍中存在奋进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够踏实的问题

部分县域党政人才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总认为基层工作累、没奔头,工作态度消极;被动接受任务的多,主动找事干的少,缺乏进取意识和危机感。部分县域党政人才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对上级指示不是从当地实际出发,而是照抄照搬,满足于上传下达,不善于分析研究新问题新情况,工作缺乏务实性。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有很多,但立足于党校这一视角,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培养教育体系不完善,干部学习培训自觉性不够。三是部分县域党政人才宗旨意识不够强,自身角色定位不够明晰。

上述对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概括及所作的原因分析,都是着眼于党校这个视角而作出的。当前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在县域,潜力和希望也在县域。县域党政人才队伍是县域经济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依赖的核心资源,因此,如何做好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就成为关键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做好县域党政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党校作为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观念与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任务。作为县级党校,承担着提高县域党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党校应在推动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身重要作用。

(一)坚持党校姓党,切实发挥培训主阵地作用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党校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遵循教学规律,积极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教学布局、改进培训方式、加强教育管理,在教学培训中更加突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分量,更加注重对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教育,更加强化对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校应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方针,带头建设学习型机关,把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这四项要求贯彻体现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贯彻体现到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校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切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落实学习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县域党政人才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根据中央精神,应把学习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调查研究、岗位培训、主题教育、学习考核和成果转化等制度体系建设。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应积极宣传推广学习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各单位形成科学的学习制度体系理念,使各项学习制度相互衔接协调,形成完善的学习激励机制,做到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抓好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习考核制度这个关键环节,把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学习制度的执行力,从而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政人才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三)适时创新培训理念,积极探索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培养教育体系

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适时创新培训理念。通过学习创新理念,转变观念,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新课题新矛盾,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校应大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推动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党校应把提高党员干部系统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加强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培养,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同时,为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规律,县级党校应积极探索开展较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编制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培养的发展规划,做好支撑县域后续发展的人才储备培养工作。

(四)切实将党校建成学习型机关,进一步增强党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校作为党政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应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将党校建成学习型机关。通过树立学习型机关的典型带动作用,营造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强劲声势,以此引导党政人才队伍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另外,通过设立宣传栏、黑板报、学习园地,利用各种会议、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机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政人才队伍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党校应根据县域党政人才队伍培养规划,结合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员能将学习培训的所得转化为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做到在党校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党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2]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EB/OL].http://renshi.people.com.cn/GB/12468742.html.

[3]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19/c1001-27711717.html.

[4]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EB/OL].http://www.gov.cn/jrzg/2008-10/29/content_1134879.htm.

猜你喜欢
党校县域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培育壮大县域文化产业的探讨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