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失误研究和语用能力的培养

2016-05-30 18:35高小慧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语用失误语用能力外语教学

高小慧

摘 要 语言学家托马斯认为,“语用失误”是 “不能理解别人话语的含义”。当说者和听者没有相同的语言或文化背景时就可能发生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原因包括文化差异,二语习得,负迁移等方面。语用能力是一个人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和在特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加强英美文化教学并提供地道的外语学习材料,同时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关键词 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22

Abstract Jenny Thomas, a famous British linguist, first put forward the term "pragmatic failure" and defined pragmatic failure as "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 Pragmatic competence is a person's competence to understand a language appropriately and to use it properly in a certain situation hoping to succeed in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ng pragmatic competence by integrating culture teaching with language teaching, providing authentic materials and enhancing teachers' self-improvement.

Key words pragmatic failure; pragmatic competenc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1 语用失误

1.1 语用失误的定义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 Thomas)把“语用失误”定义为“不能理解别人话语的含义”(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她认为,当说者和听者没有相同的语言或文化背景时就可能发生语用失误。如果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跟英语为母语者交流时犯了语法错误,他最多会被认為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外语,所以很容易被英语母语者接纳和原谅。但如果他犯了语用错误,他就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友好甚至有敌意的。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犯语用失误比犯语言错误危害更大。

1.2 语用失误的分类

托马斯根据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将其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

1.2.1 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指的是由于说者不恰当的使用一种语言或者听者对说者话语的误解而导致的失误。语言语用失误包括两个层面:(1)说者没有遵循英语为母语者的文化习俗,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个英语表达,或者由于说者不知道正确的英语表达而根据字面意思把中文表达和语言模式翻译成英语;(2)听者没有正确理解说者话语的言外之意,或者说者模糊地表达了言外之意。这两个层面都关乎语言本身。

语言语用失误跟语言表达的误用相关,也较容易避免。例如:

A: Would you like to go the movie with me? (你想跟我一起去看电影吗?)

B: Excuse me, Im busy at the moment.(对不起,我现在比较忙。)

在这个例子中,A 想邀请B看电影。B若拒绝应该说“sorry”而不是“Excuse me”。在英语中,“Excuse me”用于陌生人之间打招呼或者一个人想打断别人时。例如,“Excuse me, does this bus go to the station?”(对不起,这趟公交开往车站吗?)

1.2.2 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由不同文化中支配语言行为的不同语用原则和文化规范导致。

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能对言语行为的正确性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从而阻碍交流顺利进行。正如托马斯所说,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能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评估社会距离方式上存在差异,从而遵循不同的说话规则,以不同的方式评估相关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些差异都可能导致社会语用失误。总之,当不以某语言为母语者因为缺乏文化差异意识而没有恰当使用该语言,社交语用失误就可能发生。

1.3 语用失误研究回顾

1.3.1 国外的研究

自从托马斯提出了“语用失误”一词并确立了它的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语用失误及语用能力的培养。这些研究表明,不以目标语为母语者即使很好地掌握目标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也很难避免。

大部分讲本族语的人的语用学知识都是隐性或含蓄的:它是他们交际行为的基础,但他们却无法描述它。语用失误经常被模糊地认定为“不礼貌的行为”,而激怒别人的可靠原因却不清楚。因此,说本族语者的直觉并不是他们自己团体会话练习信息的可靠来源。这就成了获得语用能力的一大障碍。

1.3.2 国内研究

何自然认同托马斯的定义。他们相信对语境的不当解读是产生语言语用失误的根源。当说者和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被忽略或误解时,社交语用失误就可能出现。何自然认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无绝对的区分。二者的差异在于说者的意图及听者的解读。

一些中国的学者认为语言语用失误的原因是不当的教学技巧和语言语用迁移(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当采用不当教学技巧时语言语用失误即可能出现。比如,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语法一直都很受重视。很多英语教师总是通过翻译法(英译汉、汉译英)来教学。因此,很多学生就会误认为汉语单词或短语被翻译成英语时也有同样的含义,反之亦然。除此之外,语言语用迁移是语言语用失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何自然认为,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对单词短语的理解也不同。在不同文化里,同一个词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尽管中英语中很多词和短语在语义和句法层面几乎一样,他们的语用含义和功能也有所不同。

