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源濂义务教育思想探析

2016-05-30 10:48任静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义务教育

任静

摘 要 范源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通过研究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形成了其义务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对义务教育内涵的阐发、对义务教育列入宪法的思考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实施的策略。范源濂的义务教育思想迄今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仍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范源濂 义务教育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03

Abstract Fan Yuanlian is a famous educator in modern 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western compulsory education's development and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he formed his compulsory education thought system, includ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inking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which should be written into the constitu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an Yuanlian's compulsory education thought st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of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today.

Key words Fan Yuanlian; 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 thought

范源濂(1876-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三度出任教育总长,终身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少年时期的范源濂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戊戌维新时期考入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受梁启超之邀东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接受了系统的近代师范教育。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范源濂被任命为教育部次长。7月,因蔡元培不满袁世凯专政辞职,范源濂便繼任教育总长一职。1913年1月辞去教育总长职务。1916年7月,袁世凯复辟失败,范源濂第二次出任教育总长。1920年8月范源濂第三次出任教育总长,但在任职半年间感慨中国教育已处于绝境,于1921年4月再次离职。1924年1月,范源濂被教育部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1927年7月改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同年12月23日,范源濂于天津病逝。

1 范源濂义务教育思想提出的原因

1.1 社会变革的大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在经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天平天国起义的震荡后被迫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教育也开始走向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空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华民族整体意义上的觉醒,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强烈要求维新变法;慈禧太后被迫宣布实行的“新政”也未能挽救穷途末路的清政府,革命开始取代改良。革命的浪潮迅速波及教育,中国近代的新型知识分子提出以教育振兴中华的新思想。范源濂在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时代变革后,更是坚定了“教育救国”的信念。范源濂在《今日世界大战中之我国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落后是因为国力太弱,而“教育为培养国力之要务,今之从事于此者,果能前述四端,及时努力,则救至危之时局,发无限之国光,其尚有一日之望欤”。①范源濂的义务教育思想正是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之下滋生和发展的,义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育救国的一个方面。

1.2 对基础教育的关注

民国初,我国教育界分别存在着以蔡元培和范源濂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教育主张:一是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主张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二是以范源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主张优先发展基础教育。蔡元培认为,没有好的大学,中小学的师资就无法得到保证。而范源濂则认为,小学若是不办好,就没有好的中学,而中学若是不办好,就没有好的大学。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后,范源濂指出,我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正是在于“专在去人才为官吏,全不顾及国民之基础教育”,只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才能普遍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打下良好基础。范源濂还从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从人的身心发展的角度看,“人之幼时,如璞玉待雕琢,良种待播种,最适合开发各种潜能,从而帮助学生健全发展”,②范源濂将人的幼年比作待雕琢的璞玉和待播种的良种,认为此时的儿童最具可塑性,而基础教育此时能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是“强固民志,伸张国力”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而义务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范源濂特别强调要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并提出将义务教育写进宪法。他的这一主张在1923年得以实现,《中华民国宪法》首次将义务教育写进宪法,加快了中国近代义务教育发展的进程。

1.3 外国义务教育思想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范源濂受邀前往日本留学,留学期间就基本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曾仿照欧美,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并不断发展壮大,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的胜利充分说明了优先发展普通教育的重要性。范源濂在日本的见闻也使他深刻意识到,只有变革教育,尤其是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才能一改中国封建腐朽的面貌,才能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范源濂十分欣赏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认为他奠定了日本国民教育的根基,使日本从此走上富强之路。1918年5月,范源濂还同严修一起赴美,从多个方面对美国的教育进行考察。后期范源濂又多次赴欧美进行教育考察和学习。可以说,范源濂的义务教育思想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和创新。

