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网贷为何要瞄准大学生

2016-05-30 06:05谢留枝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谢留枝

摘 要:随着网络借贷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导致高校学生受不良网贷平台的诱导过度消费,陷入“高利贷”的陷阱。高利网贷入侵校园,瞄准大学生,其原因不是单一的,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利网贷;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156-02

随着网络借贷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打着“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等幌子,借助“网络+代理”模式,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使得被银行拒之门外、没有还款来源的大学生,受不良网贷平台诱导而过度消费,成了各家网贷平台争抢的客户,也陷入“高利贷”的陷阱。高利网贷成为在信用卡告别校园七年后更为凶猛的“野兽”,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

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严重缺失。在我国的工商登记中,没有网贷业务。网贷业务之前是“三无状态”,没有监管部门、没有规则、没有门槛,监管上处于真空状态。

2015年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界定了网络借贷的概念,明确了监管方为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时明确,遵循“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由地方金融办负责风险防范与处置。该《办法》作出了18个月过渡期的安排,明确在过渡期内先是通过网贷机构规范自身行为、行业自查自纠、清理整顿等净化市场,所以现阶段对网贷的监管还未落地。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混业经营,这就导致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央行管第三方支付,银监会是管网络借贷平台的。但是一般这些P2P平台都需要第三方支付完成,分业监管就导致步调不一致,出现很多问题。

校园网贷的特殊性是它针对无收入甚至未成年人。但平台并没有特意针对校园就改变规则,比如追债方式上,没有考虑这一群体的承受能力,没有表现出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催收的区别。另一方面,目前,对于网贷平台如何追债我们国家是没有规则的,没有说明催债可以用什么方法、不能用什么方法。

虽然在工商经营范围内不允许互联网经营金融业务及金融贷款,但网贷公司的官方网站上都明确写明可办理金融业务、可办贷款。

注册公司较为简单,只需办好工商登记和向工信部门备案,就可以从事网贷业务了。因为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并无网贷的业务,因此,网贷公司与学生签下的是服务管理合同,并非买卖合同或者借贷合同。

贷款制度混乱不堪,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网贷公司的利润来自服务费和逾期费,这些费用都由网贷公司自行制定标准,较随意,一般服务费是贷款总额的5%,有的平台甚至收10%。而一旦逾期,学生要额外偿还贷款总额的10%,甚至更多。

(一)我国现有的信用市场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日趋提高的大学生群体

2004年兴起的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份额曾一度迅速飙升。但由于逾期情况较多,2009年大学生信用卡被银监会叫停。2009年7月,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而向已满18周岁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卡时,需落实具有偿还能力的其他还款来源。随后,大部分银行停发大学生信用卡。虽有部分银行仍推出大学生信用卡,但审批较为严格、信用额度低,而一般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服务对象只针对具有稳定职业或收入的客户,并不包括大学生,这也给审核简单得多的校园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0—2015年,全国高校的总数基本持稳,约3 600家;在校生数量缓慢增长。如按照2 600多万名学生,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 000元估算,分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人民币量级。

我国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的空缺,催生出一系列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分期购物平台。网络借贷平台异军突起,为大众创业、消费、旅游等提供了各类资金,的确惊艳了很多人。在吸取了大学生信用卡“折戟沉沙”的经验教训后,尝到了P2P网贷甜头的网贷平台悄悄地把手伸向了大学校园,开始在各大高校跑马圈地。

(二)网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

网贷不仅便捷,而且校园网贷的门槛都很低,通常在校大学生向这些校园贷平台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信息即可申请到分期付款或提现,不需要父母或老师提供任何担保书。

一些网贷公司为拓展业务,风险把控不严,贷款审核更是形同虚设。没有繁冗的信用认证,无须开具财务证明,多数网络分期贷款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办理。所以,在众多商业银行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之后,它更加吸引大学生群体。

网络贷款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有可能让他们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沼之中。2016年3月9日赌球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在欠下60多万元的校园网贷之后,在青岛跳楼。郑旭自杀,让名目繁多的“校园网贷”平台暴露在公众视野,引发和促使人们对大学生网贷的关注和深思。

(三)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也给不规范的网络平台提供了牟利之机

由于传统银行放贷不收取手续费只收取一定的利息,许多人就以为所有的贷款利息都等于贷款成本。但这其实是两回事儿,在网贷服务中,贷款成本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贷款利息,另一方面是服务费、手续费、工本费等其他费用。一些学生光注意到利息低,但许多学生贷的综合借款成本很高,有的甚至超过36%,而且没有部门去查这个事情。

再加上网络贷款平台虚假宣传,表面上说是无利息、低利息,但一些服务费、管理费、交易费等加在一起比利息还高,变相提高了利息,所以,实际利率惊人。学生的辨别能力弱,对社会认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不高,容易上当。网贷之家调研数据显示,纯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要更高些,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学信贷咨平台月利息是1.75%(相当于年利息21%),借贷期限是1—12个月。借款人可以在1—12个月选择几个月还完,除了利息外,平台要收取本金4%的服务费,以及每个月收取本金0.5%的借款管理费。例如,借款5 000元,每个月收取5 000元的0.5%,选择6个月还完,就是6个0.5%。此外,平台还要收取本金3%的风险担保费。如果出现逾期,也会根据逾期情况加收一些费用。在还款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名校贷使用的是快钱)会收取充值手续费,充值手续费是充值金额的0.5%;借款时,平台会在学生借款金额中扣除20%作为平台咨询费,这笔钱会在学生还完所有的款且没有任何逾期情况下,再把这些钱打到同学的账户上。还款时,如果出现逾期,每天都会有滞纳金,30天以内,滞纳金是应还款金额的0.15%。如这个月有3 000元没有还,滞纳金就是3 000的0.15%。“借款3万元,三年后一共要还4.069 2万元。如果出现逾期很多次,或一次逾期很多天,20%的咨询费就不会给了。贷款平台的盈利主要是靠利息和服务费,还有一些分期导购平台会收取渠道商的导购费。因为存在较多的不透明收费,例如有的借款平台会扣一部分抵押款,学生向平台借1万元,但实际到账只有8 000元,可是每个月的利息却是按照1万元本金收取。由于大学生群体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领域的利息计算方式并不了解,或者对利率的高低反应不敏感,无形之间支付了更高的费用。”

总之,高利网贷入侵校园,把目标定位大学生,其原因不是单一的,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思,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贷款。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