1.4 语用失误原因回顾

大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語用失误的原因,包括文化差异,二语习得,负迁移等。

很多学者认为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差异。Gumperz指出,不同文化人们间的交流受某些系统差异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交流误解和交流失败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语境和语境中恰当行为的和意图的不同文化假设;(2)会话中组织信息或观点的不同方式;(3)不同的说话方式。

托马斯从二语习得方面探究语用失误的原因。她认为语言语用失误可能由教学导致的错误(teaching-induced errors)和语言语用迁移(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导致。Kasper也把语用失误归因于教学导致的错误。中国学者何自然和王德兴从外语教学方面分析认为,中国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过于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长期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及英语教材不够地道。

不当迁移(inappropriate transfer)被认为是语用失误的另一个原因。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言语行为策略的不当迁移,或者由于“解释偏向”( interpretive bias),语义上或句法相当的话语从源语言到目标语的迁移会在目标语中传递不同的语用含义(pragmatic force)。

2 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和“语用能力”二词紧密相关。一个人犯语用失误越多,他的语用能力就越低。

2.1 语用能力的定义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被Chomsky定义为“对语境的了解,正确使用语言的方式”(the knowledge of condition, and manner of appropriate use.)。刘绍忠认为:“语用能力指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何自然认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以上定义都有共同点:他们都涉及了说话人所在的语境,说者对语言的正确使用及听者对语言的正确理解。语用能力可以被概括为:一个人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和在特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2.2 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

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指的是一个说话者说出语法正确的表达的基本能力。说者可以运用语言能力说出正确的句子以向听者表达他的意图。当且仅当一个人有语言能力时他才能口头表达他的意图。语言能力是成功交流的基本条件。而只有一个人有语用能力他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及理解别人的意图,最终取得交际成功。

语言能力涉及说出和理解语法正确的句子。语用能力是关于说出和理解在特定场合正确的句子。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能力。语用能力不一定会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这意味着对语法、语音和词汇的良好掌握不能保证能正确使用一门语言。然而,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若想提高交际能力,他必须同时发展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两者都是交际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3.1 英语课堂中加强文化教学

文化差异被认为是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和学者的重视。

(1)在课堂上教授英美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语言学习包含对说该语言的人们的文化的学习。对文化的理解是所有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理解言语和写作中的所指;能正确使用语言;理解语言中的比喻及均受文化规约。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营造文化氛围,让他们知道英语语言存在于课本之外。

(2)提供背景知识。Stern对文化教学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地方,人及其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艺术成就,音乐及其他。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从以上几点提供背景知识。如在听力教学中,如果教师加入了听力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听的效果。

(3)提供地道的外语学习材料。英语学习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学习地道鲜活的外语学习材料,学生才能学好一门外语。地道的学习材料应包括社会规约、价值观、本地人的思维方式,目标语的文化等等。只有了解英语为母语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外语学习者才能更自然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3.2 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不可否认,教师本身的语言和语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提高。然而在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师当中只有少数有过海外学习经历,绝大多数教师只是从书本当中学习外语,他们接触到的真实的鲜活的外语材料还比较有限。教师本身也容易犯语用错误,更别说学生了。所以,中国的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语言及语用能力。英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其能力和专业技能:

(1) 致力于终身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语言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在发展变化。一些旧词消失被新词取代。因此,大学教师更应该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接触最鲜活的语言素材。作为大学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此外,我们还要学习中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等。 (下转第55页)(上接第46页)

(2)做科研。除了教学,大学教师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做科研。做科研本身也是自我提高的途径之一。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必须了解专业相关的理论。语言学、文化及语言教学方面的科研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有关语言本身及语言教学的理论,对一些相关领域,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有所摄入,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最终使教学受益。

(3)参加国内外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参加国内外的学习和培训是两种实际有效的自我提高的途径。我们应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机构组织的培训和会议,学习先进知识和教学方法。出国学习无疑是学习外语的最佳途径。学校应尽量多地给外语教师提供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并提供资金支持。

4 总结

若想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首先应将英美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供更地道、更真实的教材。毫无疑问,学生的语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语言语用能力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通过自学、科研、参加培训等提高自身语言及语用能力。

英语学习者应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及语用能力。他们不仅应很好地掌握目标语的语法、词汇,还应注重学习了解目标语所在的文化。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含义能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社会语境,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更通畅地交流。最终使母语负迁移达到最低,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J]. Applied Linguistics, vol2, 1983.

[2] 何自然.社会语用问题[J].学术研究,1997(6).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 胡壮粼.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语用失误语用能力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称呼语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关于商务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