2 范源濂的主要义务教育思想

2.1 义务教育的内涵

近代义务教育思想起源于欧洲,中国近代义务教育始于清末。20世纪初,科举制度被废除,义务教育思想由西方引入中国。我国教育法规第一次对义务教育的规定见于1903年清政府制定的《奏定初等小学章程》。其第二条规定:“外国通例,初等小学堂,全国人民均应入学,名为强迫教育;”在清政府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和 1907年颁布的《强迫教育试行条例》中均不断提及实行义务教育,然而限于中国当时的境况并未施行。1913 年,范源濂《论义务教育当规定与宪法》一文发表,文中对义务教育的内涵作了明确的解释。他指出义务教育就是国民必须接受的强迫教育。范源濂强调,“义务”的含义有三:一是儿童的父母或其监护人有保证儿童就学的义务; 二是各地方团体有筹款设学收容其地学龄儿童就学的义务;三是所有学龄期儿童除特殊残疾外都有就学的义务。范源濂也明确地指出,教育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权利,更是受教育者、家庭所应承担的义务。

2.2 义务教育立法

范源濂义务教育思想的独到之处在于要求将义务教育写进宪法,认为义务教育规定于宪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义务教育非规定于宪法,则人民公私国家之观念不易革之使新也。”③范源濂认为,我国国民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积重难返,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家族利益为重,只知道自己的子女为自己所有,殊不知其子女更是国家和社会的一分子。只有将义务教育写进宪法才能使人们不再囿于家庭的概念而形成国家观念。其次,“义务教育非规定于宪法,不足以增强法律之实施力也。”④我国国民已经形成轻视法令的不良之风,且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习俗又各不相同,加上交通不畅,导致义务教育难于普及,只有将义务教育列于宪法,以人民拥护宪法之热心助推义务教育的发展,借助法律的力量推动义务教育的实施与普及。最后,“义务教育非规定与宪法, 不足以追先进之前踪而挽国势于将来也。”⑤在范源濂看来,现今的富强之邦无一例外,都拥有发达的教育,而各种教育又都是以国民教育为根基。而如今我国的贫弱只能靠教育来解救,没有强大的教育为支撑,我国的繁荣兴旺定然毫无希望。因此,他希望通过将义务教育列于宪法来普及义务教育,以此提高综合国力,改变国运。

2.3 义务教育实施策略

虽然范源濂已经提出将义务教育规定于宪法,但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还要做到:“(一)为父母及其代理者应负使儿童就学之责。(二)公立小学校免收学费。(三)凡地方自治团体,应筹备设学之经费,如实不敷,应由国库补助之是也。”⑥首先,父母及监护人要切实履行使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只有当家庭、学校和国家都能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义务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落实。其次,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居多,缴纳学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着实是一种负担,为保证义务教育的落实,范源濂看到义务教育免费的重大意义。《小学校令》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中分别规定城镇乡立小学的经费由城镇乡或学校联合担任、对城镇乡立初等小学校不征收学费。虽然在当时的中国不具备义务教育免费的条件,但范源濂能够深刻洞察到免费性对于义务教育实施的保障作用实属不易。

3 对范源濂义务教育思想的评价

总体上看,范源濂先生的义务教育思想既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范源濂看到了义务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教育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号召受教育者、家庭、学校和国家共同承担教育的义务;提出将义务教育规定于宪法,以此保障义务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范源濂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观点在是极为先进的甚至走在世界前列,虽然欧美等国的教育十分发达,但并没有将义务教育列入宪法。同时,范源濂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试图将西方义务教育先进理念与中国教育的现状结合,探索适合中国的义务教育发展之路。

然而,范源濂的义务教育思想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理念,企图在不触及现有统治的情况下通过教育来达到改良社会、提升国力的目的,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同时,虽然范源濂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做了很多努力,但限于时代条件和混乱的社会现实,他提出的关于义务教育的主张大都在实践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例如,范源濂先生所提倡的所有适龄儿童接受教育及义务教育免费的思想,由于当时人们观念的腐朽以及北洋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匮乏而并未实现。

4 结语

历经时代的变革和交替,不变的是范源濂先生對教育的一片热忱。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在时局动荡的年代,范源濂先生抱定施行义务教育的信念,提出了众多的教育改革主张并躬行实践,积极推进中国近代的义务教育。范源濂的义务教育思想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对我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注释

①③④⑤⑥陈元晖.中国近代史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47,733,734,734,732.

② 常超.略论范源濂教育思想及其历史价值[J].兰台世界,2014(8):126-127.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义务教育
论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列五中学的影响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