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岩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力

2016-05-30 19:51王新皓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

王新皓

摘 要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红岩文化资源为重庆各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活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但是如何充分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好红岩精神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力,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重庆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力的策略。

关键词 红岩文化资源 大学生党支部 组织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35

Abstract Th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ranch org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to strengthen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ngyan culture resources of Chongqing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ranch and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organizational life, provides a unique educational resources. But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Hongyan culture resources, develop good Hongyan spirit education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arty member,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Party branch to organiz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at all leve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organiz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is paper, analysis based on Chongqing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ranch by Hongyan culture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Party branch to organize life status, and to explore the Hongyan culture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 to organize life vitality.

Key words Hongyan culture resources;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ranch; organizational life

红岩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领导重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红岩精神为核心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的文化资源总和。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高校党组织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阵地,是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的有效载体,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力由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先进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活力汇集而成,使党的组织生活始终富有凝聚、感召、教育、管理党员的生机活力,促使党组织始终展现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战斗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大学生党支部特别指出:“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①对于重庆各高校大学生党支部而言,在开展组织生活中如何充分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好红岩精神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力,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

1 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实考察

红岩文化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寶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富有重庆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功能独特,具有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利用红岩文化资源与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相结合,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形式,而且对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重要作用。

(1)多数大学生党支部积极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通过自编《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对重庆地区8所不同类型的高校124个大学生党支部,1081名大学生党员和99名大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结合座谈和访谈,对重庆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组织生活的现实状况进行考察。调查表明,85%的大学生党支部能够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比如,有的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体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祭扫歌乐山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有的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红岩影视观摩、红岩精神研讨会、红岩革命烈士故事会等活动。

(2)多数大学生党支部偏于利用红岩物质文化资源,忽视红岩精神文化资源。大学生党支部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与形式多样,但总体表现多数大学生党支部偏于利用红岩物质文化资源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比如,组织党员集体参观红岩革命遗址。但相对忽视红岩精神文化资源的利用。图1所示,大学生党支部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组织生活中,70.7%的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体参观红岩革命遗址,分别有37.8%、25.5%和20.3%的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过红岩故事会、红岩影片观摩和红岩精神理论学习等活动。

图2所示,65.1%的大学生党员参加过党支部组织的参观红岩革命遗址活动,分别有56%、40.5%和29.7%的大学生党员参加过党支部组织的红岩影片观摩、红岩精神理论学习和红岩故事会等活动。调查表明,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多数大学生党支部偏于利用红岩物质文化资源,对红岩精神文化资源的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

(3)大学生党支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偏低。多数大学生党支部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对开展红岩精神主题的组织生活,但往往集中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活动结束后,往往习惯于让大学生党员写一篇观后感、心得体会或者思想汇报等作为活动效果的评价依据。这种情况难以全面了解红岩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有效运用的状况,难以形成良好的红岩精神教育效果,也容易导致组织生活流于形式。调查表示,“在参加过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组织生活后,你有何感想?”的调查中,45.6%的大学生党员感触颇深,39.3%的大学生党员感触一般,甚至有1.2%的大学生党员没有感触。由此可见,大学生党支部只是比较简单地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没有调动大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去深入挖掘红岩文化,更没有引导大学生党员对红岩精神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导致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组织生活的效果不理想。

2 利用红岩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力的策略

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是当代共产党员必须肩负的时代责任与使命。要利用好红岩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力,其关键是创新红岩精神的教育方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党支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符合大学生党员思想和行为特点的红岩精神教育的新方法,从而提高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教育实效。

(1)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精心设计红岩精神的主题教育内容。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精神需求、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现实诉求是党支部组织生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组织生活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与时俱进,根据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和成才需要,始终围绕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红岩文化资源对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满足党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过程中,既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系统性的红岩精神教育。比如,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學生党员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了解红岩文化资源的物质形态,对红岩革命遗址等物质资源有基本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红岩文化资源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红岩精神专题党课、理论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对红岩文化的精神资源进行全面、透彻的讲述,包括红岩精神的产生、内涵、历史发展和当代价值,使之成为大学生党员锤炼党性的宝贵财富;又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党员进行针对性的红岩精神教育,特别是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党员存在的思想困惑,采用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思想特点的教育方式,找准教育切入点,利用红岩文化资源解决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困惑,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2)坚持教育方法多样性与教育内容整体性相结合,提高红岩精神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法,教育方法依托教育内容。红岩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决定了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党员的红岩精神教育必须坚持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与教育内容的整体性相结合。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其思想灵活多样,决定了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红岩精神教育的方法必须多样。既要能很好地体现红岩精神的内涵、精神实质,又要适应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除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外,还可根据大学生党员特点采用红岩文化环境的陶冶熏陶方法、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的比较学习方法、知行合一的实践锻炼方法等等。另一方面,红岩文化资源折射出来的教育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革命历史,体现了共产党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英勇牺牲、艰苦奋斗的道德风范和优良作风。在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红岩精神教育过程中,既要坚持红岩精神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又要努力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红岩精神的读本、诗歌、人物传记等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深入学习,交流学习心得,促进大学生党员主动学习和继承红岩精神的使命与责任。

(3)建立健全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红岩精神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充分利用好红岩文化资源,有效开展红岩精神教育,必须整合高校和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工作队伍和专项经费等保障机制。以确保能够充分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作用。

首先,组织领导是保障机制的核心,是利用好红岩文化资源的最强有力的保障。组织领导保障是指为了适应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红岩精神教育的实际需要,建立起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充分利用红岩文化资源,保证红岩精神教育有效开展。组织领导保障要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高校党委要进行宏观部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红岩精神教育进行总体部署,定期检查工作开展状况,保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同时,要加强与重庆各级政府之间、与重庆红岩连线文化发展中心之间的协同合作,大力推动红岩文化走进高校,将精心编排的《江姐》、《红岩魂》等革命戏曲、话剧引入校园,促进大学生党员深入认识并体验红岩文化的魅力,感触红岩精神。其次,工作队伍是相关保障机制的基础。高党政领导干部、共青团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大学生党支部书记以及红岩文化基地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纳入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红岩精神教育的工作队伍。既可以保证教育队伍的稳定性,又能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这支队伍应该既具备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以组织好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利用好红岩文化资源,汲取红岩精神实质。再次,经费保障是相关保障机制的关键。为了保证利用红岩文化资源开展好红岩精神教育的正常开展,建立以国家和学校划拨经费为主、自行筹集经费为辅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做到经费来源有保障、使用有效益、管理有力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SKB03;主持人:王华敏)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1.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范军,王振成,王占仁.大学生党员培养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
新形势下抓好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思考
姜伯彦参加所在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展“最佳组织生活”评选活动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对长期病休党员如何进行组织生活管理?
“组织生活路线图” 严肃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